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嵩山道教纪实
作者:周永慎
一、嵩山道教历史悠久,中岳庙里的太室阙和石雕翁仲是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
嵩山,因雄居中原,位“天地之中”,故称中岳。中岳道教以嵩山中岳庙为中心,是中岳嵩山的主庙与象征。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据《山海经》等载:先秦之世,已立有太室祠。秦统一后,诏令祠官向太室,恒山、泰山等名山祠庙供奉牛犊、珪币、脯酒等。西汉时,武帝刘彻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游幸中岳太室山,有山呼万岁之纪,遂令祠官加封太室祠,禁伐山麓草木,并以山下三百户赐为奉邑,名“嵩高邑”。至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又在祠前建造了“中岳太室阳城神道阙”和石翁仲雕像。成为嵩山道教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
太室阙:见证嵩山历史的“汉三阙”之一。是嵩岳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位于中岳庙南约530米处,正好在庙门前中轴线的两侧相对而立。从阙铭可知该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为嵩山汉三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太室阙全是用凿石砌成,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现仅存“中岳太室阳城”六字。此字在秦代峄山刻石之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篆书。铭记刻在西阙北面,为阴刻隶书,共计27行,每行7字,内容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县长吕常等人建阙的缘由。另一方铭记刻在题额下,字体为篆隶,铭记中有东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年号,是后刻的。两边阙身石块上还刻有各种花纹、山水树木,人物禽兽及车马出行图等生活故事。画像内容还有车骑出行、马戏、倒立、斗鸡、舞剑、人捉鸱鹗、鲧、楼阁、绞龙穿壁,羊头、熊、玄武、虎、犬逐兔、朱雀等。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势深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创作上的辉煌成就。其形式和内容对研究建筑史、美术史、书法艺术和东汉社会史、道教史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汉代石雕翁仲:在中岳庙牌坊外两侧的四角亭内,端立着两个汉代石雕翁仲,两人间距7.3米,象征守中岳庙大门的卫士。翁仲高1.2米,腰围1.54米,体形较为粗犷原始,人体线条不明显,头颅约占整体高度的1/3,看不出颈项,肢体不分,好像一幢石柱。头顶平整如案,无冠戴装饰,但仔细从正面看,平头方脸、五官端庄,身穿长袍短衫,腰系大扣钮带,双手紧握剑柄,剑锋直垂着地,刀法简炼,古朴大方。翁仲的脊背后面雕凿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的洞眼,东亭翁仲偏左处刻有一隶书“马”字,其义尚待考证。翁仲之起源,传说不一。据《辞海》记载:一说翁仲姓阮,阮翁仲,秦时人,身高丈余,气质勇猛,异于常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初始皇赏识,派为大将,镇守边界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声震匈奴,使边境安全无患。阮翁仲死后,铸其铜像,置咸阳宫司马门外。以后各代称门前之铜制或石雕人像,均为翁仲。翁仲雕造于东汉元初五年(公元118元),距今已有187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嵩山道教历史遗迹甚早且多,被誉为中原露天博物馆
嵩山道教遗迹众多,除上述的汉三阙和石雕翁仲外,有北魏太武帝太安二年(456年)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该碑位于中岳庙东岳殿台和南岳殿台之间,碑额篆书“中岳嵩高灵庙之碑”8字,额上及额两侧饰有四个龙爪缠绕盘护,额下有直径14厘米的透穿圆孔,仿拟汉碑古制。碑文为楷书,仅存580余字。碑文由天师寇谦之的弟子太武帝的大司徒崔浩撰文,天师弟子杨龙子造立。内容主要叙述了中岳嵩山的地理形胜及天师寇谦之在辅导太平真君行施太平之化的国策中,所做的一系列道教醮坛等重要事迹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岳庙及其前身太室祠的兴衰史。碑的右侧刻有唐武后大周天授三年(公元692年)金台观主马元贞作功德于中岳题名,碑文中记载有“继天师寇君,名谦之,字辅真,高尚素志,隐处中岳三十余年”等内容,此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最早用楷书写成的两品石碑之一,也是登封现存最古的石碑。其书法富有“美、足、气、理”的特点,笔调朴实健捷,运笔铁画银钩。该碑对中岳庙的营造和魏体书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为嵩山道教现存最古的碑文。
其次,在中岳庙峻极门东掖门的西窗下,有唐文宗大和二年(829年)六月十日刻立的石碣《嵩山灵胜诗石碣》,全称为“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山灵胜寄呈三十韵”,此碑为中岳庙目前仅存的唐代石刻。另外,在嵩阳书院内,有唐天宝三年(774年)所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嵩阳书院在唐代名“嵩阳观”,为道教重要活动场所)。此碑高9米,宽2米,厚1米多,重达80余吨。碑制宏大,为中岳嵩山之首。碑文内容记载嵩阳观道长孙太冲为久治不愈的唐玄宗医治痊愈。后玄宗下旨刻石立碑,以歌颂嵩阳观道长“仙丹灵验,感应之德。”另外,太室山老母洞现存有唐代“老子青石像”,中岳庙内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九月“御制中岳醮告文”经幢;有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二十八日由河南许昌忠武军等人铸造的“镇庙四大铁人”,重达1500公斤一尊,被誉为中岳嵩山镇山之宝。有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三月刻立的《重修中岳庙图碑》,有金正大二年(1225年)铸造的“铁狮”;有元皇庆二年(1313年)五月刻立,由龙虎山玄教道士吴全节撰写的《中岳投龙简诗碑》;有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由元顺帝妥灌贴睦尔宣授的,用蒙语汉文记录的《圣旨碑》;有明万历二年(1574年)刻立的道教三皇派所传的《五岳真形图碑》;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乾隆十五年(1750)、民国吴佩孚等时期的御碑、重修碑、诗书碑等等。自汉唐至民国金石铸器多达100余件,内容大致有皇帝祭祀中岳告文、道教醮坛事宜、圣旨、历代营建重修中岳道观史实、道教画像题图、历代帝王名人记事和诗词、道教兴衰史等;书法体裁有真、草、隶、篆各体具备。对研究嵩山道教历史、道教文化、道教石刻艺术等具有极高的价值。中岳庙还有自汉至清代的各种名贵古柏330余株,包括建国后栽植的龙柏、地柏、香柏等共计2900余株,均是嵩山道教历史悠久的最好见证。
三、中岳庙规模之大,堪称河南古建筑群之最
中岳庙位于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依山顺势,座北朝南,由低到高,逐层左右对称,是一座具有典型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前后高低相差37米。庙院南北长为650米、东西宽166米,面积近11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堪称河南古建筑群之最。其中,中轴甬道宽4米,全部用磨光青石平铺而成。中轴建筑一为中华门(即牌坊),上刻“名山第一坊”,二为遥参亭(有遥远、高大、直通上天之意),三为天中阁(原名“黄中楼”,明嘉靖间改天中阁,意为“嵩山正当天之中”),四为配天作镇坊(原为宇宙坊,古代有五行之说,中岳属土,土即地,地可以配天,故名),五为崇圣门(中岳大帝宋代被尊为中天崇圣帝,故名);六为化三门(宋代称外三门和中三门,取天地人三才之义,有逢凶化吉之意);两侧有四岳殿台(供奉有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四大帝,加上中岳为五岳,寓含“五岳共存”,“五行俱在”之意);七为峻极门(供奉道教的护法灵官);八为崧高峻极坊,九进为宏大壮观的中岳大殿(又称峻极殿,该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艺术精湛,十分雄伟);十为寝殿;十一为御书楼。共计七进十一层院落。中轴两侧还有太尉宫、火神宫、神师宫、神州宫、小楼宫和九龙宫等跨院建筑,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现存殿、宫、楼、阁、亭、台、廊、庑等明、清建筑400余间。因中岳庙建制是清乾隆年间按照工部营造则例的官式作法重修而成,形制极类北京故宫,故而素有“小故宫”之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