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随笔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它是作者无伪无饰、喃喃自语般的独白,而又具备不同于日记的丰富的文学性和自由广阔的时空、结构,因此它在内容上启迪了日本文学的私人性,在形式上,造就了日本文学中常见的,两边通往无限时空、没有严格的首尾结构的写作方式。
《枕草子》和《徒然草》是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它们分别代表了他们所处时代随笔文学的最高峰。
《枕草子》产生于十世纪末,作者清少纳言曾作过一条天皇的女御中宫定子的女官。在这个时代,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庄园制的形成,使日本贵族失去了与地方的联系,孤立于京都狭窄的小天地中。藤原氏摄关政治的确立,使贵族阶级建立完备的大陆式法制国家理想走向衰微。作为以往的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已失去了文化草创阶段那种与土地浑然一体的雄浑、直率,分裂的、多重的历史内化成了复杂的精神历程,夕阳西下般的没落感与悬浮于社会的寂寥磨炼出一种内省的态度,悲凉的情绪和纤细的感觉,使他们在文化上形成了与《万叶集》的浑然的诗的精神相对照的散文精神。这是一种“暗香浮动,月影朦胧,春残花落”的贵族式的“夜”的文化氛围,这正是日本文化中的“菊”的性格的形成期。
《徒然草》产生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这正是日本各种社会力量激烈冲突的年代。皇室分成两派分庭抗礼;皇家与镰仓政府的矛盾日益深刻;公卿阶级激烈动摇;新兴的武士阶级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这时,文化的主潮已从朦胧月下幽深宫影中转移到辽阔的沃野,樱花微颤间梦般的呢喃已为强悍肌肉间的刀光剑影所代替。这是以剧烈的行动为中心的“昼”的世界,这是日本民族“刀”的性格的铸成期。
这种时代的不同的特点,也深深渗透在《枕草子》与《徒然草》中,从总体风格上看,《枕草子》纤细、婉约;《徒然草》雄浑、刚健。但如果我们剥离这表面的不同进入较深的研究层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某种共性。
两篇作品产生的时代虽然在时空与性质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处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再创造阶段。九世纪末期,日本永久停止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往来不绝的遣唐使,开始了隔绝状态中的文化的全面吸收,自我催化,自我酿造的土著化的阶段。《枕草子》的作者正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文化——贵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目击者。而产生《徒然草》的时代,正是武士阶级不断取代贵族阶级,成为日本文化的核心,重新吸取大陆文化,创造与贵族的文化迥然不同的中世纪文化的阶段。《枕草子》和《徒然草》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表现了在融汇外来文化,再创民族文化的历史阶段中,日本民族的一个共通的文化性格。
首先,从它们所表现的现实内容和思想内容上看,它们都呈示了对外来文化神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深挚的向往。《枕草子》中最突出的是对佛教在贵族文化中渗透的描写。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贵族们跪倒于幽深与宏大的伽蓝,于香烟缭绕,喃喃经文中冥想、窥视无垠净土,虔诚与神往跃然纸上。二五九段《辉煌的东西》,主要就是列举佛教的种种法会。佛语甚至融汇于贵族们平日的会话中。对其它的大陆文化,他们也事无巨细地追求。五月五的避忌、守庚申、宿庙、饮屠苏……尤其作者本人,当中宫说道:“香炉峰的雪怎么样了?”她竟叫人把格子架上,站起来将御帘高高卷起,艺术地活化了白居易“遗爱寺钟歌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的诗句。可谓大陆文化已“溶入于生活中了。然而在仔细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在这看起来深邃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很少看到大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礼法戒规,如佛教的“戒”与儒教的“礼”。尼姑刚刚在佛堂前请下佛前供品,就唱起了“夜里同谁睡觉”的淫曲;女官和别人私通生了孩子也不以为然;太政宫廷的朝所里妇女们吵吵闹闹,踩上了公卿们所坐的椅子,挤倒了政务官所用的床子……许多在中国的“十恶不赦”的违反礼法戒规的行为,在古代的日本朝廷中只不过是一场嬉戏。《徒然草》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一方面,作者对大陆文化热切追求,造诣深湛,他在书中列举的中国经典数不胜数,但同时他的表述又芜杂、矛盾,没有定规。他本身是出家人,常常不忘“四重五逆”,同时又说:“长于万事而不解风情之男子,犹玉卮无当,甚不足取也。”他还以极美的笔调描写男女幽会。他一方面对儒学经典如数家珍,倒背如流,并以此为无限荣耀,一方面又说:“显者亦以无子嗣为佳,况碌碌之辈。”
由此我们可以管窥日本民族在融汇外来文化,再创造民族文化时一个重要特点:他们绝不怠慢地、热切地追求外来文化的神髓,同时又尽量避免、淡化、脱却一种文化的压抑性权威,以克服其固执性和排他性,避免形成对本民族文化和人性的压抑,其结果是造成了各种文化共存共生的杂多文化。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枕草子》中的儒、道、佛及其它中国信仰与固有神道、泛灵信仰互补共存:《徒然草》里各种汉和经典饱合着各自的思想在矛盾中共生。
日本文化的这一特点在其它文化史料中也可以得到证明。以佛教为例,佛教戒规在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戒”被淡化到最小极限的过程。佛教最早编撰的戒律是《四分律》。这个戒律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但以此经为中心而形成的受戒制度和仪式是由鉴真和尚带到日本的。当时的戒坛建于日本的东大寺附近。日本和尚最澄是鉴真的徒弟,在这里受具足戒。但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守不住这繁杂的二百五十戒,于是独自入比<SPS=0118>山①修行。后世和尚亲鸾也认为自己无望守戒进了比<SPS=0118>山。在山中,他读到了《显戒论》一书,由此认为《四分律》是小乘戒,《梵纲戒》才是大乘戒。而《梵纲戒》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比《四分律》宽松与简便得多。后来,比<SPS=0118>山又出了一个叫法然的和尚,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只有守戒才能得救的话,那么我们不是谁也不能得救了吗?他认为,在这样的末法时代,实行戒律近于不可能。而只要相信佛陀的约定,口唱“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成佛。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结婚,生孩子的世袭僧侣,这是世界上任何佛教国家都不存在的现象。同时,有许多学者认为,儒教的“礼”在日本是不固定的,甚至可以说日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儒教的礼,在几乎无一遗漏地保存和介绍了中国浩若烟海的典籍的日本,竟然没有一本完整的《仪礼经传通解》的注释,而这本朱子的著作,正是集儒教“礼”之大成的经典。
在一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中成长的日本人,比相信逻辑,更相信感知,比相信实体,更相信变化。他们不太相信世界上存在着恒长不变的逻辑和真理,因此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和脱却文化的固执的压抑性权威,而使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日本学者安田武说:“日本人在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思索方面是不内行的,即使有从哲学、抽象的原理而来的规章、道德,也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习惯中。”日本学者梅原猛说:“佛教在日本,从苦的教义变成了无常的教义,在日本感情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这种崇尚无常变化的思想,正是《徒然草》的思想核心。在《徒然草》中无常观象一束奇异的光,照耀着吉田兼好所描写的万事万物。起初,无常观是一种略带悲哀的咏叹,被它照耀的事物,也笼罩着一层微暗的感情色彩。后来,这束奇异的光渐渐走向了透彻,最后,是一片无色无影的大澄明,万物在其照耀下沉淀出透明的裸体,抚摸着这宇宙流转的空寂。《枕草子》也经常咏叹人生的无常,作者说:“飞鸟川,一日为深渊与一日为浅滩没有一定,让人感到人生变化无常,使人很感动。”
日本人这种以无常变化为优位的思想,也一定要表现在他们的美学中。而《枕草子》和《徒然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以崇尚无常变化为基础的美意识。
由于不相信人为的逻辑而相信自然的变化,使日本人强调“原原本本地”表现自然。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说:“日本的所谓文化,是建立在对文化和人为的根本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担心失去与自然的同质性的基础上的。”在日本古代诗歌中,夸张的手法是极少见的。“白发三千丈”对不熟稔中国文学的日本人来说,往往是不可理解的。他们不主张用主观扭曲自然。《枕草子》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一特色。它原原本本地描写自然,描写自然在心中引起的感受。但它不对自然进行夸张,也不将感情外推,创造类似“愁云惨淡万里凝”般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意境。甚至对自然的感受也尽量简约,以防破坏自然的本来面貌。我们看到,作者经常只用“有意思,没意思”表达感受。第八段“五节日”集中体现了这一平淡无奇而又细腻深挚的特色。
“九月九日从破晓稍为下点雨,菊花上的露水也很湿,盖着的丝棉也都湿透了,染着菊花的香气特别令人爱赏。早上的雨虽然停住了,可是也总是阴沉,看去似乎随时就要落雨的样子,那是很有意思的。”
《徒然草》中纯然的描写很少,但作者通过议论,直接主张审美应当法自然,不应以人的好恶扭曲自然的本性,他引用《书经》中的话表达了这种美学理想,“珍禽奇兽不育于园”。
由于无常观与变化在日本人心中的优位,在日本人的美意识中,还存在着一种凋灭、残破的美学。一般西方人和中国人描写凋灭与残破的时候往往流露出悲哀的情绪,然而日本人往往以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一种凋灭与残破的美。既然无常与变化是生命的真谛,那它就一定孕含着天之大美。而凋灭与残破都是无常变化中的一环,它不是通往永恒的死,而是走向流转的生。“白雪坚冰育嫩草,枯木昏鸦是绿荫”,日本人正是在对这沉沉寂灭的深情的凝视之中,让灼热的目光望穿了这寂灭,使生之鲜活从中透露。《枕草子》中写道:
“女人独居的地方须是很荒废的,就是泥墙什么的也并不牢靠,有池塘的地方都生长着水草,院子里即使没有长着很茂盛的蓬蒿,但处处砂石之间都露出青草来,一切都萧条寂静,这很有风趣。”
“从九月末到十月初,天空很是阴沉,风猛烈地吹着,黄色的树叶飘飘地散落下来,非常有意思。樱树的叶和椋树的叶,也容易散落。十月时节,在树木很多人家的庭院里,实在很有风趣的。”
《徒然草》中写道:“或日:‘薄绢之装裱甚易损坏,奈何!’
顿阿闻之,曰:‘薄绢装裱物之上下两端易磨损,轴上螺钿之贝有脱落者,皆大佳事!’此实为卓见。
或谓一部草纸装帧格调不一,望之令人不快,然弘融僧都云:‘凡物必整齐成套,此无聊人物所为之事。未若参差残缺为佳!’此语诚有味。事事皆整齐一致,实不堪也。”
未了之事保其原状,不独有味,且予人以生机无尽之感。
“歌之小序中有云:‘欲往观花而花已散落。’又云:‘因故未能前往赏花。’如此等语何遽不若‘观花’之语耶?花散月倾而人惋惜,固人之常情,然‘此枝彼枝之花均已散落,今已无可观赏者’等语,唯俗物始有之。”
日本的“非对称”的美学,单数的美学,与此也是相通的。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单数与非对称似乎是一种破缺,因此中国人喜欢双数与对称,中国的古诗都是对偶的,而且字数都是双数。而日本诗的字数是单数的,非对偶的,如和歌三十一个字(主要指短歌),俳句十七个字。日本佛教寺院的建筑设计,也充满勇气地表现了非对称的美学。虽然山门、法堂、佛殿等主要建筑物是在一条直线上建立的,但次要的,从属的,有时甚至是很重要的建筑物,不是作为线的两翼排列的,而是适应地势的特征,不规则地分散建成。这种残缺的、非均衡的美学,也许是对万物创生之源的一种深邃的直觉。著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学家、哲学家普里高津最近曾指出:非均衡态现在得到了一个新的宇宙学的维,事物的进化来源于对称的破缺过程。
《枕草子》和《徒然草》还体现了对季节美的高度的敏感,这也是日本美学中独具的。《枕草子》中写道:“女官们的服装,无论是下裳或是唐衣,都与季节相应,并不显出与季节不合的形迹,觉得很是优雅。从帘子边上往里边张望,大约有八九个人在那儿,黄朽叶的唐衣呀,炎紫色的下裳呀,还有紫苑和胡枝子色的衣服,很好看地排列着。”《徒然草》中写道:“万物因季节之嬗变而靡不具有各自之情趣焉。人皆曰事物之情趣以秋为胜,是言甚确。然而使心潮浮动者却无过于春之景色。鸟语等亦特有春意。”“谓春老之后为夏,夏尽而秋来者,非也。春之时已催夏气,而自夏既已通于秋,秋转瞬即寒,十月为小春天气,草亦转青而梅亦含苞。树叶之落,非叶先落而新芽始发。新叶自下萌发,旧叶不堪而始落也。”
季节美学在其它的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如俳句中的季语。这种敏感度极高的美学,是日本人将崇尚变化的文化性格转辗于风花雪月而呈现出的色彩斑斓的美学的升华。
“一水萦流处处通”,日本人就是这样,游心于流变,化解与万物,表现了独特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表现在日本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以这种文化性格检讨我们在近、现代接受外来文化的情况,我们会在对比中发现,我们的文化再创造往往是极力寻求一种文化的单一化,其实质是在寻找一种压抑性的权威(中国现、当代的全面反传统都具有这种文化性格)。我们经常持有一种“客观现实”的概念,这种概念意味着必须把新颖性和多样性在不变的普适规律的名义下排除出去。我们看到,中国的许多古老宗教以及富有强烈的美学色彩和民俗价值的节日在我们这里已基本消失,但却完整地保留在日本的文化中,与他们固有的文化、现代化共存共生。七夕、屠苏、盂兰盆……这些芜杂的文化因素,并没有使日本文化趋于无序,相反使他们从中得到了一种与祖先、自然、超迹象的世界的微妙的联系,得到巨大的心理能、依托感与美的升华。
文化的单纯性与压抑性权威是互为因果的,这只能形成孤立的、封闭的文化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压抑性权威造成的同一性,使各种文化因素成了没有生命、互不相干的“睡子”。使系统中的每个点都是给定的,每个状态都包含着与所有其他可能状态有关的全部事实,每个状态都可以用来预言另外的状态,而不论它们在时间轴上的各自位置如何。这是一种同义反覆,因为过去与未来包含在现在之中,而有生命的文化组织只能产生于杂多因素构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宏观组织的浑沌,往往是微观组织高度秩序化的象征。只有在这样的系统中,各种文化因素才能自我催化与互相催化,从而不断地产生富有生命的、自组织的高级文化形态,而孤立系统只能演变为无序。这也许不只是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的理论为我们揭橥的道理,现代世界也在不断地为我们清晰展示这个事实,然而当代中国仍有人无限向往压抑性权威(即所谓“新权威”),这真是“毛需附皮”的中国知识分子百年不醒的沉沉噩梦。
(《日本古代随笔选》,周作人、王以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第一版,5.10元)
① 比<SPS=0118>山:日本佛教天台宗本寺延历寺所在地。
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