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凄凉一片辽宫月,红颜薄命萧观音
作者:文红霞
辽是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在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创建,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辽以武立国,文学方面向来乏善可陈,又因辽主禁止彼国文字流入中原,所以辽国文学作品在当时很少流传。但是,萧观音是一个例外,她姿容雅丽,诗词显示出极高的文学修为,她的悲惨遭遇不仅使她的作品流传后世,也使她的人生弥散出浓郁的悲剧氛围。
才貌双全获恩宠
萧观音(1040~1075),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世代为皇后家族。史书记载,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传说萧观音母亲怀她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她人生命运预兆的胎梦:天空中有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坠入怀中,之后又冉冉升起,在天上成为一轮光辉灿烂的皎月。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灿若太阳,让人不可仰视。忽然,一只天狗奔过来,一口吞掉了月亮。
她母亲惊得大叫一声,醒来后大汗淋漓,觉得腹痛难忍,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父母也越加疼爱。教她弹筝、弹琵琶、吟诗作赋,一学即会且能融会贯通,不久就在亲友中艳名远播。
萧观音4岁就许配给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弘基(辽道宗)为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成年后的萧观音端庄秀丽、婀娜多姿,深得道宗宠爱。有一次,耶律洪基在伏虎林纵猎完毕,饮酒高会,萧观音豪气勃发,即席赋诗一首:“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
此诗气势雄浑,彰显出北国女子的飒爽豪情,并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的气概与豪迈。在座的群臣齐加恭维,无不叹服,道宗更是大喜。第二天,果然有一只猛虎在林中奔跑,道宗说:“朕射得此虎,才不愧皇后的诗。”一箭射去,猛虎应声而倒,众人欢声如雷,都称道宗勇武无敌。
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诗曰:“虞廷开盏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这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表现出北方女性粗犷豪放的性格,并有激励道宗进取的政治文化内涵。道宗因此对她十分宠爱,同年的11月,封其为懿德皇后。
清守空房待君王
萧观音生下皇子濬后,备受道宗恩宠,一时贵不可言。然而好景不长,危机随之而来。道宗不算是一个好皇帝,他热衷于畋猎饮酒,而怠于朝政。萧观音常慕唐太宗、徐贤妃(贞观末年,唐太宗东征西讨,修治宫室,百姓劳怨。徐惠妃上疏极谏,劝太宗体恤黎庶,慎终如始)遂行事,以之为楷模,常常在道宗留宿她处的时候向道宗进谏得失。
辽国以武立国,也以武为国之根本。男子成年后首要职责是练习骑射。道宗皇帝本人弓马娴熟,武功了得,对畋猎之道更是沉迷不已,隔三差五就要举办一次打猎比赛。他有一匹千里马,号称“闪电”,瞬息间能奔驰百里。打猎之时,道宗往往骑着“闪电”跑得无影无踪,侍从们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道宗不加克制反以此为乐。萧观音深以为忧,常常劝谏道宗:“跑得太快会有危险,如果遇见敌人或者危险时,侍从难以救助。君乃一国之主,不可有丝毫闪失。”她还写作《谏猎疏》说:“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道宗听了看了之后,表面上称赞皇后贤德,心里却很不高兴,渐渐疏远了萧观音。
女性从涂山氏“候人兮猗”(涂山氏,大禹之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故而作诗“候人兮猗”。意为:我等待的时间这么漫长啊!后来涂山氏化为望夫石)起就开始漫长的等待,无论贵为皇后还是贱为农妇,都逃脱不了这一等待的宿命。对宫廷中的女性来说,这种等待更为凄凉。因为皇帝身边美女如云,朝秦暮楚只是寻常风景,不被宠爱就意味着孤独幽栖,甚至还会在宫廷争斗中丧命。
萧观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失宠使她郁郁寡欢,于是在百无聊赖中作了《回心院》十首词,希望能挽回皇帝的心。这十首词凄婉哀怨,句句道出失宠后妃的悲哀。虽然已是长门紧闭,皇帝也已经将自己抛诸脑后,但仍然存了一份期待之心,盼望皇帝的临幸。
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
“装绣帐,金钧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君王久不来,殿里已是游丝络网成堆,青苔长满台阶。欢乐时被子是合欢被,独眠时就成了郁结的相思块了。帐子上的夜明珠也取了下来,怕照见自己的哀愁模样。有情人相伴,银灯光彩灼灼,剩一个人儿独卧则是青光荧荧,越显凄凉,就连弹奏的筝声,都是合着风雨之声而鸣。
这十首词从自身感受出发,想象新奇、用语大胆、词藻华丽、情致缠绵,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女子失去恩宠的孤清寂寞。全词布置出一个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可见她的用心良苦。清人徐釚评价道:“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词苑丛谈》)
《回心院》词的句式也为萧观音首创,又自谱成曲,教人演唱,以抒幽怀。由于演奏难度很大,宫中伶人皆知难而退,唯独一名叫赵惟一的汉族伶人可以演奏。赵惟一精通音律,技法高超,经过一番殚精竭虑,苦下功夫,他能把《回心院》词演绎得丝丝入扣、荡气回肠。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赵惟一不仅善于弹琵琶,还长得年轻力壮、俊雅多情。萧观音常常召他来弹奏,琴瑟和鸣之际,眼神相撞之时,想必她也会有别样情愫在内心流淌,那是和道宗在一起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估计她也曾在心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