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浅谈道教“贵和”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王丽英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挖掘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对于促进和谐,有积极的意义。道教有关“贵和”的思想,强调“恬淡中和”、“慈爱和同”、“太和万物",这对当今社会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和环境保护,实现全社会和谐,均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道教的恬淡中和思想,适应当今社会的个人修养
  
  道教向来倡导以道德化俗,“尊道贵德”是道教的根本教义和最高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道教以“恬淡无欲”为指导思想,提出“恬淡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又以“守中和之道”为行为准则,倡行“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①;再以“归真返朴”为人生宗旨,认为“至德之世,返朴守醇”,为此,道教重视加强教徒的个人道德修养。做法是:
  首先,主张“抱朴”。如《老子》第十九章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说要保持身心清净,不能让利欲扰乱内心的安宁。第二十九章又倡议“去甚、去奢、去泰”,“甚”指极端,“泰”指过分,就是要人们保持中和的状态,不要奢侈浪费,去掉极端过分的言行。《抱朴子》也提出“含醇守朴,无欲无忧,……不以外物汩其至精,不以利害污其纯粹”②,就是要求人们具有一种稳定和谐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第二,劝人为善。道教颁布各种劝善之书,如《太上感应篇》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③。所谓“善”,就是“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所谓“恶”,就是“非义而动,背理而行”④,可知凡能维护和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就是善,凡是损人利己,破坏社会和谐的就是恶。道教劝人从善惩恶,如《老子想尔注》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⑤为此,去掉恶念,永葆“淳善”,成为道教加强个体修养的准则和要求。
  第三,倡行忠孝等传统美德。如《太平经》提出“敬上爱下”,强调“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⑥。道教还视行善积德为人道,认为只有先修人道,才能修仙道,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仙道,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⑦《张三丰全集》也载:“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⑧积道德而成神仙,成为道教个体修养的终极理想。
  第四,制定戒律。如《无上秘要》卷46《洞神经》就有“洞神五戒”⑨,即:目不贪五色,耳不贪五音,鼻不贪五气,口不贪五味,身不贪五彩,用以规范和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
  道教的这些教义和戒律,可以说是道教加强个人修养的方法表现,也是道教自身修养的本色体现。道教的这种恬淡中和思想,以道德教化天下,使人能超越世俗功利是非,回归真性,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泰然自乐,这无疑有利于世人和睦相处,也有助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要人人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和,自爱而不自贵,自知而不自恃,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狂,一个自律守正、清净淳朴的和谐社会定能构建起来。
  
  二、道教的慈爱和同思想,有利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
  
  慈爱和同,是道教“贵和”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即以“慈”为首。“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⑩,可见,“慈”就是以慈爱之心对待他人和万物,“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说为人不要争斗,待人要谦让。道教还提出和同思想,《老子》第四章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庄子》也认为“至人”应该“能随时上下,以和同为度量”(《庄子·山木》),和同成为道教重要的价值准则和人际交往的准绳。《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更明确提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11]的原则,要求人们亲其亲以及人之亲,这实际上是道教对人际关系理想境界的描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境界,道教以“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12]为宗旨,要求做到:第一,谦和不争。如规定:“不得嫉人胜己,争竞功名,每事逊让,退身度人。”[13]又云:“推仁无争,怀道安世”[14],就是要求遇事谦让,与人无争。《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更倡导:“人为道性,以忍辱为上;礼之为用,唯和为贵;人道之法,宜忌纷争。”[15]忌纷争就是不争,以和为贵,这些无不体现道教“为而不争”的处世风范。
  第二,互爱互助。如《太平经》提出“有财相通”和“周穷救急”[16],张鲁甚至设立“义舍”,“置米肉以给行旅,食者量腹取足”[17],反对强取人物,“与中和为仇”[18],破坏社会和谐。《太上感应篇》也要求“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19],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送医赠药,救死扶伤,平等一心,和同一切,让世界充满浓情爱意,彼此放弃憎恨,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共成太平。
  第三,诚信不欺诈。如《老子想尔注》云:“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20]《太平经》也说:“动作言顺,无失诚信”[21],反对“口是心非”。道教诲人以“精诚”,《庄子》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只有“精诚之至”,持守诚信,才能真正与人沟通,人与人的关系方能融洽。
  道教这些谦和诚信思想和济世利人行动,体现了和合文化的精神,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概言之,它有助于当今维护国家的和谐安定和世界的和平共处,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类的和睦相待以及家庭的和顺幸福,只要人人发扬慈爱和同的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诚信友爱、互让互助的和谐社会必能构建起来。
  
  三、道教的太和万物思想,符合当今社会的生态观念
  
  太和万物,追求人天和谐,是道教的重要思想。道教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22],这是说,人与自然生态是紧密相联的。首先,人类社会的生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太平经》云:“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气天地,然后可得长安。”[23]可见自然环境的安宁与和谐,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人的富足与自然物种密不可分。《太平经》称:“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万物不能备足为极下贫家。”[24]可知自然资源的多寡对人类社会的贫富有决定作用。再次,人与自然生物互不相预。《劝世归真》云:“野外一切飞禽走兽、鱼鳖虾蟹不与人争饮,不与人争食,并不与人争居,随天地之造化而生,按四时之气化而活,皆有性命存焉。”[25]人与自然之间应当互相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并力同心,共生凡物”,[26]这就决定了万物和谐共处,相资为用,共同繁荣的合理格局。为此,道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思想,倡导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表现在:
  首先,道教主张以仁慈之心对待宇宙万物。《太平经》云:“人怀仁心,不复轻贱伤万物”[27],如是将出现天大悦,地大喜,人大乐的皆大欢喜局面。《抱朴子》甚至说:“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求仙可冀。”[28]就是说只要慈悲为怀,达到天人一体,相感相应,其乐融融,人亦可以登仙。
  其次,道教呼吁对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予以保护。道教认为: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有道性,如《道教义枢》所说:“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29]
  天地万物莫不尊道而生,道具有促进和养育万物的崇高德性,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对万物“利而不害”,保护和辅助万物生长,使之与人类和平共处,否则会招来祸殃,如《劝世归真》云:“无故张弓射之,捕网取之,是于无罪处寻罪,无孽处造孽,将来定有奇祸。” [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