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道教义理之枢论
作者:李养正
写作的方式与目的:
第一,择要叙列其具有一定范畴性及中心意义的义理观念①。专题探讨其思想渊源与发展趋向,聚焦于义理。条理义理体系,明晰其底蕴真谛,凸显道教义理之丰湛。
第二,以道教经籍所载义理要语为依据,撷取道教重要经典中有鲜明代表意义的经文,来直接展示其义理枢论,保持本色,避免失真。同时,也可为乐于此项探讨者,提供一些史料线索。
第三,道教义理的理念观点,其思想渊源、形成与发展,皆与我国传统哲学紧密相连,本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在宗教范畴的延伸与发展,是我国传统哲学的组成部分,故而笔者在尊重客观史实情形下,特意将道教义理枢论回归到我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来加以述论;并同时显示出它在“百家争鸣”中的道家特色。
总的来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就两句话:
以道教经典中的义理要语,比较集中来展示其义理“枢论”。
还原道教义理的理念观点在“枢论”网络下的系统哲学性和人文风格。
元气论——道教义理枢论之一
“元气”一词,乃是哲学领域宇宙生成论方面的术语、概念与专题研究范畴。学术界一般认为“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也就是说,“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有说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关于“元”、“气”的本意及组合而为“元气”,反映了哲学的起步与这一专题讨论范畴的展现。(按,“元”字本作原、始解,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春秋繁露·王道》:“元者,始也。”“气”字本意为天地间流布的云气,《说文解字》:“气,云气也。”)“元”、“气”二字之组合为哲学名词、概念,据当代著名学者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气》考证,“元”与“气”合而一,乃首见于董仲舒之《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并认为所谓“元气论”开始于两汉之际的“谶纬神学”。
在我国传统哲学史上,早在先泰时期虽尚无“元气”之说,但关于宇宙观方面以“气”为本原或本体的说法已有所展现于诸子典籍。诸子百家各自鸣放人文光彩,激扬哲理豪情,围绕“天”、“道”、“气”、“水”孰为宇宙万物本原或本体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纷争,展现了不少有开拓性的见识;其中,以道家老、庄之说最有声色。伟大的思想家老子,首开哲学研究的帷幕,提出了以“道”为本原的宇宙万物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正是在这里提出了“阴”、“阳”、“冲气”的观念。表明,“一”即混沌之气,“二”即阴、阳之气,“三”即充盈于天地,好似空虚;其实阴、阳之气在对立冲击中不断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便产生出万物。这里也启示,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来说,“气”便是其物质本原,也就是说“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总的来说,老子提出的是自然而然、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道气合一(本原与本体合一)的“元气论”。从“有”生于“无”的观念看,此“元气论”与“道本原论”有密切而不可割裂的关联。我以为先秦虽尚无“元气论”之名,但实际已有“元气论”的思潮,故而我们可以将上述“老子”之言,名之为“道家元气论”。继起的伟大思想家庄子,在老子“道”本原论与“气”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推理,阐发了“老子”含蓄艰深的精微之论,即由“道”为宇宙万物本原,阐发“道”与“气”(即“一”)同异的实质、宇宙万物“气”本体的变易与演替,更进而提出“气”的聚散决定有形之物乃至人体生命的存亡。在《庄子·则阳》中,据老子(无形与有形)“同出而异名”(《老子》第一章)的理论,提出了“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的理念,即凝合差异便聚而为同体,分散同体便形成相对的差异。据此来释解“道”与“气”的关系,即合则为混沌之“道”,散则为无形、不变的“道”和可产生有形万物的“气”。《庄子·则阳》中提出“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即天地万物是因何而产生的?其解答是:“阴阳相照(《庄子·则阳》)中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相照即阴阳之气相应),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其喻意即:不论自然气候的循环变易以及人间世事的安危祸福,也皆因阴阳之“气”相应聚散所形成。更进而认为人体生命之存亡,也正是因“气”之聚散而来。《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的生死就同四季一样都是阴阳之“气”的消长造成的。《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徒,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这也便是庄子在哲理上初建了人体生命元气论。从春秋至两汉,有不少卓越的思想家如管子、荀子、淮南子、河上公、董仲舒、王充、张衡、王符等,也皆围绕宇宙本原与万物本体的“道”、“气”问题发表了不少熠熠生辉的意见。其中道家思想家循自然之“道”立论,儒家思想家循“天道”立论,巫卜及宗法宗教崇拜之士则循“神道”立论,古方仙家则循“仙道”立论。总之,经过长期历史的争鸣与积淀,构成了我国色彩斑斓的传统“元气论”,百花齐放,相荣共存。
两汉之际,道教兴起,其有识之士依托老庄哲理为宗旨,营构道教义理,于是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道家以“气”为万物本体的理论,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最早体现于道教经籍者,便是《老子想尔注》和《太平经》。
《老子想尔注》为天师道秘籍,相传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作,或谓陵孙张鲁作而托始于陵。此《注》显现道教创始时初构义理之端倪。以下试举两条予以表明:
1.“道”与“气”同一。
据《老子》“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庄子》“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的理念,注解《老子》中“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句,说:“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注解《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句,说:“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注解《老子》“其上不曒,其下不忽”句,说“道炁(气)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所以不见,清微故也”。注解《老子》“其中有信”句,说:“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注解《老子》“朴散为器”句,说:“朴、道本气也,人行道归朴,与道合。”显然是依据老、庄理念,认为“一”即“道”与“气”之同体,宇宙万物本原和本体统一。
2.“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依据《庄子》“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北游》)的生命元气论,注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句,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这不仅为道教义理摄融了以“气”为万物生命的信仰观念,同时也从“气”可变为有形象之人格神,为道教建树了“一”(道气同合)即“太上老君”的宗教信仰,使道家提出的“道”、“气”,贯注和演替而成了道教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