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从“专气致柔”看老子的养生思想
作者:张兴发
一、 返朴归真——老子的养生主张
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道而化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便是老子的宇宙观。既宇宙万物由道化生,那么化生后的宇宙万物通过相滋相长后最终又到何处去呢?老子认为会回归于道,与大道融为一体,即三归二,二归一,一者,道也。这就解决了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人究竟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人禀父精母血孕育成形,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呱呱落地,当吸入第一口空气,吃入第一口奶汁的时候,便落入凡尘世界,体内元精元气也就开始自然耗散。随着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加,人赖以生存的元精元气逐渐消耗,从幼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老年,一朝元精元气耗尽,一命呜呼,撒手人寰,这是顺生。老子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取的,人应该像道一样“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为什么呢?因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化生万物之后,又回归于道,就是返朴归真,是为逆生。人要效仿大道,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所以人要回归到婴儿的状态。正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所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德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像婴儿一样纯真;一个道德充备的人,就会回归到纯朴的状态,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有道之人。因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所以无名大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它细微到最纯最朴的状态,天下没有不对之俯首称臣的。
根据老子这一思想,后来道教建立了返朴归真的内丹修炼方法。其基本原理为道(神)生气,气生精,精生形,是为顺生;内丹修炼的目的是要形返精,精返气,气返道(神),是为返本还原,即逆生。由此道家道教总结出了炼己筑基、炼精(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粉碎虚空)的炼养过程。
就人体而言,道教认为人的心属火,比喻为汞、性;肾属水,比喻为铅、情。汞性浮,容易飞,所以将其比喻为心火,因为人容易发脾气,导致心火上升。铅性沉,容易下降,所以将其比喻为肾水,因为人的肾水容易下流,导致伤精败气。内丹炼养的目的就是要使心火下降,薰蒸肾水;肾水上升,化气而行。最终使心火不上升,肾水不下流,如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摄情归性,心合神凝,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进而肾水化而为气,自下田,透谷道,穿尾闾,上夹脊,过玉枕,至泥丸,此为后升。再由泥丸下鹊桥,过重楼,穿心至中田,回至下田,此为前降。由此会将肾中的元精全部炼化成元气,这一阶段便是炼精化气,是为内丹炼养的初级阶段,名为初关,或为小周天工夫。内丹炼养认为这一阶段要急速修炼,所以又称之为进阳火。等到阳气在下田凝聚充足后,就要放慢速度行气,内丹炼养称之为退阴符。此时就要将气团搬运至中丹田,并使心中元神安置于气团中,内丹炼养称之为结圣胎,并将其比喻成人间女子怀孕,需要十月怀胎,认为内丹圣胎也要温养十月,内丹称之为十月关,为大周天功夫。十月胎熟后,再将其搬至上丹田,继续温养,内丹养生称之为炼神还虚。道教认为此段工夫需要九年,一般称之为九年关。九年关后,道教认为可以将元神移至顶门,可以冲关,移神出壳,称之为粉碎虚空。至此内丹炼养成功,也就是返朴归真。如何能够达到这种地步呢?接着老子又提出了清静寡欲的养生方法。
二、 清静寡欲——老子的养生方法
老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物欲、性欲、情欲等各种欲望的干扰,而使人忧伤烦恼。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青、黄、赤、白、黑为“五色”,宫、商、角、徵、羽为“五音”,辛、酸、咸、苦、甘为“五味”,金银珍宝为”难得之货”。在这里,老子为人们道出了一个虽说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道理:即过分追求形而下的感官刺激与享乐,非但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反易使人的身心备受伤害,在各种各样的奢侈享乐中,人的精神外驰而不知复返,迷于享乐的对象而难以自拔,丧失了原本的自我,不知自我原本为何种样态,甚而陷入人而非人之境。所以老子提出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是清静寡欲,即摒弃人世间一切物欲的诱惑,进入最佳的养生境界。
老子清静寡欲的养生方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其一,清静无为。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经》中“清静”、“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来的道教中常以它的“无为”或“寡欲”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如道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
在《道德经》中,还有一个与它相对的名词,那就是”浊”,并且还有着相生相化的关系,老子曾说过: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民之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谁能除尽后天的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体性,就如浊水慢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外似浑浊,其性体湛然常静。
这段话说的不仅是道家清静功夫,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说,人处在一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如何去避开尘世,达到清静,那就要做静功,当静功做到一定境界时,更要继续坚持下去,即会见到光明。老子认为这都是“道”的表现。对此,《清静经》则说得更直接了当,它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指出“清”和“浊”是“道”表现出来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在人生观中,“清静”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就清与浊这两个方面而言,后者必须服从于前者,因为老子是本着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来阐述大道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须与自然相协调,这样才能以万物养育群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