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灯谜的制作




在熟悉了灯谜的常识和猜谜的一些窍门之后,有的朋友可能是跃跃欲试,产生了一种创作灯谜的冲动。但是,怎样制谜呢?仿制几条,又怕质量不高而拿不出手。这里,我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有关灯谜制作的办法和技巧。

现在大家都已知道,猜谜是从谜面到谜底的,而制灯谜却要从谜底到谜面。就是我们发现有些素材可以制作灯谜以后,便积极地开动脑筋,经过艺术加工,制成谜面使之彼此照应。常用的制谜手法有会意、写形、增损等。下面我们就分而论之。

1、会意法。用会意的方法制谜,就是对谜底素材的文字加以推敲,经过合理别解,再编出紧扣谜底的谜面来。谜面可以是现成的诗词句、字词等,多数的不需要编造。会意又会分为正面会意、侧面会意、假借会意、反切会意和分扣会意数种,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打学科三)历史、代数、几何谜底是三个学科的名称。作者在得到这个谜底素材以后,联想到历史上朝代的变迁迭起,通过正面会意的推理,信手拈来辛弃疾的名句作谜面,浑成一体,不愧为一条佳谜。这是典型的用正面会意方法制成的灯谜。平炮出车跳马飞相上士出帅(打成语一)按兵不动这是将谜底素材中的“兵”别解做象棋的棋子后,通过侧面会意展开联想编出谜面的。棋盘上只有“兵”不动,其他的棋子都要动,倘若想象到这一步,谜面是不难出来的。

周转(打成语一)无动于中此谜是从谜底素材“无动于中”入手,展开别解作反切会意。没有“动”的是在当“中”的部分,那么周围的不是都转起来了吗?因此,借金融术语“周转”扣合谜底,读起来比较贴切。

曹孟德中计斩蔡瑁(打成语一)操之过急这是假借会意。谜底中的“操”别解为曹操,“过”别解为“过失”,别解以后连起来的意思是:曹操的过失在于太急了。那么,我们可以联想啊,历史上曹操哪一个行为是属于太急的过失行为呢?哦,《三国演义》中他中计斩蔡瑁这个典故就是。于是,作者就巧妙地假借这一典故进行会意而编出了谜面。

智斗(打电影名一)刘巧儿此谜属分扣会意一类。作者在得到这个谜底素材以后,把谜底分拆成两个部分,觉得“刘”为姓,无法别解,“巧儿”这一人名可别解为“聪明的孩子”。这样,谜面需要从“刘姓的聪明孩子”去编造。因此把《沙家浜》中“智斗”这场戏的戏名拿来作谜面。为什么呢?因为其中“斗”字可以别解作“阿斗”,即刘备的儿子,以此来扣合“刘儿”,“智”则与“巧”相扣,真是匠心独具,妙处横生。

2、写形法。就是根据谜底素材可以增损离合的特点,对增损离合以后的谜底进行形象刻画,编写出想象力丰富的谜面。写形法又可分为写意形象与写字形象两类。如:残雨翻飞入眼来(打电影名一)泪痕这是一条写意形象的灯谜。作者在仔细观察了谜底素材结构以后,发现“泪”与“痕”字的两个偏旁可组成“眼”字,“疒”很象翻过来的“飞”字,但多了一点,加上“泪”字的“氵”,一共多出了四点。于是,创造出“残雨翻飞入眼来”这一富有诗情的意境来扣合谜面。又如:乘东风,连扯三道蓬(打字一)巡写字形象的灯谜以字谜为主。上面这条谜例的作者就是根据谜底素材字形的特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并借助于各种自然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其中把“巡”字的“之”想象成顺流而行的船,“巛”则是想象成高高扯起的三道蓬,这是何等的生动形象啊!写形方法创作的灯谜隐中更隐,形成一种新颖的风格,细品谜味,色艳味香,回味无穷。

3、增损法,也叫离合法,有人干脆叫增损离合法。作者只要平时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一些含有增加、损缺、分离、合并之类字眼的素材。这些灯谜素材在增损离合后仍可成文,无论作为谜面还是谜底,都可以制成佳谜。如以“口若悬河”这个成语为素材,成语中“若”字的原意是“象”的意思,也可别解为“如果”。这样,别解以后成语的文义就成为:“口”字如果悬挂上去,就成为“河”字。我们经过侧面会意,结果是要在“河”字中去一个“口”字,组合后成“汀”。于是,以“汀”为谜面,打成语“口若悬河”便自然成谜了。

增损法制谜的关键是从字形、词句的结构入手,巧妙地通过某些词义的别解,对原有文字进行增损离合成谜,谜魂阵迂回曲折,丰富多彩,是一种拆拼文字与智力测验合为一体的游艺,颇能引人入胜。

总之,制谜的门路很多,初学者只要平时多积累素材,动些脑筋,敢于构思创作一定会渐渐入门的。

灯谜涉及的科学文化知识面较广,因此,无论是猜射者还是制作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更需要灯谜爱好者顺应时势,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多快好地生产灯谜作品,满足群众开展健康有益文娱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