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武当山天津桥的文化解读

作者:宋 晶




  “传统的中国人生活在文意与物象互通的象征世界中,今人如果不了解这些,即使进入到传统建筑环境中,也是无法了解它的。”[29]探究建筑的形式,不过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发掘形式后面的文化特质,则是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有时我们无法把古建筑的实体留在我们的生活里,但我们至少把它的文化精神继续保留下来。
  
  注:
  ① [24]张良皋《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北京:《中国道教》,1994年增刊,第188页。
  ②⑥⑧⑨[15][17][20][21][25][27][28]杨立志:《明代武当山志二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第172页、第126页、第172页、第172页、第172页、第77页、第172页、第202页、第389页、第402页。
  ③转引自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8页。④《辞源》第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37页。
  ⑤陶真典、范学锋:《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95页。
  ⑦程俊英:《诗经译注:图文本》(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⑩周大川:《郧阳公路史》,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11]吴晓:《湖北古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12]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年,第202页。
  [13]陈建宪:《道教对中国神话的继承与发展》,熊铁基、刘固盛:《道教文化十二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14]胡道静、陈耀庭、段文桂、林万清等:《藏外道书》(第3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032页。
  [16]周星:《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18][19]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49页,第551页。
  [22][23]熊明:《建筑美学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0页、第59页。
  [26][29]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65页、第165页。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