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萨真人墓与萨守坚
作者:赵逵夫
元刻《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言萨守坚为“蜀西河人”,《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明刊《搜神记》除个别文字外,与《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基本相同,关于其籍贯也作“蜀西河人”。今之蜀地历史上无名“西河”之地,笔者以为记此事当在南宋绍兴十二年改岷州为西和州之后,其时“西和”之名产生不是很久,学者闻其名而书之,误作“西河”。当时西和州同文州(今文县)、龙州(今四川江油以北)属利州西路,同利州东路(陕西汉中一带南至四川阆中、仪陇、营山)皆属蜀,则此“西河”应即西和。又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云:“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及《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陈寅恪先生谓:“西河,疑即河西或河湟之异称,乃通西域之孔道也。”陈先生为什么不认为是指今山西临汾一带呢?因夏商两代及山东诸国都城皆在黄河以东,故称黄河在今山西、陕西间南北流一段为“西河”,也曾以此一段河东或河西之地为“西河”,秦汉建都咸阳、长安、唐亦如此,故“西河”在唐以后并不指临汾(隋唐间临汾附近置西河县时间极短)。则唐以后“西河”未必指临汾一带可以肯定,《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萨守坚“欲求学法,出蜀至陕”,则是西和人无疑。
其后有的书称萨守坚为今山西汾阳人,乃因其自称“汾阳萨客”之故,然所谓“汾阳”,乃取义于《庄子·逍遥游》“乃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不焉”,意即仙人。后之浅学者误以“汾阳”为其籍贯,故生歧说。其误“西和”为“西河”,当也与之有关,《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其“南华人,一云西河人”,可见俱得之传闻。所谓“南华”,应即华阳(山之南为阳),西和其地古属华阳。先父《形天葬首仇池山说》即云:“常羊地处华阳,而仇池及古武都亦在华阳。”①所谓“华阳人”,犹唐代李白、李益等自言为陇西人,为当时笼统言之,后人或以为今山东荷泽,亦误。《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有“西河少女”条,云:“西河少女者,神仙伯山甫外甥也。山甫雍州人,入华山学道……”华山一带属古雍州,而西和其地古虽属梁州而实踞秦地为近,如以为此西河为山西汾阳,则属冀州,相去太远,其舅父之学道,也未必入华山。可见宋元之间文献误“西和”和“西河”非止一处。又《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言其至漳州(今福建南部)而羽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载萨守坚“得道后游闽中,一日端坐而化”,则西和之萨真人墓为衣冠冢。如其非西和人,既非羽化于西和,便不会在西和有其衣冠冢。
十多年前曾将以上看法向著名道教学者王家佑先生请教,王先生回信极表赞同。后将此看法写信告诉编纂《西和县志》有关同志,新编《西和县志》第六编之《宗教》一章介绍萨真人时已采用此说。然而该章介绍庙观时仍以萨爷殿初建于唐代,则仍承旧志之误。
萨守坚师事第三十一代天师张时修,授以秘要(以上提到各节均言萨守坚出蜀学法,至陕行囊已尽,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天师化身授之以咒枣之术,咒一枣可取七文,一日但咒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之资。又从王文卿(1093-1153年)学道,以内丹修炼和法术行持相结合的五雷正法为道法。王文卿著有《王侍宸祈祷八段锦》,王、萨亦各著《雷法》之文(《道法会元》一书收之,且以萨文列于王文之前)。王文卿创道教神霄派,是将内丹与符箓融合起来。萨守坚得张继先、王文卿、林灵素雷法之传,属神霄派而更侧重从阴阳对立与转化的方面去解说自然现象及自然与人的关系,成其中一支派,后人称之为“天山派”或“西河派”。元代虞集《道圆学古录》卷二五有《灵惠冲虚妙真君王侍宸记》 ,文末述及王文卿传人有萨守坚,言萨守坚“见侍宸(王文卿)于青城而尽得神秘,游东南祷祈劾治,其神怪有过于侍宸者”。明张宇初《岘泉集》卷一述宋徽宗朝得雷法之传的道,首列张继先,也列有萨守坚,而列名在林灵素之前,可见在南宋以后数百年中,萨真人之名实在林灵素之上,甚或在王文卿之上。
萨守坚的著作《雷法》一文2400字,虽以符箓派的一套理论为根,但也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和道家精、气、神理论,从阴阳相互影响的方面去探究天象的变化,反映出古人企图探究大自然的变化奥秘的努力;从固精、养气、保神的方面论养生,对后来内功学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的《雷说》后附有《续风雨雷电说》,文不长;又附《内天罡诀法》,为七言四句的歌诀三首及图一幅,说明数十字,思想俱与《雷说》一致。据清光绪十五年刘名瑞《道源精微歌》卷末《跋要》,萨守坚另有《指迷正论》、《铅汞歌》及《萨真人语录》一集。然今遍查《道藏》无之。《道藏》的《太上元阳上帝元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中,有《萨公誓咒》两段,皆五言口诀,一段33句,一段24句,又《萨君宝诰》文一段数十字,然皆显系后代所拟托,俱可不论。
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萨守坚还是一位诗人。内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道法九要·持戒第四》引有萨真人的诗一首,并论及其行事:
萨真人云:“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难。”岂不闻真人烧狰狞庙,其神暗随左右,经一十二载,真人未尝有纤毫犯戒,其神皈降为辅将。真人若一犯戒,其神报仇必矣。
可见萨真人之诗在南宋时已在道士和道教学者中流传;见之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新编连相搜神广记》的关于他的一些故事,也在南宋之时已广泛流传。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本传中录有其诗二首,第一首即白玉蟾所引,只是文字稍有不同:
道法于身不等闲,寻思戒行彻心寒。
千年铁树开花易,一日酆都出世难。
有三字不同。看来当以白玉蟾所引为是。其二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