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4期

东汉:亲小人,远贤臣,江山如纸

作者:范 军



呼唤正义,要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这次学潮说起来也是有由头的。由头便是这个帝国最著名的将领皇甫规受了委屈。皇甫规是个平羌有功的边将。按理说有功当封,几个宦官便趁机讨彩头。当然这彩头也是要得大了些,超出了皇甫规将军的支付能力,变成了索贿。结果皇甫规将军毅然拒绝了那几个宦官在经济方面的要求,但这也迎来了他自己命运的急转直下:他被陷害入狱。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学潮拉开了序幕。
  和上次的学潮一样,300多名朝中士大夫混杂其间,矛头直指宦官集体。孝桓帝的处理结果也和上次大同小异:皇甫规将军被释放出狱,但随即就回家吃老米。在帝国的政治平衡器面前,孝桓帝对这样的游戏已经玩出经验来了——不左不右,稳定压倒一切。
  但是宦官集团不喜欢这样的稳定。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屈辱,他们设法让孝桓帝相信有一种危险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大将军梁冀在阴谋作乱,如不及时诛杀,后患无穷。孝桓帝相信了。因为他是在梁冀大将军的宝剑护卫下登上皇位的,现如今,梁冀大将军的宝剑依旧在,只是忠心还在不在,孝桓帝不敢肯定。
  一般来说,孝桓帝不敢肯定的事那就意味着要否定。这是一种安全的需要,虽然它看上去有些反应过度了,但是对一个帝国来说,帝王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梁冀大将军的宝剑只能为他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在五名宦官的精心谋划下,倒梁一举成功——梁冀大将军死在了孝桓帝的宝剑之下。
  这是公元159年七月发生的事。在这个帝国最热的季节里,一个军方实力派人物的非典型性死亡导致了帝国政治的失衡——宦官集团的力量被放大了,五名运筹帷幄的宦官随后被一举封侯。朝中士大夫们由此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不安。
  
  一个帝王制造的白色恐怖
  
  一张耐人寻味的“大字报”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
  写“大字报”的人是东郡白马县令李云。他把“大字报”贴在北宫大门外,抬头便是“致天子和三公府”。
  当然更要命的是内容。
  他是为大将军梁冀鸣冤叫届的。
  他不仅仅是为大将军梁冀鸣冤叫屈,他还指责皇上瞎了狗眼、胡作非为。
  李云在“大字报”里说:皇上以天子之尊任意诛杀我朝大将军,一来有失皇家尊严,二来也让边将们心寒。边将们心寒的原因其实有二,除了上面所指的原因之外,还在于皇上降低标准随意封侯。这五侯在密谋诛杀我朝大将军上根本没有立功,怎么可以封侯呢?难道皇上不知道他们都是阉竖小人吗?孔子说“帝者,谛也”,皇上这么干,是否表明帝“欲不谛”乎?!
  这真是一张找死的“大字报”。
  但李云这么干完全是性情之举。因为他认为自己确确实实是为皇上好,为这个国家好。皇上应该有“闻过则喜”的雅量。在生活中,李云是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他深沉地热爱这个国家。所以李云在贴“大字报”的时候神态自若,充满了理想主义者的激情和期待。
  两炷香之后,李云的“大字报”被孝桓帝派人撕了下来。
  因为孝桓帝不想再继续丢人现眼了。
  在他眼里,这不是一个人的示威,而是一个阶层的示威。这是士大夫阶层在向他反扑啊!而李云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
  孝桓帝把李云关进牢里,却不马上处死他。
  他要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在为李云求情。他要记录在案。他要一网打尽。
  曾经,孝桓帝是希望在政治上搞一搞平衡的。但是政治这个东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搞了平衡人家未必让你平衡——既然这样,那就都跳出来斗一斗吧!孝桓帝心里愤愤的。
  孝桓帝是喜欢在战斗中成长的,他期待遭遇重量级的角斗士。
  角斗士终于来了,但不是重量级的,
  杜众,弘农郡的一个小官。他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李云,说愿陪李云一起去死。
  孝桓帝有些失望。他甚至有被戏弄的感觉。原本他攥紧了拳头要与大象一搏,却不料来了一只苍蝇,孝桓帝恶狠狠地将这只苍蝇赶进了李云所在的牢房。
  好在大象终于出现了,大鸿胪陈蕃上疏希望皇上放了这两个可怜的人。但很快他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可怜的人——他被孝桓帝打发回老家了。但是大象们前仆后继。太常杨秉、郎中上官资、洛阳令沐茂联名上书为李云等求情,他们也一一遭到了孝桓帝的惩罚。
  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了帝国政坛。这是一个帝王制造的白色恐怖。孝桓帝想看看,朝堂之上,反对他的士大夫阶层力量究竟有多大。他在静候那头最大的大象出场。
  最大的大象终于出场了。不过准确地说,他可能不叫出场,而是以退场的方式让这场游戏戛然而止。满头白发的太尉黄琼伸出颤巍巍的右手,握住那管他已使用了好多年的毛笔,给孝桓帝写下辞职信。黄琼说:“陛下即位以来,未有胜政,使朱紫共色,粉墨杂糅,所谓抵黄金于沙砾,碎玉璧于泥涂,四方闻之,莫不愤叹。臣世荷国恩,身轻位重,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措词最严厉的辞职信了。这个王朝士大夫阶层的骨气确实不是吹的。孝桓帝的帝王尊严再一次遭到严重挑战。至此,他对以黄琼为首、李云为急先锋的反动士大夫集团的存在已是深信不疑。擒贼先擒王,孝桓帝准备狠狠打击黄琼的嚣张气焰。
  但是太尉黄琼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他死了,是气死的,为这个王朝有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帝王而活活气死。
  
  拍一巴掌操三操
  
  在太尉这个职务上,黄琼之后是杨秉。
  杨秉不仅继承了黄琼的职务,也继承了他的秉性。杨秉在反腐败的旗帜下,一下子查处了中央和地方约50多名有问题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大部分是中官的亲党和利益相关者。
  这就是东汉朝士大夫的血性和骨气。
  孝桓帝皱起了眉头,但最终没说什么。毕竟从帝国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腐败是要反的。不过,孝桓帝心里还是希望杨秉到此为止,别让士大夫阶层和宦官阶层的冲突搞得不可调和。
  但是杨秉却要继续“惹是生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65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多事之春。在益州前往京师的驿道上,有一个人非正常死亡了——死在囚车上。他叫侯参,是前益州刺史,侯参之死被定性为一个腐败分子的畏罪自杀。
  这个案子是杨秉直接查的。但他并没有善罢甘休。因为杨秉认为,人死了,案子还在,而且本案的犯罪嫌疑人除了侯参之外还应该包括他的弟弟——侯览。
  只是侯览的级别实在太高了,是个中常侍。这个级别的官员只有皇上才能动他。杨秉把侯参的供词及在他家搜出的相关物证上呈皇上,希望皇上依法办事。
  供词是实的,物证是铁的,但是孝桓帝袒护侯览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这不仅是出于平衡政治的考虑,还出于他对近侍的关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常侍侯览照顾自己这么久,孝桓帝是必保无疑。
  但保不保是态度问题,怎么保是能力问题,总的来说,孝桓帝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质问杨

[1]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