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下)

作者:李养正




  五、《老子》、《周易》同为道教义理之渊源
  
  经西周初叶卜史整理的占筮纪录——《易》古经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纪实性宗教文化典籍。传世于春秋时代的我国最早的哲学典籍《老子》,是道教所尊奉的圣典。成书于战国时代中晚期的《易传》,虽说是出于儒学中人的手笔,但它是在《老子》概括性哲理化《易》古经素材的启迪和引导下,多所摄融《老子》哲学思想的哲学作品。在哲学方面,它摄取了道家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并且有所深化和发展,是儒家援道入儒的突出体现。即使在伦理学方面,它也致力于与道家的天道观相结合。虽然在对待封建伦理道德的态度上儒、道有明显分歧,《易传》作者们依然本儒家崇尚“仁义”的宗旨,不顾《老子》所持“绝仁弃义”的说法,但《易传》正是以崇尚仁义之言,填补了《老子》“绝仁弃义”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缺陷。正是因为自然天道观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形成了能为社会广大群众所接受,又能与封建社会相协调的新的思潮。道教义理之学便正是在这种思想哺育下萌芽的。对于在东汉晚期才兴起的道教来说,《易》古经、《老子》、《易传》都是它建构其义理体系所要仰赖的思想资源。由于这三者的内在哲理联系,有“易”学、“阴阳说”、“天道观”为之架设儒道交通的桥梁,儒道互融互补已成为共同发展的趋向,不同学派的隔膜,也阻止不了社会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通。到东汉时期,尽管班固《汉书·艺文志》已将《易经》(《周易》)归为儒家经典,但这并未妨碍兴起的以道家、神仙家思想为主干的道教援引《周易》进入其义理范畴。这不是强扭的凑合,而是自然形成的融合。终于在道教义理学体系中出现了“道教易学”,其辐射面广及道教哲学、内外丹道、占卜、醮仪、养生学、符号学等多方面。是道教义理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古典“易学”的重要部分。
  早在汉代,文化思想领域探究《周易》之学的风气高涨,其影响扩散甚广,而这也正是道教从酝酿到创立的时期,从它起步架构其义理体系之时起,汉代的孟京易学便深深地影响着它的成长。可以说,援《易》入道从道教兴起之日起便已开始。
  汉代是一个独尊儒术、弘光经学的时代,特别是尊重《周易》以为儒家六经之首,因而儒家学者演绎阐发《周易》之风趋于兴盛。在西汉,最突出的当数孟喜、京房的所谓象数易学。孟喜(汉宣帝时人。其解易著作失传,其有关言论史料,部分保于唐僧一行《卦议》中)首倡“卦气说”,以卦象解说一年气候季节的变化。以坎、震、离、兑为正四卦,主管春、夏、秋、冬。以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即:复卦代表十一月中,冬;临卦代表十二月中,冬;泰卦代表正月中,春;大壮卦代表二月中,春;卦代表三月中,春;乾卦代表四月中,夏;垢卦代表五月中,夏;遁卦代表六月中,夏;否卦代表七月中,秋;观卦代表八月中,秋;剥卦代表九月中,秋;坤卦代表十月中,冬。以六十四卦配四季、廿四节气、七十二候。继孟喜之后,有京君明(即京房)作《京氏易传》三卷,将《周易》视为占验吉凶的典籍,讲究占候之术。他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与当时的历法和天文学以及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并依据《系辞》卦爻象同天地万物一致的理论,建立起汉易中的京房易学,立“八宫卦说”、“纳甲说”、“纳支说”、“五星配卦说”、“五行爻位说”、“五行生克说”、“阴阳二气说”。以卦爻象的变化推断气候变化、灾异和人事吉凶。《汉书·京房传》说:“房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值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西汉末,谶纬之说流行,以颇具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附会儒家六经,假托六经纬书皆孔圣所作,其中《易纬》即对《易》经文的阐释。实际上《易纬》乃是孟京易说的发展。其内容包括有《乾凿度》、《稽览图》、《通卦验》、《是类谋》、《坤灵图》、《河图纬》等。其中《乾凿度》有代表性,主导思想仍为“卦气说”,不过更作了进一步的神秘化与理论化。东汉荀爽、虞翻易学,兴起卦变说、五行说、乾升坤降说等。丰湛的汉易内容,都是新兴宗教——道教在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思想组合因素。在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北斗本命延生经》中皆已经有所体现,开后世授易入道的先河。
  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至前7年)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开创“太平道”。东汉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于吉扩充《包元太平经》成为《太平清领书》170卷,继倡“太平道”。与之同时兴起于巴蜀的“天师道”(亦称五斗米道),亦奉行《太平经》(称《太平洞极经》144卷)。太平道、天师道皆相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将赐福或降灾,必以天文、地理、祥瑞、灾异的征兆,给世人以预示和警告,倡导世人应“奉天地,顺五行”,以求免灾祸而得太平。《太平经》的义理,可以说基本上是阐发《易》、《老》和《谶纬》之学,其中援《易》入道(特别是融摄《系辞传》和《易纬·乾凿度》),是十分明显的。如:
  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硔,人物糜溃。阳九一周,阴孤盛则水溢。百六一币,阳偏兴则火起。(《太平经合校》卷1至17)
  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录身正神。(《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
  阳变于阴,阴变于阳,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臣须君,乃能行其事。故甲须乙,子须丑,皆相成。作道治正当如天行,不与人相应,皆为逆天道。(同上)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同上)
  睹天微意,然《易》者,乃本天地阴阳微气,以元气为初。故南方极阳为阴,故记其阴;北方极阴生阳,故记其阳;微气者,未能王持事也。故《易》初九子,为潜龙勿用,未可以王持事也,故勿用也。此者,但以元气之端首耳。(《太平经合校》卷69)
  “……天师为愚生说天之十干,皆有配合,地道十二支,同有阴阳奇偶,何故独得天配合乎?”“善哉!子之难也,可谓得道要乎!然地者,但比于天,为纯阴独居,同自有阴阳耳。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天有午,地亦有午;天有坎,地亦有坎;天有离;地亦有离,其相应若此矣。”(同上)
  八卦乾坤,天地之体也。尚有休囚废绝少气之时,何况人乎?(《太平经》卷72《斋戒思想救死诀》)
  天地不乐,阴阳分争,不能合气四时五行,调风雨,而盛生万二千物。万二千物不乐分争,多伤死,其岁大凶。凡事不乐争分,三光为之失明,帝王愁苦,万民流亡也。(《太平经合校》卷115-116)
  天者名生称父,地者名养称母,因六甲十二子八卦之气以为纪,更相生转相使,故天道常在不毁败,是常行施化之功也。(《太平经》卷117《天咎四人辱道诫》)
  乐为天之经,太阳之经。孝为地之经,太阴之精。……乐合乃能相生,当有上下。故乐为天为上,孝为下象地。地者下,承顺其上,阴事其阳,子事其父,臣事其君。君上事天,地亦事天,天事其上,故与地同气,故乐与孝最顺天地也。《易》者理阴阳气,八风为节,与六甲同位,阴阳同体,与天地连身,故为神道也。(同上)
  一阴一阳,上下无穷,傍行无竟。大道以是为性,天法以是为常,皆以一阴一阳为喉衿,今此乃太灵自然之术也。无极之政,周而反始,无有穷已也。(《太平经合校》卷117)
  今天乃贵重传相生,故四时受天道教,传相生成,无有穷已也,以兴长凡物类。故天者名生称父,地者名养称母。因六甲十二子八卦之气以为纪,更相生转相使,故天道得常在不毁败,是常行施化之功也。(同上)
  初生属阳,阳者本天地人元气。故乾坎艮震,在东北之面,其中和在坎艮之间,阴阳合生于中央。(《太平经》卷119《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
  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太平经合校》卷154至170)
  《太平经》虽说摄融了《周易》与“汉易”的基本义理,但是,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老》学为义理主干的太平道,对《易传》等儒家易学的蕴旨,也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在承袭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如:摄融《系辞》的“三才”思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生生之谓易”的思想,却概括、提升而为“三统共生”(天地人,阴阳中和,道德仁)之说;对《系辞》所界定“一阴一阳之谓道”,则改变为“阴阳”只是道之“用”和道之“性”,并不将“道”与“阴阳”打等号,而是“体”与“用”的关系,对《系辞》所界定“阴阳不测之谓神”,则改变为能“与道合同”,才能“录身正神”,“神”的含意不只是微妙莫测,而是要“与道合同”才是真正的“神”。这体现太平道乃是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老》学为主干,而辅以《易》学建构其义理体系的。当时,《太平经》尚未援引《周易》作为神仙炼养术的依据性理论。将汉代孟喜、京房易学引入道教,与神仙家金丹道相结合,创建丹道理论的,乃是汉桓帝时金丹道炼养家魏伯阳。在道教号称“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便是他的代表作。
  出现于汉桓帝时的《周易参同契》,可说是道教炼养家援易入道的一朵奇葩,也是道教义理体系中的一朵奇葩。据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谓:
  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铅汞,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诸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覆,示以晦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诸刻漏,莫不托《易》象而论之,故名《周易参同契》云。
  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附言”谓:
  《参同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人妄解。世间本子极多。其中有云“千周灿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言诵之久则文义要诀自见。”“须溪刘氏曰:‘古书惟《参同契》似先秦文。(《守山阁丛书》收载四库全书原本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
  关于《周易参同契》的成书年代、思想渊源以及后传《周易参同契》之真伪,历来学术界争议颇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道教界则一直认定《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撰,首开摄《易》入道之先河,为后世“道教易学”的奠基者,并尊魏氏为“真人”,对教外之议说则一般不作考究。
  按,汉代兴起的方仙家金丹烧炼术,源自我国战国时代自然科技的原始冶炼术。方仙士烧炼金石药物以充作“益寿长生”之药,原本只是靠实验经验操作,没有指导性理论与法则规程。在汉代孟喜、京房易学热衷阐发天人一体、天人相感和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思想影响下,炼士们摄取了将《周易》卦象与自然气候变易融为一体的“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等理论,为建构丹道与天地造化同途的道教丹道义理体系奠定了基础。从以“《易》为天地准”(《系辞》),走向法天象地,以《易》为丹道“准”的道路。这样,也便较《太平经》仅是一般性概略援引《周易》原理,深入了一大步,可以说是与汉易学的原理、法则、变易程序、言辞、符号紧密地贴切成“理通义合”。这也就显现易学园地结蕾、开放了一株道教易学的奇葩。
  《周易参同契》三卷,处处皆托《易》象以论炉火。特别是援引“卦气”、“纳甲”之说以论鼎器炉火降腾变化之运作:
  (一)乾坤位乎上下,坎离升降其间;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牝牡配四卦,震、兑、巽、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