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战争题材和美学元素

作者:刘上洋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历史,这是一幕慷慨悲怆的大剧。只是,随着岁月的渐行渐远,无数的梦幻与激情,无数的歌哭与血泪,无数的追求与叛逆,都如风中的流云,晴空下的露滴,在静悄悄地散失和流佚……
  苏区、红军、先烈、根据地……这一系列的字眼,逐渐从那充满腥风血雨的时代背景中抽象、凸显出来,放射出一种圣洁的光芒,但那数不清的生动过程和触手可及的生命细节,却隐退为难以辨析的暗色背景,似乎永远不再浮现。这,让大半个世纪之后的人们在回想那些让人充满景仰的往事的时候,不能不感到些许的遗憾和怅惘。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历史最好是具象的、可感觉可触摸的———这样的历史才会在他们心中真正鲜活起来,并融入到现实生活的喜怒歌哭中去!温燕霞的新作《红翻天》即是这样一部能够将人带入过往的长篇小说。
  《红翻天》聚焦于1933年秋到1937年底的江西赣南,尤其是被称为“红都”的瑞金一带。这段时期,恰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它无疑是苏区革命史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血与火的考验、爱与恨的激情、生与死的搏杀,在那个时期尤其显得酷烈。千里赣南大地上浸透的鲜血和泪水,至今让人嘘唏与怀念。
  作为生长于赣南的客家女儿,温燕霞深受当地民俗和历史的浸染,对那段红色的历史尤其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耳濡目染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在她心头萦绕,最终凝结为不可化解的情结。
  作为作家,她更为关注的不是抽象的历史,而是形象而生动和灵性的细节,因此,在小说《红翻天》中,大家所熟知的那段时期的历史结论化为苍茫的背景,灵与肉的搏斗,凸显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批有血有肉且活蹦乱跳的生命。
  出身不同、性情各异的几位女主角:周春霞、江采萍、马丽、刘观音、杜青秧、杨兰英和红云,同时为时代大潮所裹挟,加入了红军队伍。她们当中有富家千金、知识女性、福音堂长大的孩子,也有女仆和农村女娃。她们或为崇高的革命理想所激励,或为浪漫的爱情所引导,或为偶然的因素所推动,不约而同来到红都瑞金,投身到红鹰宣传突击队中。
  红鹰宣传突击队的主要职责是进行革命宣传和鼓动。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女子在红色的土地上,以她们靓丽的青春和纯洁的生命,组成苏区一道闪亮的风景。她们矫健的身影燕子般穿行于纷飞的战火中,时而是枪林弹雨中引吭高歌的宣传队员,时而是硝烟弥漫中救死扶伤的美丽天使,在根据地由蓬勃发展转向被围剿扼杀的严酷时刻,她们经历了人生最严厉的考验,度过了难以想象的困厄与苦难。那些变幻奇谲的冲突和遭遇,那些充满矛盾纠葛的爱恋与感情,那些大喜大悲大爱大恨,那些金戈铁马缱绻痴情,被作者以无比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来,就好像一幅用工笔描绘的波澜汹涌的历史长卷。
  红色苏区的革命斗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段,但遗憾的是长篇小说中真正反映这段历史的很少,特别是通过几位青春女性如花生命的绽放与凋零来折射那段特殊历程的作品更少,从这个角度而言,温燕霞的《红翻天》可以看作是开创之作。对于小说中的那些女主角来说,参加红军是她们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而对于红色根据地来说,第五次反围剿更是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广昌保卫战的失利、主力红军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全面撤退和苏区的沦陷……一次次严酷而惨烈的斗争恰恰被刚刚参加红鹰宣传突击队的女红军们所遭遇。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周春霞、江采萍们的形象尤其显得跌宕起伏,光彩照人。
  《红翻天》的开创意义还在于它没有回避历史中的缺陷和人性中的矛盾。书中的主人翁不是那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而是有着这样或那样弱点和缺点的凡人,面对困难,有人退缩了;面对生死,有人背叛了。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持。在情节的层层递进中,弱小的人物长大了、坚强了,她们性格的完善、人格的成长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极大的韧性和张力,并让读者获得感同身受的深刻体验。当我们读到招娣为了腹中的孩子悄悄离开突击队、却在瑞金沦陷后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战友的故事;当我们目睹方梦袍受到战友的误解仍坚持使命并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的壮烈;当我们看见周春霞即使参军后,军装洗过后总要用装了滚水的茶缸去熨烫,刘海也时不时用火钳烫一烫,眉毛修得整整齐齐,站着和坐着都要考虑美观和优雅的娇小姐,变成在红军撤退后仍敢扮成农妇和敌人周旋、身陷监狱后面对鲜血和死亡依然坚贞不屈的顽强战士,以至最终成为叱咤风云的游击队长,终于能理解革命和战争之所以被称做生命的熔炉或灵魂的炼狱的含义。
  战争是惨烈的,革命是艰苦的,但作为艺术创作,作者的视觉却始终是审美的。人性之美和灵魂之美在《红翻天》中得到了足够的诠释,自然之美和女性之美在小说中同样不乏精彩的描述。
  作者细腻、传神、优美的笔触,无疑使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了更充备的美学元素。
  赣南既是当年的苏区红色根据地,同时也是客家人祖祖辈辈居住的乡土。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客家乡风民俗,俚语土话,得益于作者的客家女儿的身份,得益于她在赣南这块土地上所吸吮的营养。而这些乡风民俗和俚语土话也大大增添了作品细节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总之,正像小说出版简介中所形容的那样:战争与女性,鲜花与硝烟,青春和死亡,战争背景与客家风情,这些原本互不相关的元素被小说中六个如花女子扣人心弦的命运神奇地揉成了一曲低回、哀婉、壮烈的战地之歌,将战争的残酷与女性的柔美推到极致,并用青春和生命的凋零唤起人们对真理的向往以及对那段如火如荼历史的深情追忆。
  最后,要谈一谈小说的书名。《红翻天》这个书名一看就特别响亮,它的寓意更是丰富。赣南老表是喜欢吃辣椒的,那儿出产的辣椒就叫红翻天。“这辣椒生得可爱,小小的个儿尖尖的嘴,花序般簇拥着指向天空,仿佛孩童团起的指尖。夕阳下,留得有些老的辣椒闪烁出红玛瑙的美丽色泽,晃眼间又似团团耀动的火焰……这辣椒确实红得热闹、红得有气势,除了夺目的红光外,它的味儿也够劲,让吃过的人难以忘记。”
  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同样让人难以忘记———不是吗!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废墟的辉煌》等多部著作,多次荣获国内散文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