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伍迪·艾伦:看上去像知识分子

作者:晓 禽





  一向在文化上很自负的法国人说,自从有了伍迪•艾伦,我们才知道原来美国也有知识分子。对此,伍迪•艾伦自己是这样说的:“法国人对我一直有两个误解,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着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老是赔钱。”
  谁都知道插科打诨是艾伦的老本行,他的话恐怕也不好太当真。但话说回来,这个看上去像知识分子的家伙,他的最高学历也不过是在纽约大学鬼混过一个学期,按照咱们这里的行情,恐怕要混个初级职称也颇为不易。
  2002年5月15日,戛纳电影节授予伍迪•艾伦“棕榈之棕榈”特殊成就奖,这是继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之后第二次有人获此殊荣。而伯格曼正是艾伦一生中最崇敬的电影大师。开幕式上,评委会主席大卫•林奇邀请伍迪登台,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潮水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连老艾伦也禁不住眼眶湿润。他说,法国电影有着深厚的传统,当他还是个小孩时,绝对想象不到有一天,自己能够有机会站到戛纳电影节的领奖台上。
  在艾伦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影迷。套用马尔克斯的句式:许多年以后,当艾伦面对记者的镜头,想起了多年前他表姐带他去看电影的那个傍晚。“那时我还小。”艾伦说,“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和学校里的朋友们一起看电影了。我们对外国电影非常着迷,同时也发现外国喜剧非常有意思。”
  这个爱看电影的孩子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不很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原名艾伦•斯图亚特•康尼斯伯格。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但均惨遭开除。15岁那年,开始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当地的报纸写幽默小品,据说还为一些专栏作家当枪手,后来经这些专栏作者的推荐,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从此练就了一手插科打诨的看家本领。
  将近十年的磨练,期间经历了学业不成和婚姻失败的痛苦,1961年,伍迪辞去了剧团撰稿的职务,正式成为一个喜剧演员,在半吊子艺术家和三流文人出没的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馆、夜总会和小剧场里演出,很快声名鹊起。
  1960年代正是百老汇的鼎盛时期,真是歌舞升平,繁花似锦。1966年,伍迪•艾伦移师百老汇,首部舞台剧《别喝那水》上演,大获成功。1969年,由他编剧、主演的舞台剧《再弹一遍,萨姆》,取得决定性的成功,在百老汇连演不衰,轰动一时,奠定了伍迪走向电影生涯的商业基础。也是这一年,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拿了钱就跑》,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这以后的30余年里,伍迪•艾伦以几乎每年一部的产量让观众目瞪口呆,为银幕上那些半疯半傻、似痴似癫的主人公(他们大多由伍迪自己扮演)而会心一笑。
  可以说,伍迪•艾伦一开始就以颠覆好莱坞类型片为己任。在《拿了钱就跑》中,那个倒霉又愚蠢的强盗连字都写不拢,以至于被抢劫的银行小姐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从这个角色开始,伍迪•艾伦开创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喜剧角色类型。接下来,伍迪•艾伦以一系列富于想象力的滑稽闹剧,完成了对各种类型片的颠覆性戏谑,如《香蕉》(1971)对政治片、《一切你想知道又不敢问的性问题》(1972)对扭捏的情色片、《沉睡者》(1973)对科幻片等等。
  拍摄于1977年的《安妮•霍尔》是伍迪•艾伦电影生涯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金像奖,并一口气将美国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多个奖项收归名下,斩获甚丰。
  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影片是伍迪•艾伦公认最好的作品之一。影片没有主要的故事线索和情节,主角以旁白的方式带领观众穿梭过去和未来,探索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片中散布着琐碎的生活片断、个人回忆、偶发感触、闲散戏谑,在机智幽默和自我揶揄的同时,又饱含了温馨伤感的情调。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伯格曼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费里尼梦想与现实交织的痕迹。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卓别林之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在1978年却拍摄了一部一点也不喜剧的《内心深处》。影片深邃凝重的镜头语言和庄重沉郁的叙事风格,让人一下子联想到伍迪心目中的偶像英格玛•伯格曼,伍迪也许希望借此来表达他对伯格曼的敬爱之情。然而观众和评论界对影片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其中有许多负面的批评差不多都是指责伍迪•艾伦竟如此随意地将自己的喜剧天分糟蹋了。但伍迪并没有走得太远。黑白片《曼哈顿》(1979)再次让观众看到了从前的那个伍迪,只是那种毫无节制的噱头和俏皮话已经退居次要位置,影片的黑白影像和格什温浪漫温情的音乐营造了一个朴素柔和的怀旧氛围。岁月流转,往日不再,令人抚掌唏嘘。
  在被那些尖酸刻薄的影评人称为伍迪的“九部半”的《星尘往事》(1980)中,伍迪•艾伦完成了对另一位电影大师费里尼的致敬。这部让影评人摸不着头脑的影片却被伍迪•艾伦视为自己最优秀的电影之一。
  进入1980年代,伍迪•艾伦逐渐脱离戏仿和颠覆,摆脱早期那种不加控制的无厘头,开始构筑自己的个人电影世界,形成独特的、温和的喜剧风格。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百老汇的丹尼•罗斯》(1984)、《开罗的紫玫瑰》(1985)、《汉娜姐妹》(1986)等。这些影片充分展现了他描摹现实的出色技巧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悲剧和喜剧,现实和超现实,出入自如,融为一体。其中《汉娜姐妹》被誉为伍迪•艾伦最好的电影之一。三个平行的、实际上互不关联的故事,组成了影片的叙事结构,也描述了汉娜姐妹三个复杂多变的家庭史、爱情史、心理史。影片以辛辣幽默的笔触揭示了纽约中产阶级对生活的恐惧和困惑。
  拍摄于1992年的《丈夫和妻子》以真实电影的方式探究一段支离破碎的婚姻。巧合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伍迪•艾伦再一次遭遇了婚姻的危机,他的妻子米亚•法罗一纸诉状将他告到洛杉矶地方法院,指控伍迪•艾伦勾引养女,道德沦丧,并要求与他正式分居。如此猛料,那些闻风而动的八卦记者如何肯轻易放过。面对来自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狂轰滥炸,伍迪抱头鼠窜、百般辩解,最后以离婚和迅速再婚(和养女宋宜)了结了这一场恩怨。
  好在伍迪•艾伦是个工作狂,从来就不在乎媒体的说三道四。绯闻和谩骂是艾伦的朋友,他的敌人是自己。外界的风风雨雨阻挡不了他一年一部电影的生产速度,他就像一台生产电影的机器一样,永不疲倦。1990年代的艾伦以《子弹横飞百老汇》(1994)、《强有力的阿弗洛狄特》(1995)、《人人都说我爱你》(1996)、《解构哈里》(1997)再次显示了他的宝刀不老。
  法国《首映》杂志揶揄每年拍一部电影的艾伦“就像一只钟表一样有规律”。“你不感到厌烦吗,伍迪?”
  伍迪•艾伦对此的回答是:“不。这帮助我生存下去。如果我不每天都工作,我就会靠苦思冥想来打发时光,而这会使我消沉与不安。”唯一让伍迪感到心烦的是“几周之前,我年满62岁了(采访时间是1998年初)。这令我心烦。我不喜欢‘年龄出经验’的说法。我更愿意永远不老。但我老了”。
  像历史上大多数天才的喜剧大师一样,伍迪•艾伦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尽管他的影片几乎全是喜剧,尽管他也总是引导观众在漫长无尽的生活悲剧中找寻昙花一现的幸福时刻,然而从根本上说,伍迪的作品还是以喜剧的形态反映现代都市中小人物的悲剧宿命。从很早的时候起,伍迪就善于把自己隐藏在小丑的面具背后,在那个身材矮小、外表猥琐、戴着黑框眼镜的小男人苦涩笑容的后面,掩盖着难以言说的无奈、彷徨,和来自命运深处的忧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