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从“专气致柔”看老子的养生思想
作者:张兴发
然而,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其意与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对,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则办事,不妄作为。简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无为,人法道也应当无为。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治”才是“无为”的真正宗旨。《老子河上公章句》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可见“无为”既是修身处世的原则,又是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
其二,见素抱朴。《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就是“朴素”的意思,《说文》讲:“朴,木素也。”在《道德经》中“朴”字有时也作“敦厚”来解释,如第十五章说:“敦兮其若朴。”有时也可以当作“道”来理解,如第三十二章说:“朴虽小,天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有时也说成“归朴”,如第二十八章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可见“朴”是道之本,人之性,物之情。上古之世自然古朴,上古之人自然古朴,人生之初自然古朴。然而由于情欲之弊,世人离道愈来愈远,身不得保,国不得治。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
所以《道德经》说:圣人在天下,处处谦虚谨慎,含藏内敛,不露锋芒,与百姓和光同尘,不论尊卑,不分贵贱,对大家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其心与万民之心浑为一体,如初生婴儿之心,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治世如何才能返于古朴呢?老子认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样才会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并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三,少私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时他还说过一些“无欲”、“不欲”等和“寡欲”相类似的名词。在老子思想中,对于“人欲”的节制,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的这一认识,是从他的“道”中体现出来的。《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说: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至,无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顺可逆,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性,顺其自然;它化生万物,创造世界而不推辞,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了万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无私无欲,可称它为“小”,万物归附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可称它为“大”,由于它从来不自大,所以能够成就其伟大。他说:“道”的伟大是说不完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万物归焉而不辞;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无欲”,但圣人务小而不务大,而结果却能成其大。他认为“道”的本来面目就是“无欲”,“无欲”的后果是成就了“道”的伟大,所以他主张寡欲,“少私寡欲”是养生的起码的要求。
三、 啬宝精气——老子的养生途径
其实老子提出“无为”、“抱朴”、“寡欲”的目的还是要求人们做到“清静”,根本目的还是要求们“深根固柢”,实践“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了啬,就是遵循了道的要求。那具体而言应该啬什么呢?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可见老子要求人们效仿大道,啬宝人体之精。如果人不能遵守道的规律,就会损耗精气,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老到终,老子认为这是不道。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长久地存在也不被人们重视,人们往往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在声色利欲中恍恍惚惚终了一生。
在道教炼养中,啬指爱惜保养之意。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治理国家理应如此,修道者当然也应该这样,修炼若能啬,就可以长生在世。因为“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 则精不亏”。(高延第《老子正义》)《韩非子·解老》也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河上公说:“啬,爱也。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放逸。”(《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也说:万物皆含道精,精为道之别气,而人则是精车,想要保住精气,百善当修。至此啬宝精气成为道教修炼成仙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实气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物,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物质。气的范围很广,包括自然界云雾之气、人体呼吸之气、阴阳五行之气、生命运动之气、精神灵秀之气以及先天的元气、精气、道气等。最早提出气的是西周时的伯阳,他以气来解释地震,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此后古人一直用“阴阳之气”、“天地之气”来说明自然界和社会秩序的普遍联系。而道教则将其与生命联系一起加以阐述,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可见在老庄思想中,气是组成 和联系天、地、人和万物的始基:万物聚则成形,散则为气。因此庄子认为生命必须守气才能够长生,说:“我守一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庄子 ·在宥》)何谓“守一”?“老子云:得其一万事毕。所谓一者,先天真一之气,即所谓天地之精,恒藏于阴阳之宅也。何以守之?亦曰:慎内、闭外而已。”(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庄子虽然没有直接解释守一,但他对于养气有一段精辟的论解。他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更进一步, 道教还将“气”与其神仙信仰结合在一起,认为: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通天下者一气耳,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万物皆须气以生。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皆由气主宰;在体中,气既联系着形,又联系着神,因此通过炼气既能炼形又能修神。如《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就是说气即是“道”,万物皆由此而化生。至于神和人,也是因气而成,《老子想尔注》曰:“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则为太上老君。”《三天内解经》云:“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无,太无变化玄气、元气、始气,三气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后,混气凝结,化生老子。……老子者,老君也。”《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 又从三元变生三气,……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可见道教最高神三清由“气化”而来,同样三清之下的神仙,亦由“气”构成,如《道藏》第24册632页中即有“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又《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这里的“精”实际上就是指的气,它是气中更为精细的部分。道教认为一个生物拥有的精气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不仅能坚固肢体,而且七窍与脉络畅通,精力充沛,智力发达。同时还认为形气构成人的身体,保持精力充沛,不让精气耗散 ,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生命力旺盛。如果精气一旦离开,生命也就离开人体而去,只留下一个臭皮囊。因此修道者要自觉地由意识转变为无意识,调节人体自律神经活动,从训炼呼吸入手,来保精固气。管子说:“不以物乱心,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德。以有神自在身。”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去守精保气,即不要因物质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悦而使心乱气散。这里的“神”就是精气在体内聚成的神。可见一个人如果能把精气汇聚到自己身上,并使之不散,“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淄,不遇人害,谓之圣人”。(见《管子·内业》)。也就是成神成仙了。千百年来,道教修道之士始终以守精固气作为成仙之首要。他们把精气神视为生命之三宝, 提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方法。合道即可长生不死,成为 神仙。《金丹大要·上药篇》云:“精气神,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成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为逆万物 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 ,金丹乃成。”在爱惜保养精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人与天的问题。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人在四大之中,赖于天地而生存,得于道体而长生。所以修道之人既要考虑人体 这个小环境,也要考虑到天地宇宙这个大环境,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精气与道炁相通,达到修炼成仙的目的。
终上所述,老子从“专气致柔”的角度出发,要求人们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为不争”、“绝学无忧”、“啬宝精气”等,达到返朴归真的自然状态,从而强身固体,实践“长生久视之道”,为后代道教的养生修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