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混乱里面还有例外,仍然有人在庄严地工作。那种执着追求学术的精神,区别读者层次的认识,令人肃然起敬。吕思勉史学著作的整理出版,就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学术文化活动,在近年金钱的激浪中未遭灭顶之灾。试向社会学家们效颦,我想称之为“吕思勉现象”。
吕思勉(一八八四——一九五七年),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辛亥革命后曾任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编辑。一九二○年后,执教于沈阳、苏州和上海等地。从一九二六年起,长期担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教授。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回常州故里,在附近游击区中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仍回上海光华大学担任历史系主任。解放后院系调整,到华东师范大学任一级教授。
据了解,吕先生从二十三岁起决心献身于学术事业,以阅读《二十四史》为日课,五十年间反复阅读三遍,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他又爱好广泛阅读报纸杂志,十分注意当时从国外不断引进的新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五十年中,先后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史和其他多种史学著作。毕生专心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工作,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作出了贡献。如早年所著简短的《先秦学术概论》,言及兵家之书称:“《六韬》及《尉缭子》,皆多存古制,必非后人所能伪为。惟言用兵之理者较少耳。”在他谢世十五年后,一九七二年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千九百多枚竹简中,《六韬》、《尉缭子》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共在,长期以来关于这几部书的一些悬案得以澄清,不仅对于吕先生个人,而且是我国学术研究上的一件大事。
吕氏所著两部中国通史,即《白话本国史》,一九二三年商务版;《吕著中国通史》,开明书店一九四○年出版上册,一九四五年出版下册。后者写成于抗日战争期间,最后一章为《革命途中的中国》,他用“大器晚成”一语预祝祖国前途光明,其后云:“悲观主义者流,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他借用英国诗人拜伦诗句作为全书的总结:“如此好山河,也应有自由回照。……难道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这是对于当时践踏着几乎半个中国的日本法西斯侵略军的抗议。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注意到吕思勉的强烈爱国主义倾向,胡绳在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读书与出版》杂志的文化评论中曾加赞赏;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他所写《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一文,又指出吕氏《历史研究法》(一九四五年永祥版)小册子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表示了赞成的态度,同时也指出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这篇论文后于一九六二年还收在论文集《枣下论丛》中。
这里回到“吕思勉现象”的话题上来。吕氏的高弟杨宽在《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中说:“在现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他是读书广博而重视融会贯通的一位,又是著作丰富而讲究实事求是的一位。”毋庸空言泛论,且看近年重印出版情况:
先秦史 一九四一年开明版 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版15.75印张
吕思勉读史札记 新编 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版41.605印张
秦汉史 一九四七年开明版 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版27印张
两晋南北朝史 一九四八年开明版 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版48.875印张
隋唐五代史 一九五九年中华版 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版45·25印张
中国制度史 一九二九年中山版 一九八五年上海教育版26.5印张
文字学四种 一九二六年商务版 一九八五年上海教育版10.625印张
先秦学术概论 一九三三年世界版 一九八五年大百科版 5.125印张
中国民族史 一九三四年世界版 一九八七年大百科版 7.875印张
论学集林 新编 一九八七年上海教育版10.625印张
史学四种 一九三四、四五年 上海人民版 8印张
商务、永祥版
理学纲要 一九三一年商务版 一九八八年上海书店版7.1/8印张
从一九八二年至今,可见已陆续出版了七百万字左右。吕氏著述,远不止此,但就近年学术著作的命运而言,这却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我所指的“吕思勉现象”的形成,首先应该感谢上海出版界几个单位的鼎力支持,没有他们的赤诚相助,就不可能有上述十二种学术著作面世。我不能了解他们因此而盈亏的数字,这里用得着说一句豪言壮语:不算经济账!另一面还有吕氏史学论著编辑组的辛勤努力,杨宽先生主持其事。吕氏女公子、费定《早年的欢乐》译者吕翼仁(笔名左海),在其间奔走联系,更为一个促进因素。这也符合我国自来的编辑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皆是门人弟子或子孙、宾客参与撰定的。
近几年来,颇有一些出版者(包括其支持者),热中于反复穿行在刀剑、裤裆之下,乐此不疲。“吕思勉现象”的出现,我不免想起鲁迅在《八月的乡村》序言中所引爱伦堡的两句话:“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
我依然是个乐观者。上海编辑出版界鲜为人注目的“吕思勉现象”,使我深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正在创造中的现代化文化,肯定是会得到继续发扬的!只有学术著作、严肃文化(包含“吕思勉现象”)在出版物的总体中稳固地占有一定的比重,才能反映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知识文化水平!
读书小札
文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