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读书》第五期,有些片断想法。
刘东的《读<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虽然是有Grider的书提供线索,但立论扼要行文酣畅非文章修养极深者不办。从篇末所署地名,可知作者为社会科学院的人,但不知刘东是一位小将的真名还是哪位老将的笔名?
《关于“四五”一代》这一篇从所谓“知识社会学”出发,多少有点“套”的味道,但是把经过文革洗礼而幸存并且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概括为“四五”一代是有道理的,对它的描写与分析也大致中肯。只是行文不畅,有的地方颇为费解,例如39页中间的“……依然很难在知识类型及价值意向上失范于意识形态的运作”就没法看懂。
陈来的文章用韦伯的工具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区别来批驳五四以来的东西文化观,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旧的问题,言之成理。这是使西方新学为我所用而非我为西方新学所用的一个好例子。
北京 王湘
读者·作者·编者
王湘
鲁迅没这么说
对于《自由的理念:五四传统之阙失面》一文,有一点意见。文中说:“娜拉走后怎样”是个“怪问题”,是五四人物们期望任何一个行为都要“与改造社会这个大目标相关联”,可是看到娜拉出走并未带来一个新社会,才提出这个“怪问题”。他认为问题并不存在,“娜拉走了就走了,她可以再嫁,可以独身,……这全在她个人的选择”,云云。
我把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找出来重读,全篇丝毫没有娜拉之走是否“与改造社会这个大目标相联系”的意思。鲁迅不过是说:在中国,娜拉出走以后,如果经济上不能自立,还是无路可走,结果不是堕落,就是重回旧家庭。鲁迅痛心地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出走后的娜拉不得不为钱而卖掉自由的时候,她又能有什么“个人的选择”呢?鲁迅说的女子要经济权,根本不是什么“与改造社会这个大目标相关联”的事。鲁迅说:“要求经济权固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解放之类更重要。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鲁迅解释得这样清楚,现在还要说他是提出了一个“怪问题”,这样的立论太没有事实根据了。
《自由的理念……》一文又说五四知识分子中,没有把“个人自由”放在第一位的,即使谈自由也是“积极的自由”,而非“消极的自由”。这也不合事实。周作人就是一贯把“个人自由”放在第一位,他所解释的“个人自由”正是“消极的自由”。关于他这方面的论点,以及他怎样为捍卫“个人自由”而奋斗,我在《自我·宽容·忧患·两条路》(载《读书》三期)中曾作了概述。
《中国社会科学》舒芜
读者·作者·编者
舒芜
书评的距离
《读书》第一期,有胡晓明的一篇《读<余墨>》,所谈及的胡朴安《余墨》一书,为一九三三年刊行。但其中所引书中文字,许多在今天读来仍峋峋有生气,并不因时间久远而失色。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令我想起书评与书的距离。现在的书评速度,是不可谓不快。相当多的书评都是论及刚面世之作,有的甚至是未面世之作。彼此距离太近,除一些确有真知灼见而又能不为“哥儿们友情”所惑的文字外,极易流于广告。
我以为,书评与书之间,是需有一段距离。因为许多书是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可发见其价值或少价值或无价值的。书评来得太快,许多过往仍有价值,而当时并未被发见的书就会被长时间湮没,难为人们汲取营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汉中党校 杨建民
读者·作者·编者
杨建民
留住这一抹微笑
学问本身是严肃而冷峻的。无论在炉火旁掌心对着掌心,还是在讲台上灵魂对着灵魂,只要真诚即行。但您能面含微笑对着我们宣扬智慧,这又是读者祈望的。封二、封三的插画乃是这一抹灿烂的微笑,诚望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留住这一抹微笑。
马鞍山钢铁公司 沙克勤
读者·作者·编者
沙克勤
不大不小的错误
第四期所载王蒙《<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一文有一不大不小的错误。文中说:“二者都有个坏事的‘妖僧’,法海与副主教甘果瓦。本来神甫、主教并不等于‘僧’,看来《巴黎圣母院》的译者陈敬容也凑趣,把描写副主教甘果瓦杀人的那一章的标题译为《妖僧》。”此处所说的“副主教甘果瓦”显然是张冠李戴。在《巴黎圣母院》中,圣母院小教堂的副主教——王文所说的“妖僧”——名叫克洛德·弗罗洛(又译克劳德·孚罗洛),而彼埃尔·甘果瓦(又译彼埃尔·格兰古瓦)则是他的学生,一个流浪诗人。还记得奇迹王朝那个光怪陆离的夜晚吉普赛人摔罐为婚的故事吗?
西北大学中文系 王迪生
读者·作者·编者
王迪生
请多荐书
目前我国的出版事业发展较快,每年都有大量的图书与广大读者见面,其中有许多思想健康、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优秀图书,但也不乏东拼西揍、胡编滥造、观点陈旧、低级趣味的伪劣图书;因此,哪些图书对读者有所裨益,或应该读哪些书才能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乃是图书评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海的《新民晚报》上辟了一个“读书乐”专栏,该栏中有一小栏目名曰“凡人荐书录”,笔者对此很感兴趣。笔者认为,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启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体现了荐书者对所荐书的基本倾向,至少可以说是值得一读。由此笔者设想,倘若《读书》也能来个“凡人”甚至“名人”荐书,那么《读书》将会更受读者欢迎。
愿《读书》多荐书,荐好书!
华中师大 项耀汉
读者·作者·编者
项耀汉
“倒读”如癖
为了读书能多获益,自然离不开《读书》引路。但只是单向传输,总觉得作为读者之反应过于冷淡,似乎想为《读书》凑合点什么。于是,说说自己的“倒读”行为。
凡读杂志,也不知从哪年开始,本人便有一久未告人的癖好,便是读阅顺序与杂志编者所意相反,喜欢从杂志的倒数第一篇文章看起,并每每步入“引人入胜”的自我境界,且读书不易倦。
这是否有些“误我”?然“自我感觉”颇佳。其一,凡篇首多为大样文章,且理论深奥,受时间之限,更受水平之限,故多是“敬而远之”。其二,杂志后部的文章常是可读性强。易于接近,易于吸收,易于品味,故常是“先睹为快”。其三,恐是逆反心理作祟,似乎故意与编辑们反其道而行之。这并非是想改变杂志的习惯编辑法,然是否有些参考作用呢?
江西上饶 丁晓群
读者·作者·编者
丁晓群
刘以鬯的印象
我从心里说,你刊对刘以鬯的评论写得漂亮。如指出长篇小说《酒徒》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刘以鬯说他把自己“借”给了《酒徒》;诗化的语言是此文的另一特色,并且是“现代诗的语言”。又如,说刘以鬯和副刊结不解之缘“至少有四十年”之说,人们将不得不对刘以鬯主编的《香港文学》刮目相看。评论文字由通俗走向深层,自然使读者用心记住了“刘以鬯”的名字。
江苏高邮 伊山
读者·作者·编者
伊山
从未那么痛快过
订了近十年的《读书》,还没有过读四月号《危机意识与中国问题学》那样痛快激动过。我从这里看见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五四给萎靡的中国带来了生机,今天我们仍要以五四精神为振兴中华、强盛民族尽到“知识”的责任。在目前,“不为时势所左右”的清高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怜都无以表白真正读书人的态度。
湖南零陵 明 建
读者·作者·编者
明建
重在实际
法兰西人民为了争取“公民自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他们因而抛头颅洒热血,也因而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空谈“公民自由”而不去进行认真的现代化建设,不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心,那就是有害的废话。五四时代的人,他们的无比的优点就是实际性,他们决不空说废话,而是探索救国救民的实际道路。
《读书》第五期里把“公民自由”跟“社会责任心”对立起来,甚至轻蔑地对待社会责任心,那是——很可恶的!
北京 华 志
读者·作者·编者
华志
慧人慧眼金克木
看到五期卷首《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标题,使我吃了一惊。我想这是一句箴言,言中了历史又言中了现实。政治的背后自有种种情债的联系。“言情”说正可解真假有无的世情之谜。从逻辑、理念、公式或图表入手怕不容易揭出这个谜底。近年来谈知识分子的文章不少,大多效法西医从实处求解,但这正如西学日盛、体制日新而照章办公、循理行事的人日少的情况一样,药方虽好却不完全对症。而此篇独上层楼,从虚处望诊,便切中要害,点出病根,真不愧慧人慧眼的金克木啊!
哈尔滨 王洪义
读者·作者·编者
王洪义
建设压倒革命
这段时期风云激荡,我尽管参与其中,一直有些自己的看法。总的说来,该是建设压倒革命的时候了。尽管有种种不如意,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的人文环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就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中一丝一缕地去加增,尽管心中还有那个数代不熄的乌托邦之梦。
在大家去与孔方兄亲热的今日,尽管许彦成之流还要在更小的“狗窝”中去写五四,但改造这个环境是否就必得仍采用与七十年前差别不大的方式呢?也许人们不甘默默,但近代一再被激怒的我们这个民族是否该多些“如崖岸壁立,经得住骇浪怒涛”般“清湛似水,不动如山”,像钱老那样的人呢?
北京 钱 同
读者·作者·编者
钱同
又一个注脚
在《抛弃乌托邦》中,严搏非对中国的改革家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个理智而又沉重的告诫,尽管他聪明地对亨廷顿和急躁的改革家们各打了五十大板。——是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容易引起知识分子对改革的失落心态,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失落引发出过激的行为,则可能打断更为需要的文化改造和整个社会规范的和平转变。
目前需要的是避免将社会导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假若出现后者,则只能是社会的停滞。看来,现状可能为乌托邦主义提供又一个注脚,假如不扭转的话。
西安 许 书
读者·作者·编者
许书
很想读董桥
第四期柳苏女士的《你一定要读董桥》一文使人心向往之。但柳女士有言在先:“大陆是一本也没有的”。这真有点遗憾。建议编辑先生不妨从董桥已经出版的六本集子中出一本选本,能有原本当然更好。装帧自然要好,印刷也要好,价钱不妨贵一些。
北京太平路 孙明轩
编者按:董桥文集《跟中国的梦赛跑》将由三联书店出版。其余各册,陆续问世。又,柳苏为资深新闻工作者,男,年逾花甲,因才情并茂,为文雅致,或被目为女士,现特更正。
读者·作者·编者
孙明轩
一点补充
第二期“短讯”(第134页)介绍了《纽约时报》评出的最佳书籍,其中提到英国(文中误排为美国)剑桥大学教授Hawking的《简明时间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我想补充指出,作为一个身陷轮椅,几乎失去说话能力的残废人,这位教授能有今天这种诺贝尔物理奖的可能获得者的声誉,殊属不易。
另外,文中提到《闪光的谎言》的副标题,原著为“约翰·保尔·范和美国在越南”,现误印为“约翰·保尔·范和屈林那的美国”。此外,短讯中提到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九八二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库兹的最新作品。许多读者一定知道他的名著《百年孤独》,我想他们也会乐意知道马库兹又有了甚获好评的新作品。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校区 唐三一
读者·作者·编者
唐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