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个女教师的自述》,《爱眉小札及其续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版)更引人注目。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本书收集与徐陆之恋有关的日记、信札空前完整,编排也别出心裁,每封信、每篇日记前都冠以标题,即便一时承受不了太多浓艳的化不开的情天恨海,那么,看看标题目录也能略知一二。有人说徐志摩是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为一个浪漫的梦境交付了自己。这话恐怕有道理,从这本书中,看到诗人那个把一朵必须红灯辉耀、绿酒滋养的娇花移入世外桃源的梦境的破碎;看到在生活的苦酒前,诗人的忧心和沉沦,似乎会觉得飞机爆炸的一团火焰还不是最残酷的,它还为诗人保持了一份“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提起这一点来,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这传统是我们自己的,财富和负担经常是同一种东西。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几乎剥夺了后人决定弃取的权力,而只留给了我们珍视和保存的义务和责任。何况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的精美完善,也真令人心醉神迷。当然,时世不同,如何继承保存是个问题,对现代年轻人来说,的确缺少直接理解的功底,这就不能不为他们设想,出版一些解析改编的古代作品,以解决古今的创作形式和语言的障碍。最近出版的《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上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版)、《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传奇》、《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胡光舟、沈家庄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版)都属于此类引导有心窥测中国古代文学堂奥者入门的书。前两部《辞典》和《集成》为著名学者主持,内容也大都出自当代名家之手,不论赏还是析,俱都文字精美,见解扎实。后两部戏剧传奇是把比较难读难解的古代戏曲改写成小说,这样作要删除古代戏曲的某些套式枝蔓,又要保存典雅优美的语言情致,颇也不易。这几部书把百余名撰写者体味到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交给了读者,其劳绩不可低估。
中华书局着手编定的《明清传奇选刊》面世已有《连环记·金印记》(2.45元)、《党人碑·琥珀匙》(2.10元)、《燕子笺·翡翠园》(2.45元)、《红梨记·西楼记》(2.40元)等数种。此多为当年传演一时之作,今既作案头文章之读,固已不得竹肉之音与腾挪之态。然由其曲辞婉丽,音律谐美,诵来总觉齿颊生香,雅韵犹存。而搬演的故事,也不乏可称道者。明徐复祚的《红梨记)与清袁于令的《西楼记》合编一册,所述皆为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状元及第,洞房花烛,佳人配才子,此且不必多论,然俗中却独有非同流俗之处。单听《红梨记》中的几句道白已觉爽气:“天下怎么有这等样美人?便觉功夫富贵,尽皆轻了。……就把一个状元撇在街上,小生怎耐烦别了那人,远远去拾他回来!”《西楼记》中那一钟情女子则云:“哪见有才的没有情?惟真正才子,方是情种。”此真性情中人,性情中语。原来“才”与“貌”之关捩正系于一“情”字。自古功名二字矫伪了多少至性真情!而两剧中的才子皆视功名如粪土,只为所爱(偏又都是风尘女子!)而不惜吃尽千般苦楚,“九死而不悔”,如此持守真性,则“可爱”之上犹须加“最”了。风云气壮,固为英雄本色;儿女情长,亦未必不可宝贵。葆一己之性灵,何尝不是做人之至要!
中国戏剧出版社所出《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张次溪编纂,13.50元)是近日读到的好书之一。是书初版于三十年代,系编者穷毕生之力,广搜博采,辑纂而成。乃汇录清代有关戏曲的著述五十余种,举凡歌诗随笔轶闻掌故,不废琐屑,尽纳于一编。合此种种,非止燕都梨园史大概,并由此可得彼一时代社会风俗之一斑。梨园内外,正相关多少世态人情!因著者多系“朝衫脱后寄闲情”的士子才人,一时风怀所及,信笔由之,故一点真情之下又不乏好文字。如华胥大夫的《金台残泪记》,如蕊珠旧史的《梦华琐簿》,如沈太侔《宣南零梦录》,等等,都是。记起近时有评者论戏曲为“夕阳艺术”,其说是耶非耶尚有争议,不过读此史料,可知戏曲艺术鼎盛时期的种种社会条件(包括赏音者在内),确已逝如流水,并且难寻“同一条河流”了。
清季何子贞法书向为所爱。今见《何绍基书论选注》(何书置编注,湖南美术出版社,2.30元)不觉欣欣然而有相识恨晚之感。其“扫荡俗书”、“重骨不重姿”并运笔须横平竖直等说,皆为警人之论,而所云“若非拄腹五千卷,落笔钟王未足豪”及“书虽一艺,与性道通,固有大根巨在”,尤令人深长思之。书之脱俗,要之有书卷气在,即“横平竖直”,看似简而又简,抑何尝不与性根相连!评者论其书有云:“提笔乃求破空,下笔唯求杀纸,字字如同做人,把脊梁树起,此何贞老平生写字真诀。”读子贞书论,求其习书行迹,知此论不诬。
去岁《读书》有董鼎山文《洛丽泰四十二岁了》,今值纳博科夫笔下的这位少女四十三岁,同时有了两个版本的《洛丽塔》中译(江苏文艺出版社,于晓丹译,4.50元;浙江文艺出版社,彭晓丰等译,4.35元),又据说面世的已有了三种。无论喜还是惊,总之是可以方便地阅读了。虽然这部小说当年在国外曾一度遭禁,嗣后又名倾一时,但若带着猎艳的目光去从中求取感官快乐,却未必会有什么收获。如板起面孔去挖掘深刻的社会意义,恐怕又太累人。既为小说,不妨即作小说读。说到底也还是讲人生种种。作品主人公在开篇第一节说道:“事实上,可能从来也没有什么洛丽塔,要不是我在一个夏天曾爱上了一个女童。”最深的迷恋莫过于对心中幻想的迷恋。就我所见,也确实没有洛丽塔,一切不过源于发生在那个海滨王国的对爱的最初体验。找回神秘的童年之梦,成为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望——强烈的,癫狂的,最终而为残酷的。作者是在嘲弄它吗?不如说只是在揭开一个人性的秘密。
仲夏某日,与友人言及习学西文的诸般苦处,其大以为不然,因道:“既不急于求用,何自苦如此!不若以‘洒然’‘超然’处之。闲来诵读一二篇甚或一二言,爱者,自存乎记忆中,反则即不妨一任其忘。”今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英汉对照“一百丛书”若干册,以为适可作此“洒然”“超然”之读。如《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陶洁等选译,4.95元),《圣经故事一百篇》(刘意青等译,5.80元),二者均为西方经典,以百数之选,自然精中取精;余如《名人书信一百封》(黄继忠译,3.10元),《名人演说一百篇》(石幼珊等译校,3.20元),《英美名诗一百首》(孙梁编选,2.55元),《莎士比亚戏剧精选一百段》(黄兆杰编译,3.20元),则以温婉之情,睿智之辞,沉挚之思,隽妙之言,而成案头逸品。总之,有此数册在即,颇享一举两得之便,从容读过,于西方语言与文学,悉可略解一二。而全套丛书秀逸雅洁的装帧设计,又足裨读书人得一渊静之心境了。
同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所出《美国俚语大全》(〔美)罗伯特·查普曼博士编,粟旺等编审,16.70元)想必深得从事翻译者称赏。其以美国哈泼—罗出版公司一九八六年版《新编美国俚语词典》为蓝本,收录词条一万七千余,除释义外并注明使用范围和通行年代,此广博与谨严正与“大全”之名合。原编者为辞学家和俚语专家,他在前言中预答诘难者道:“某次,有人质问某权威历史学家:‘像你这样一位有身分的学者,为什么要去研究庸俗无聊的某某问题呢?’这位专家正色答道:‘不错,某问题确实鄙俗,但它的历史是学问!’”可知编者的用心正与这位历史学家同。由此,又凡对“文化”感兴趣者,也都不妨一阅。出自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之口的语言,有时难免有污人耳目之嫌(有些甚至为美国官方所禁),但既然为人注目者是与之相关的社会与历史,则这位出现在“金碧辉煌殿堂里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惠特曼语)正是不可推拒的。
在经济学中,人们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近年来,对他们所作的较多的分析和探讨使之形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里,要介绍的是一个新开辟的,人们还不十分了解的新领域——《中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王慎之著)。顾名思义,中观经济学即非“宏”又非“微”,介乎于这两者之间。具体地说,就是某一区域和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这些部门(如省、市、地区系统、煤炭工业系统)一端联系社会,一端联系着企业单位。它们构成中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一般结论和特殊规定的统一;经济模式理论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一。在现代生产体系中,各经济部门系统林立,各种经济区域如雨后春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观经济学既是应运而生,而又是必要。
改革从来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涉及到的不仅是每个人的物质利益,而且包括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社会生活的诸方面。在《改革的社会心理:变迁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体改所发展室著)一书中,作者通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价格改革的社会心理、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企业领导与企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社会反思中,拿来读一读也是有裨益的。
《工业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四川人民出版社,体改所发展室著),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一九七八年以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工业增长结构性矛盾,如消费品的高速度,而消费生产能力低效膨胀和很强的进口依赖等等。工业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我们的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因为强调了消费而忽视了基础工业,使整个社会经济失去基础。这大概也是此书可以给人提供的启示。
一九八七年初,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厄尔德曼敦促投资者在九月份前退出股票市场的交易。听其忠告者保住了财产;置若罔闻者至今仍在痛苦中挣扎。这一令人吃惊的准确预测给美国的许多投资者以深刻的记忆。最近,厄尔德曼又有一新预测:一九八九年的股票市场将一蹶不振,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到一二OO点不过是保守的估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末日的前临。一九九一年的美国金融业将再度显现强势。那么,这一预测的根据在哪里?《美国展望一九八九:衰退一九九○:复苏》(经济管理出版社)作了详细分析。有兴趣者不妨一阅。
《国际比较经营记》(经济管理出版社)向读者介绍一些比较新颖的企管的研究方法,即直接对比的方法。这在已出的管理理论书籍中不多见。书中以日本和苏联的现代企业观念和企业行为为核心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综合性的讨论。讨论分为三部分:日本的现代经营。从中寻求对现状的科学认识,探寻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苏联的现代经营。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的同时,对不同的制度的现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日苏经营比较。这种方法不啻是一种参考。至少,体现了日本的企业管理理论的现状。
瑞士神学家汉斯,巴尔塔萨曾不无忧虑地写道:“现代人有这么一个可怕的不幸,即在他看来,上帝实际上已经死了。在宗教曾像鲜花盛开的草原一样兴盛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干燥的泥土。”此话当然不无道理,然在我看来,现代人对宗教问题的关注并未减少,毕竟,“上帝的问题与我本身的问题,就是同一个问题。”而读了《二十世纪宗教思想——一一九○○年~一九八○年的哲学神学之边缘》(〔英〕约翰·麦奎利著,高师宁、何光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8.65元)以后,我感到现代人在对待宗教问题时的诚挚认真与认知深度,比起前人毫不逊色,也许,这依然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这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包容了本世纪来西方宗教思想和宗教运动,介绍了欧洲、英美和拉美影响宗教的主要哲学思想、新教和天主教神学思想、世俗神学或“上帝之死”神学、黑人神学、解放神学和妇女神学等,堪称二十世纪西方宗教思想的百科全书或者工具书。尤可称道的是,本书译者在宗教、哲学方面造诣甚深,中英文俱佳,固这本书的翻译水平堪称一流,准确、清新、流畅,这一部涉及如此众多人物、专有名词、深奥理论的学术专著,读来毫无晦涩难懂之感,全没有读“天书”之苦,这当然和译者的严肃认真态度分不开的,毕竟,“要在自己的道路上探索,我们必须借鉴别人的探索。我们不能无视思考着的人们的思想,我们不应该拒绝世界和历史提供的光。”(译者序)
叶秀山先生的文字,总是明白清楚,融哲理与文采于一体的,最近新出的《诗·思·史》(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5.00元)写得尤其流畅洗练,典雅清新。这是一本谈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的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核心,上溯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的符号论现象学,下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此外还谈到雅斯贝斯的“奋争”和“奉献”,萨特的“有”“无”之辩,杜弗朗和现象学美学,对现象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与古典哲学的关系作了独特、精到的研究和探讨。作者研究古希腊哲学经年,对德国古典哲学造诣甚深,在此基础上对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的研究是出乎不究凡,高人一筹。我以为这是国内最好的一本研究现象学的学术专著,不可不读。
《读书》服务日之页
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