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一词近来很流行。关于“主体意识”、“主体性”等等议论纷纷。主体大概和主语有连带关系,是英文的Subject吧?偏偏汉语中,无论文言白话,往往是主语不明。有时是什么都可以代入主语,比法文的含糊的代词on更为含糊。外国文,尤其是古文,句子中主语不出现时还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变化中看出单数、多数、阴性、阳性、你、我、他以至过去、现在、未来、主动、被动等等。无主语等于有主语。汉语就不行。“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谁学?谁悦?不知道。有时口说“我们大家”,其实是把自己除外的,心中没有“我”;但有时说的又只是“我”一个人,“我”就是“大家”,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很不一致。指东说西,指南道北,是常有的事。清初渔洋山人王士祯的《秋柳》七律四首曾轰动一时,随后不久就失去效应。他咏的秋柳的主体是什么?一开头:“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白下”就是南京。这诗是悼南明并伤遗老的。“相逢南雁皆愁侣,寄语西乌莫浪飞。”据说有的遗老读此而痛哭。这是指“博学宏词”收揽文人而又不重用吧?诗人吴梅村(伟业)不是出山当了国子监祭酒因而列入“二臣传”吗?主语不明,主体何托?这也许是我们的传统吧?语言、思想、客观世界本来是互相联系的。
补白
止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