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美国小说发展来看,要从美国文学发展两百年历史中涌现的难以计数的作品中去粗取精,选出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又很高的作家作品加以评述,绝对不亚于“将羽绒褥塞进鞋盒”(评语家霍夫曼语)的困难程度。《史纲》作者以文体为纲,将涉及的诸多评介对象纳入一个系统,并依据从年代划分的各阶段来分别阐述。在每一阶段又顾及美国文学进程中的特殊规律,将各个时期的主要小说流派作为两百年间小说史演绎的另一重要脉络,把各时期各流派的联系通过作家对它的态度加以确证。这种将小说文体作为文学本体的一种外显形式来加以考察,而不只当成一种“文本”结构(单纯的艺术载体)来进行罗列撰写的文体史,显然在对读者审美活动的把握上也迈进了一步,书中所选作家作品大致在评论界(国外)皆有所褒贬,然而即使当对一部作品的评介出现“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的情形,著者似乎一概取法一种宽容的包纳百川的方式,并不妄以编撰者自信的个人尺度加以取舍。这种风格在编欧美文学史一类书籍时应予倡导。“任何文学的分期实际上都不会局限于文学史家所划分的阶段”。该著撰写者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他这部文体史中辩证地从作家态度的角度探讨某些小说流派的相互继承,及各流派的相互影响,并将这点作为文学现象提出来。
(《美国小说史纲》,毛信德著,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第一版,5.00元)
品书录
林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