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汇刻戏曲之风衰落了。这与舞台上出现的新形势有很大的关系。传奇的创作渐呈颓势,地方戏的繁荣取代了昆曲一枝独秀的局面。新涌现的大量剧目都缺少文字记录,特别是由民间艺人保留下来或新创作的剧目,绝少得到刊行流布的机会,有的只是老伶工口耳相传的脚本,今天也大部散佚了。偶然发现旧时梨园手抄剧本,数量也很少,即使有心人想加以汇编也无从着手。因此总结的工作不能不中断,终于出现了一大段无可弥补的空白。这种情况直至民国初元才有所改变。
戏曲与通俗文学的关系一直是十分紧密的。封建社会不入文艺之林的小调、唱本……一直是一种流传极广但不受士大夫重视的品种。它们大抵以粗陋的雕板、戋戋的篇幅、草率的印刷、低廉的定价出现在市场上,成为广大市民阶层的爱读物。但也最易毁失,难以保存。传世最古的元刊《古今杂剧》就是这种出版物的前期标本。当它最初由书坊刻行时,可能也只是一种两种,并无一定的总体计划。受到读者的欢迎之后,才继续刊行下去,有了今存的三十种。至于是否仅有此数,今天也无法确说。这可以看作此类剧本汇刊产生的一般规律,也正是由钱根编辑、先由中华图书馆、后归大东书局出版的《戏考》所走过的道路。
《戏考》是民国初年创刊的。我看到的第一册是“民国四年十月十板”本,可见受读者欢迎之一般。全书四十册,收长短剧目数百。主要是京剧,也间收少量的地方戏。就中以单折戏比重最大,也有些是全本戏。剧本的来源是通常舞台上的演出本,也间有演员独有的脚本。无论从数量和覆盖面上看,都不失为一代有代表性的戏曲总集。它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大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舞台风貌,保留了一大批舞台脚本。它的受到戏剧家的重视,不是没有理由的。
全书的体例是每戏先作介绍,继以剧本。虽然编者的思想失之陈旧,不脱当时剧评家的习气,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道德风尚,使读者得以领略当时的评论尺度。编者立足上海,力求反映京剧舞台的全貌,自然也不能不有所侧重。有些活跃在上海舞台上的演员,都能留下名姓,从而保留了海派京剧的早期史料,也是一种特色。所收剧本就有汪笑侬、冯子和、赵君玉的作品。所收梅兰芳早期演出台本,有《童女斩蛇》、《风流佳话》、《浣纱溪》、《天女散花》、《奔月》、《葬花》(所收为欧阳予倩本,并指出梅兰芳本系出诸樊樊的手笔)、《晴雯补袭》、《牢狱鸳鸯》等,这许多都是梅氏后期所不演,却能借此得以一窥原状,不失为珍贵的梨园史料了。
<IMG=BB90114101>
解放以后,戏曲研究者印行了《古本戏曲丛刊》,是前无古人的集大成之作,又曾陆续出版过一批《京剧丛刊》,这是经过整理的,质量自然较高,可惜没有能坚持出下去。这样,《戏考》就仍有其历史性的文献价值,复印出版,以供读者观众和研究家的参考使用,是有意义的,不只因为它添补了戏曲汇编的一段空白而已。
书林一枝
黄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