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韩愈的经济问题

作者:泽 平




  韩愈文章写得好,有“杜诗韩笔”一说·诗歌也自成一派,人称“韩文公”,他头脑清醒,有政治眼光,大力排佛,又因为他反对军阀割据,官也做得大,人称“韩吏部”(韩愈曾为吏部侍郎)。在唐代文人中,韩愈确实算得上综合素质高、发展全面的典范。苏轼说他内外兼修、文武俱备:“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不过,也有许多人不喜欢韩愈。如南宋以来的理学家批评韩愈根本不懂“道”而乱说“道”,还有人说韩愈写文章喜欢装腔作势,道学气太浓,思想太肤浅,更有人全面否定了韩愈,说他贪名位、好资财、耽声色、佞权贵。其中,谈的最多的是韩愈为了润笔费,对死人大唱颂歌,存在有辱斯文的“谀墓”问题。后来,清代大思想家顾炎武也曾惋惜地说:“韩文公如果不写这些阿谀奉承的墓志铭,那他真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了。”
  一代大文豪却做发死人财的糗事,这难免让人心中憋气。所以,当年刘叉(元和时人。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而逃,被大救后发奋读书,能为歌诗)从韩愈那里偷走一大笔钱时,理直气壮地说:“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作为一个堂堂的吏部侍郎,为什么要“卖文”昵?韩愈究竟是天生的“财迷”,还是因生活贫困,抑或是其他?
  杜甫去世43年后,元稹受他的孙子杜嗣业所托写了一篇墓系铭,首次将李白、杜甫相提并论,并说李白在乐府、排律等方面远远不如杜甫,一时引起了广泛争鸣。两年后,韩愈挺身而出,为李白鸣不平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韩愈此举除了公议之心外,很可能还与他对李白有好感有关。
  天宝十四年(755年),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任武昌(今湖北鄂州)县令,离职的时候,当地人划石颂德,花钱请李白写《武昌宰韩君去思颂啤》。李白在碑中大唱赞歌:“滂注王泽,犹鸿得春。和风潜畅,惠化如神。”这份恩情,想必韩愈会铭记在心。至于这种既得人钱财还让人感恩戴德的赚钱手段,对韩愈是否有触动,则另当别论。
  其实韩愈对李白不会有具体印象,李白死后6年,韩愈才出生。韩愈出生两个月后,母亲就离他而去,三年后,父亲又死在秘书郎任上。韩仲卿的官做得不够大,韩家也不是什么望族(虽然韩愈经常自称郡望昌黎,后人也叫他韩昌黎,但他并非昌黎韩族。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明确地指出,韩愈死后葬在河阳韩氏祖茔),所以留下的家产不会太多。
  父母去世后,韩愈的长兄韩会承担了抚养他的重任。韩会比韩愈大了将近30岁,也算是当时的名士才子,受权相元载的青睐,担任起居合人。不久元载倒台,韩会受到牵连,被贬到广东韶州,韩愈也随之颠沛流离。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韩会在韶州郁郁而终,时年13岁的韩愈与嫂子郑氏一起将灵柩运回河阳故里,从此开始了孤苦伶仃的生活。
  这段日子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韩愈后来很少提及,不过从他对嫂子郑氏的终身感激及与侄儿韩老成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谊中,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其当日生存的艰辛。
  贞元二年秋天,韩愈19岁,承担着振兴家族重任的他毅然决定赴试求仕。经过县、州两级考试合格后,这年十月他赶到了长安,在户部报名参加第二年二月份举行的礼部进士科考试。当时的韩愈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名人推荐,更不知道“功夫在试外”,所以很正常地名落孙山。贞元四年,韩愈再次参加进士科考试,又一次碰壁。
  这时的韩愈终于有所醒悟,意识到关系网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四处寻求援助,把自己所写的文章散发出去,但却没有什么成效,因为权贵们对他没有什么兴趣,所以贞元七年的进士科考试,他又一次落第。
  但也就在这一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韩愈得到了古文家梁肃的赏识。梁肃当时担任右补阙,与陆贽等人关系密切。次年,陆贽担任主考官,邀请梁肃为助手,考试题目为《明水赋》和《御沟新柳诗》。这次考试相对公允,录取了一大批名士,有“龙虎榜”之称。韩愈理所当然高中了。
  这段经历对韩愈刺激很大,晚年他曾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一个应试的举子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关系网。他谆谆教诲道:“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强而拒。苟如是,其於高爵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邪!”意思是说,到京城中应试的考试有几千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要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有良好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你有用的人,即使你不喜欢,也要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你无用的人,即使你很喜欢,也没有必要跟他有过多的来往。这样,高官厚禄就俯拾可得了。
  话说得虽然相当俗气,但却是韩愈自己的亲身体验。
  礼部进士科及第后,还需参加吏部考试才能获得官职。韩愈当即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不料复审时,被中书省黜落。就这样,韩愈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循环,第二年,他再次参加考试,再次落第,第三年还是同样。韩愈着急了,眼看就可以踏上仕途,但最后一关始终无法通过,心焦之下,他决定直接与高层沟通。
  贞元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他给宰相赵憬、贾耽、卢迈等人写信自荐,但没有任何音讯。二十九日又写一封信,还是石沉大海。他无法继续等下去,于是径直跑到光范门拜见宰相,结果“守门员”不让他进去。韩愈愤怒了,又回去写了一封信。前两封信多俯首帖耳之状,有人批评他急于仕进,恬不知耻,但第三封信就露出了他兀傲的本相。
  从19岁到28岁,10年时间韩愈就是在考试中度过,四举于礼部,三选于吏部。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来源是怎样的呢?
  韩愈参加考试的最初原因就是家境凄凉。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他回顾了自己这段时期思想的变化:年轻的时候,读圣贤之书,以为做官出仕就是为他人服务,为救国救民,快到20岁的时候,家里穷得不像样子,衣食都无法保证,才知道出仕做官也是为自己。到了首都,发现大家对举子很看重,更坚定了自己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决心,于是到处向他人讨教考试的技巧。
  但考试是需要大笔资金的,没有钱,韩愈是如何支撑下来的呢?即使“终朝苦寒饥”,也需要基本的生活费用。家里没法供给,又没有得力的亲戚朋友,最大的可能就是向权贵寻求援助。
  韩愈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后,按照惯例,他应该回到所在州县重头再来。但此时的韩愈实在太穷了,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迫不得已,他在大街上拦住北平王马燧向他求救。马燧同情他的遭遇,将他带回府第,供其衣食。这10年的生活,可能就是在打秋风中熬过来的。韩愈后来回忆说:“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於人,以度时月。”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来对润笔费产生特殊的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唐代文人入仕,还有另外途径,那就是成为方镇的幕僚。
  文人人幕的现象在中唐十分普遍,唐代后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