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婉转的锋利

作者:丹 飞





  一、欧阳娟是个意外
  
  自2005年《深红粉红》出版以来,欧阳娟以每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先后出版了《路过花开路过你》、《交易》、《手腕》,并将于2008年同时推出两部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大作。对于一个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作家来说,她的创作成果不可谓不丰厚,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意外和惊喜的。这种意外和惊喜,一方面来自于她作品的数量,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作品的质量。从《深红粉红》和《路过花开路过你》的清纯唯美,到《交易》和《手腕》的成熟老辣,欧阳娟完成了她文学旅程中的一次涅槃,突破了“80后”作者围绕狭小个人体验进行文学创作的藩篱,将视角投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她的读者群,也由以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女性为主,扩展到包括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遍布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男男女女。
  2007年是欧阳娟的一年,全国大大小小数百家媒体,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广州日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都对她及其作品进行了相关报道,另有国外媒体,瑞典《晚报》对其作品做了详细介绍,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也多次与我联系,希望能对欧阳娟做一次采访……
  欧阳娟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成熟了。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那是去年七月份,在北京,公司邀请她前来参加新书发布会。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的年龄,想当然地以为能够写出像《交易》这种笔力老到的作品,其作者至少也应该是一个中年人,没想到站在我面前的居然是个娇小玲珑美丽可爱的女孩。她笑嘻嘻地拿开我面前的报纸,伸出手来说:“你是丹飞吧?丹总好。”那个调皮可爱的样子,与其沉着冷静的文风形成强烈的反差。直到后来答记者问时,我才再次在她的身上看见了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冷静和睿智,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又恰到好处地答完了所有问题。记者们关注的目光,也充分肯定了她的应答。
  
  二、《交易》里有每个女人的影子
  
  第一次注意到欧阳娟是因为一篇题为《一个女人的官场之路〈门〉》的稿子,这个稿子就是《交易》的前身。有一天,一连三个好友发消息问了我同一个问题:“哎,你有没有看过这个稿子?写得很不错的。”一个人说,我也许没有太放在心上;两个人说,我就犯了嘀咕;三个人说了,我终于忍不住顺着链接点进去。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交易》的好,好在故事动人,语言活络。也许得益于身份和修养,欧阳娟养成了干脆洗练的文风,寥寥几笔,胜过许多作家说个千八百字还不得要领。着墨不须多,旁人的花花肠子,女主角柳翠烟的直肠子没脑子,“官场”、职场、生活中人与人你来我往、绵里藏针等等情事跃然纸上。她形容分手情人之间的关系是“两段切开的藕”,她说“谣言不一定止于智者”……《交易》能俘获读者的心,角色塑造极其成功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柳翠烟和柳小颜、周剑、林鞍、吴帧、郑涛等几个配角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据说“色女郎”(《色戒》女主角)汤唯评价柳翠烟这个角色简直可以不写剧本,照着小说演就是了。
  尽管一百个读者读《交易》会得出一百个结论,这些结论分解归类之后成了三个结论: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女性成长史。某种程度上,职场小说更贴近《交易》的本来面目。说她是官场小说、官场文学只因为主人公柳翠烟(柳亭)后来升任副市长。说到底,柳翠烟的“官场”没交易,没手腕,对自己,她不接受做人“情人”,对表姐柳小颜,她“不能接受一个出卖身体的人”,她所做的,只是一个职场女性在常态和变局中的条件反射和自然应对。她的“潜规则”只是她的几任上级刚好赏识她,由赏识而心生爱慕,因此格外眷顾,重点提携,使得她的“仕途”也就是职场之路走得相对平坦一些。她与“数十名”要员之间的“超友谊关系”作为艳史在“民间”流传:她会勾魂,她有技巧,她让人欲仙欲死欲罢不能,甚而说她养了一只火红的小狐狸,每夜与狐同眠,练就一身狐媚。(到了《手腕》那里,小狐狸成了一本神秘的教人修炼房中术的书。)“传说”与嚼舌一样来得滑稽,却也是生命常态。而其实,她在心里把他们当成了心理上的父亲,在彷徨处给她指路。
  《交易》在本质上是一本女性成长史,是女性性别觉醒、气质养成、性格塑造的生命史。欧阳娟用一支笔,说出了很多女性隐藏在心底的往事、记忆、细节,不乏美好,不乏良善,也不乏“不得不”和“不得已”。柳翠烟的特性同时也是女人的共性,柳翠烟的选择和无奈也是女人的共同选择和集体无奈。一个情字,束缚了女人心,却也赚取了更多女人的怜爱和自怜。婚前性行为带给她的阴影使她自问怎样“对另外一个人解释这个创口的由来”;她对表姐承诺不会跟她爱上同一个男人,只是她在一厢情愿,她的爱人后来成了表姐的男人,直至表姐生下她丈夫的儿子;她信奉“要解释就跟自己解释”,能说服自己、过得了自己这一关,做一件事才算是找到了理由;她不想钻进任何“圈子”,却总有“圈子”百般拉拢;她悟到美女想要赢得尊重,最主要的是摆平身边的女人;柳翠烟母亲“教导”她不离婚,“你就拖,拖死她!”不能成全了“破鞋”;她分析公务员队伍里的“打手”、“武师”和“至尊”,她独到的“拍”、“藏”之学……会读书的人会发现《交易》甚至是一本社会学,一本接受美学,一本心理学,一本公关学或关系学。
  读《交易》,女人落泪了。落泪的女人不是一个两个。中学老师会端着中学课本告诉中学生:因为感动而落泪是鉴赏作品的最浅最初级的层次。初级好了,浅层次好了,我们流我们的泪。读《交易》不是鉴赏,读《交易》是读者与书相互体认:在经验、历程、情感、情节的脉络和细节上两相印证。《交易》打中了每一个女人几根或某一根神经,除却心理层面的感动之外,还造成了耳热、心口处热流涌起、大脑瞬间空白等生理层面的反应。到这个层面,我们与其说一本书成功了,不如说这本书建了功德,读者的阅读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次预期之中的或毫无征兆的购买行为所能赋予的价值回馈。而这些,是一本书所能发挥的最大价值。这是一本官场小说吗?婚姻十年,伤痕累累,熬到丈夫同意离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丈夫的下半身,她会离吗?临床的老奶奶说:“你不会放手。因为你的心很软,很软很软,像我年轻时一样。”这么“软”的女人,与其说她置身官场,不如说她置身于磕磕绊绊的职场,置身于每个女人都在面对的难以言说的命运。
  
  三、《手腕》是解读官场的密钥
  
  《手腕》是继《交易》之后欧阳娟推出的又一力作,以上有关《交易》的诸多命题对于《手腕》同样适用。后者在前者已经开掘出的矿井之下又往矿脉深处插入了探头。这一探,探出了《交易》之中没有说出的诸多“秘密”。
  《手腕》末尾的《〈手腕〉外篇或十一个关键词》可以看作解读《手腕》的密钥。这十一个关键词从“技术”层面剖解了官场之“术”,对于公务员及职员有着实战指导意义。评说《手腕》的价值所在,不妨以这十一个关键词为坐标切入。这十一个关键词包括:
  其一,官场成功人士必备的三种素质:名声、个性、坚持。
  付小平因为抄袭论文而败坏了名声。何芳对合作过的上级和同事、下属评价都不高,后者投桃报李,对何芳只有恶评:热血过头,功劳大包干,“不可靠”的个性使得何芳在官场上行之不远。刘碧玲认为官场上的较量开始时分是才华和手腕的较量,谁能笑到最后,却取决于毅力大小。
  其二,官场中两类即时反馈机制:议论、偏见。
  官场说大也小,稍有风吹草动,即时反馈机制立即启动:议论满天飞,“民间”的话语场就这样给人、事盖棺定论,“偏见”由此产生,直接取代“真相”和官方结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