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一代名臣张居正
作者:吴 伟 马先军
四
张居正在其少年期间即表现出“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否则也不会获得“国器”的盛誉。但越是这样的“牡怀激烈”,他在行事上就会越发显出独断甚至专横的特点来。这种性格一旦遇到所谓的“雄猜”之主,君臣之间就必不能相容。
以张居正的性格而言,刚正有余而圆滑不足,恐怕也无法和大臣们做过多的沟通。这样的话,君对其有猜忌之心,臣对其有怨望之意,上下不能相附,恐怕连“保身”都难以做到了。
隆庆皇帝执政还不到6年就死去了,当时还算是“崭露头角”的张居正利用这个机会成为了万历朝的首辅大臣。
事情是这样的。
隆庆皇帝死后,当时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匆忙登基。从小就照顾小皇帝的太监冯保乘机伪造圣旨,声言隆庆皇帝遗命自己与内阁大臣共同辅佐新皇帝。大臣们都不相信这是隆庆皇帝的原话,尤其是当时身为首辅大学士的高拱更是反应强烈。一天,一个太监到内阁办公地点去传圣旨,高拱就说:“这圣旨是谁写的?皇上不满10岁,还不是你们这些太监写的?哼,我一定要把你们这些人驱逐出皇宫。”
这些话落到冯保的耳朵里,冯保觉得自己虽然有皇帝和皇太后护着,但皇帝年纪小,太后又没什么主见,内阁大臣们闹将起来,自己还真是招架不住。于是,他就主动拉拢张居正,希望和张居正联手对付高拱。
张居正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冯保的要求。事实上,高拱也没有说什么太过忤逆的话,张居正不至于从他说的话里抓到什么把柄,从而名正言顺地把高拱铲除。要扳倒一位首辅大臣还是需要冒一些风险的,一不小心他本人就会担上一个“结党乱政”的罪名,甚至有抄家灭族的危险。
难道张居正在答应冯保共同对付高拱的时候,没有认真地权衡过吗?这可不是张居正的性格。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他“语必有中”,足可以证明他是一个谨慎的人,面对这样的大事,他不前前后后想好了,是断不会应承的。
其实通过张居正一入内阁就急忙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一事,我们就不难看出,张居正对于执掌朝政的愿望是非常迫切的。随着隆庆皇帝一命呜呼,高拱大权独揽的局面的出现,张居正如果单纯地固守一个“忠”字的话,保全禄位倒是不难做到,只是以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让他在高拱身后做所谓的“二把手”却是他无法忍受的。
张居正就是张居正,他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接受这样一种现实的,所以他果断地决定联合冯保,铲除高拱。
张居正的决定非常果断,行动也是非常迅速。他一面安排已经和自己形成联盟的冯保鼓动小皇帝和太后拟订罢黜高拱的诏书,一面又和高拱谋划铲除冯保的计划,以此来麻痹高拱。高拱果然上当,一心和他商量铲除冯保的计划,从而忽略了冯保的行动。
几天之后的一次早朝,张居正假装生病告了假,不明就里的高拱还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扬地到天安门上。还没等他站好,宫里的圣旨就传了出来,宣布罢免高拱的一切职务,而且严令他立刻出京返乡,不得在京城里多做逗留。
就这样,高拱在张居正的设计中翻了船。他走后,张居正自然而然地成为当朝的首辅。
五
在万历元年至十年的内阁首辅生涯中,张居正本着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的6条“治国方略”,以他惯用的雷厉风行的手段,对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改变了明王朝多年来财政人不敷出的局面,而且使万历王朝成为有明一代最为富庶的时代。因此,有不少历史学家把这10年称为“万历新政”。张居正自然是功待遇也是颇让人唏嘘感慨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