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冲突世界中的和谐对话

作者:陈鼓应




  (二)“贵柔”:战国晚期吕氏春秋学派论及老子学说观点时,谓“老聃贵柔”。我们生活在现代,每天总是要看国际新闻,强国政治领袖的言行,又常成为媒体报导的焦点。而强国领导的言谈举止,常失之傲慢或刚暴,这使我经常想到老子提示柔弱处世的道理。
  2003年3月,美军入侵伊拉克,我每回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布什总统的镜头,就容易使我联想起学生时代观看美国西部片牛仔动辄拔枪的身影。美军占领巴格达之后,布什穿着军装乘坐直升机降落在中东海边航空母舰甲板上,那副耀武扬威的神态,我即刻想起老子对于“杀人之众”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三十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老子对战争所发出的人道主义的呼声。
  我童年时代经历过抗日战争,但属后方地区,战争的惨烈虽时有所闻,但未及目睹,直至1972年夏天我在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校园内,观看两次大战的纪录片,才首次目击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情状。纪录片最后放映了一具具、一堆堆被日军屠刃的平民尸体搬上一辆辆大卡车的惨景。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的那副神态,就回忆起南京大屠杀时的一幕幕景象,也使我想起老子对穷兵黩武者的告诫:“兵者,不祥之器……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四、 齐物精神与“玄同”之境
  
  权力运用得当,可以服务人群,但权力容易使人傲慢,傲慢则易失去人类的同情心,而做出种种损人利己或害人害己的事端。老子“无为”的学说便是针对权力之专横、滥用而提出的。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不同国度当通过对话以促进沟通来寻求共识。911事件及中东这场尚未终结的“新十字军东征”,可说是以冲突、斗争为主线的政治结构运行的必然结果。地球村中的主人,无妨聆听东方的道声道乐。
   道家的和谐观,不止于倡导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同时也阐扬宇宙的和谐与心灵的和谐。道家的“三和”,用庄子的话“天和”、“人和”、“心和”,至今听来仍是“天籁”之音。我曾写过一篇《道家的和谐观》刊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这里不再重述。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不同民族理应加强对话以促进和谐来扩大共通点寻求共同处。在老庄的“观点主义”(perspectivism)中,人类可有不同的视域:存异以求同;同中可存异。就存“异”而言,即庄子所谓“自其异者视之”,小至于维护个人的殊性、特色,大至于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及生活方式;庄子同时又强调“道通为一”,故而“自其同者视之”,则全人类可共存共处,缔造一个多彩的世界。
  我们期盼未来有一个“与道相通”的“和谐世界”。这正是庄子“相尊相蕴”的齐物精神,也是老子的“玄同”境界。
  (作者单位: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