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刘绪义读《春秋》之千秋功罪
作者:刘绪义
最后,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隰朋任国相,可惜这隰朋不久就去世了。
管仲劝桓公斥远易牙、竖刁、开方3个小人,荐隰朋为政。有人把消息透露给了易牙。易牙便跟鲍叔牙挑拨管仲说:“仲父之相,叔所荐也,今仲病,君往问之,乃言叔不可以为政,而荐隰朋,吾意甚不平焉。”谁知,鲍叔牙笑曰:“是乃牙之所以荐仲也。仲忠于为国,不私其友。失使牙为司寇,驱逐佞人,则有余矣;若使当国为政,即尔等何所容身乎?”易牙大惭而退。
公孙隰朋继任为相,不足一月,他就病死了。桓公便要鲍叔牙继相位,叔牙不肯,桓公曰:“今举朝无过于卿者,卿欲让之何人?”牙对曰:“臣之好善恶恶,君所知也。君必用臣,请远易牙、竖刁、开方,乃敢奉命。”桓公曰:“仲父固言之矣,寡人敢不从子。”即日罢斥3人,不许入朝相见,鲍叔牙方才答应。
但是,时隔不久,齐桓公又重用易牙等3位小人,鲍叔牙郁闷而死。这3个人在齐桓公的儿子中拉帮结党,最终造成齐国大乱。
桓公先有3位夫人,日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又有如夫人6位,俱因他得宠,礼数与夫人无别,故谓之如夫人。6位各生一子,第一位长卫姬,生公子无亏;第二位少卫姬,生公子元,第三位郑姬,生公子昭;第四位葛赢,生公子潘,第五位密姬,生公子商人,第六位宋华子,生公子雍。那六位如夫人中,惟长卫姬侍奉桓公最久。6位公子中,亦惟无亏年龄最长。
桓公嬖臣雍巫、竖刁,俱与长卫姬相善,巫、刁因请于桓公,许立无亏为嗣。后又爱公子昭之贤,与管仲商议,在葵丘会上,嘱咐宋襄公,以昭为嗣。卫公子开方,独与公子潘相善,亦为潘谋嗣立。公子商人性喜施予,颇得民心,因母密姬有宠,未免萌觊觎之心。内中只公子雍出身微贱,安分守己。其他5位公子,各树党羽,互相猜忌,如5只大虫,各藏牙爪,专等人来搏噬。
桓公生病,卧于寝室。雍巫见扁鹊不辞而去,料也难治了,遂与竖刁商议出一条计策,悬牌宫门,假传桓公之语。牌上写道:寡人有怔忡之疾,恶闻人声,不论群臣子姓,一概不许入宫,着寺貂紧守宫门,雍巫率领宫甲巡逻。一应国政,俱俟寡人病痊日奏闻。
巫、刁二人假写悬牌,把住宫门,单留公子无亏,住长卫姬宫中,其他公子想进宫问安,都被挡住不许入宫相见。过3日,桓公未死,巫、刁将他左右侍卫之人,不问男女,尽行逐出,把官门塞断。又于寝室周围,筑起高墙三丈,内外隔绝,风缝不通。止存墙下一穴,如狗窦一般,早晚使小内侍钻入,打探生死消息。一面整顿宫甲,以防群公子之变。
再说桓公伏于床上,起身不得,呼唤左右,不听得一人答应,睁着两眼,呆呆而看,只听见“扑通”一声,似有人自上而坠,须臾推窗进来,桓公睁目视之,乃贱妾晏蛾儿也。
桓公叹曰:“我死若无知则已。若有知,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乃以衣袂自掩其面,连叹数声而绝。齐桓公病饿而死,时值桓公四十三年(前648年),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67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一代人杰,没想到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
桓公即位于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之夏五月,薨于周襄王九年(前645年)之冬十月,在位共43年,寿73岁。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写过这么一首诗:
姬辙东迁纲纪亡,首倡列国共尊王。
南征僭楚包茅贡,北启顽戎朔漠疆。
立卫存邢仁德着,定储明禁义声扬。
正而不谲春秋许,五伯之中业最强。
再说管仲。如果把齐国比作是春秋时一个跨国公司的话,那么,桓公是董事长,管仲则是齐国这个跨国公司的CEO。
管仲生前,桓公政事专任夷吾,尊其号曰“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又禁国人语言不许犯夷吾之名,不问贵贱,皆称仲,盖古人以称字为敬也。
管仲死后,对于他的评价就有了疑问。疑问集中在忠信、器具、懂不懂礼等几个关键词上。
《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又载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就是说,召忽死了,管仲为什么不去死呢?可见,关于管仲的陈年往事被翻出来了,特别是管仲何以不死的疑问,引起了当时人的深思与质疑。这既是一个时代问题,也是后世儒家思想特别看重的一个问题,不然,何以子路、子贡都执著于此?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忠信问题。什么是忠信?就其内容言,忠信包括人际关系上的忠于人和政治上的忠于君。孔子的德行弟子与政事弟子走的就是两条路线,主张德行的弟子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他们讲的忠,不是忠君,而是像颜渊那样强调道德对权力的对抗和批判,“不容然后见君子”;而主张政事路线的弟子如子路、再有、子贡对管仲“不死君”的行为表示了怀疑,并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们认为管仲“不死君”是典型的不忠。后世儒家讲的就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忠于人与忠于君的统一。形式上,管仲“不死君”确实难以摆脱别人对他人品和节操的批评。这一个麻烦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只烫手的山芋,所以管仲和后来的孔子都必须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与那些主张政事路线的弟子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如管仲强调自己与召忽不同:“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干天下。”也就是说他给自己规定了几种不死君的条件,作为对自己的辩护。《管子·大匡》载管子曰:“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也就是说,他把君主与国家社稷区别开来了,认为一个君主死了并不影响国家社稷的长存;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有安定、维护国家社稷的责任和能力,因此不愿意就在这时去死,也就是不一味地“死君”。类似的,后来齐国名相晏婴也如同管仲一样,不是简单的死君。史载,“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
那么针对弟子的疑问,孔子又是怎么看的呢?孔子回答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对于子贡对管仲的怀疑,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即面对走政事路线的弟子的怀疑,孔子坚定地维护了管仲,并给予管仲“仁”的崇高荣誉,这里面也反映出孔子的“薄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思想。
宋代的朱熹把孔子称赞管仲的“如其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