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介绍的灯谜常识中,我们知道了谜面是根据谜底的内容制成的,只要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善于找窍门,顺藤摸瓜,细心探索,谜底就可应手而得。不过,有些灯谜制得精巧深邃,犹如深山藏虎,欲将其捕获,实在是大非易事。因此古人把猜谜比喻为射虎,确实不是什么虚话。
然而,虎的行踪最诡秘,也逃不过有经验猎人的眼睛。如果我们平时经常参加一些灯谜活动,积累较丰富的经验,自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至于猜谜的窍门只能说是熟能生巧,但也有一定的方法。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会意、析词、拆字这三大猜谜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在猜谜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并不是一种法宝。
1、会意法。会意是指对谜面的文义进行理解、推理以后,望文生义地联想出谜底。这种方法不讲究底面之间字字都有着落(与闲字不是一回事),只要谜底经过别解以后能将谜面换成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或加以引伸,反衬出来就可以了,反映得愈切题,愈有神情,就愈是好谜,乐趣就愈大。如:旷课(打学科名一)未来学旷课的意思就是没有来学习,因此,推理出谜底“未来学”。又如:打渔杀家(打成语一)恩将仇报此谜以戏名为面,猜射者可根据剧情进行会意。这出戏讲的是萧恩除霸报仇的故事。于是,可以据此会意,推出谜底“恩将仇报”。
还有一种从相反角度入手的会意,叫反衬,又叫反射会意。如:此曲只应天上有(打成语一)不同凡响谜面是杜甫的诗句,猜射者可以由“天上”联想到相对的“凡间”。既然这个曲子只有天上才有,那当然与凡间的音响不同了。我们就是从这一相反的角度会意,从而推理出谜底“不同凡响”的。
会意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猜谜方法,能用这种方法猜出底的灯谜别解较少,扣法平正通达。因此,易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是灯谜的正宗所在,有利于灯谜的普及。
2、析词法。这种方法是在猜谜时将谜面分成若干个词,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优势,对其中一个、几个,甚至全部的意义作另一种解释(别解),猜出的谜底只能与别解后的谜面词义相扣,而与谜面原来所表达的文义毫无关系。如:《鲁迅全集》(打曲艺形式一)山东快书这条谜是将谜面分解成“鲁”、“迅”和“全集”三个词分别进行别解。“鲁”是“山东”的简称,“迅”的意思就是“快”,“全集”是“书”,连起来就是“山东快书”这个谜底了。把“鲁迅全集”与“山东快书”这两者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且如此“合理”,大概只有灯谜才能做得到。
由于这类灯谜的谜面词句既精炼又简洁,别解较多,而且常用古代汉语的一些特点,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猜一些,有的甚至谜底揭晓了,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正因为其别解巧妙,字字紧扣,故一旦猜中或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能给人以茅塞顿开,妙处横生的一种快感。
3、拆字法。用这种方法猜谜是不考虑谜面文字的含义,仅仅从文字的形貌、部分笔划的变法入手,经过入微的观察和仔细地分析,归纳或组合以后得出谜底来。如:固(打地名一)内蒙古这是观察谜面文字形貌特征后,归纳出谜底的。
他去也,怎把心儿放(打字一)作此谜要通过分析谜面句子中的动词“去”、“放”,经过别解,以动词“去”删去“他”字中的“也”、动词“放”删去“怎”字中的“心”后,组合出谜底“作”字。
用拆字法猜出谜底的灯谜是纯粹把文字的结构与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隐藏于一定的文义之中。因此,猜起来生动活泼,很有趣味性。但是,必须提醒一点的是,在实际猜谜中,这三大方法是常常交错在一起使用的,不能截然分开,或死板地运用其中一个。要求猜的时候综合性地去分析猜射,因为一条谜同时需要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去猜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如:老子天下第一(打外国小说名一)李耳王此谜是用了会意和析词两种方法,以“老子”和“李耳”相扣(李耳即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天下第一”经会意扣“王”,大王不就是“天下第一”吗?
因此,我们强调要学会猜谜,就必须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猜谜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