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试析老庄对葛洪道教思想的影响

作者:谢路军




  葛洪一方面继承老庄思想,认为道家是“百家之君长,仁义之祖宗”;另一方面又批判老庄,岂不矛盾?看似矛盾,实非矛盾。这与他所要建立的长生不死的神仙理论有密切关系。他认为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夫长生之方也”。因此,葛洪对老庄思想采取了既继承又批判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从他的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场出发的,都是为他的神仙道教理论服务的。
  其次,从“佐时治国”的思想出发,不赞成道家的“无为而治”。
  葛洪认为道家的“我清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整套政治学说不切实际,迂腐无用。他主张要实行申韩之法,提倡严刑峻法。他说:“世人薄申韩之实事,嘉老庄之诞谈,然而为政,莫能错刑,杀人者原其死,伤人者赦其罪,所谓土柈瓦胾,无救朝饥者也。道家之言,高则高矣,用之则弊,辽落迂阔,譬犹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中使捕鼠,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若行其言,则当燔桎梏,隳囹圄,罢有司,灭刑书,铸干戈,干城池,散府库,毁符节,撤关梁,掊衡量,胶离朱之目,塞子野之耳,汛然不系,反乎天牧,不训不营,相忘江湖,朝廷阒尔若无,人民则至死不往来,可得而论,难得而行也。” (27)葛洪提倡申韩之法的原因,是汉末至东晋,已经是“网漏防溃,风颓教沮”,道家的“无为而治”必须代之以严刑峻法。葛洪的这一主张,体现了他的“入世”思想。他认为修道不能脱离人世,不能“废生民之事”。他说:“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于朝隐,盖有余力故也。何必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然后乃成乎。” (28)他认为只有“兼而修之”者,才配称为“上士”。其“入世”特点说明他创立神仙道教理论的目的是要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鉴于此,我们评价葛洪为“平民道教”向“贵族道教”转折的关键人物。
  葛洪既主张“长生成仙”的“出世”思想,又提倡“佐时治国”的“入世”精神。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因此,造成了有些人嘲笑和指责他的思想太杂,为此,他专门写了《应嘲》、《喻蔽》等篇予以反击。他的“同门”中有人非难他“乍出乍入,或儒或墨”,没有“一以贯之”的体系。他反驳说:“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不懂得“合锱铢可以齐重于山陵,聚百千可以致数于亿兆……,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可悲可慨,岂一条哉!” (29)可见,他还是认为他的思想有“一以贯之”的体系的。
  由上述可知,葛洪对老庄道家思想采取了求同去异,加工改造的方法,以此作为构建其神仙学的思想养料。他所创立的神仙学乃是个多层次的系统,代表着道教神仙长生思想的最高理论成果。
  注:
  ①《抱朴子内篇》卷之一《畅玄》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697页下,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1977年3月初版。
  ②《抱朴子内篇》卷之一《畅玄》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698页上。
  ③《抱朴子内篇》卷之一《畅玄》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697页下。
  ④《抱朴子内篇》卷之一《畅玄》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697页下。
  ⑤《抱朴子内篇》卷之十《明本》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49页下。
  ⑥《抱朴子内篇》卷之十《明本》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51页上。
  ⑦《抱朴子内篇》卷之九《道意》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43页上。
  ⑧《抱朴子内篇》卷之十《畅玄》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697页下。
  ⑨《抱朴子内篇》卷之五《至理》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723页上。
  ⑩《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04页上。
  (11)《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04页上。
  (12)《太平经钞乙部卷之二》,《正统道藏》第四十册,第32421页下。
  (13)《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05页上。
  (14)《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04页上。
  (15)《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八《地真》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05页上。
  (16)}《抱朴子内篇》卷之五《至理》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723页下。
  (17)《抱朴子内篇》卷之九《道意》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43页。
  (18)《抱朴子内篇》卷之二《论仙》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702页下。
  (19)《抱朴子内篇》卷之十《明本》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51页上。
  (20)《抱朴子内篇》卷之七《塞难》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36页下。
  (21)《抱朴子内篇》卷之六《微旨》篇;《正统道藏》第四十六册,第37727页下。
  (22)《抱朴子内篇》卷之七《塞难》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36页下。
  (23)《抱朴子内篇》卷之八《释滞》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39页下、37740页上。
  (24)《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四《勤求》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73页下。
  (25)《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四《勤求》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73页下。
  (26)《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四《勤求》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78页上。
  (27)《抱朴子外篇》卷之十四《用刑》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848页下、37849页上。
  (28)《抱朴子内篇》卷之八《释滞》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737页下。
  (29)《抱朴子外篇》卷之四十四《百家》篇;《正统道藏》第四十七册,第37928页下、37929页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