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的重要源头之一,浩瀚的古今文化、复杂的国人心态,深深浸淫着《庄子》的韵味。西方现代主义是近年来我国文坛的热门话题,不仅文学艺术,而且一般社会心态,也染上了现代主义色彩。探寻《庄子》与现代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着幽深的接点,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青年学者张石在探索这一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哲学、心理学、美学、比较文学、现代物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建立起一个以科学哲学、生命哲学、心理学与美学为支撑的审视框架,对《庄子》与现代主义在时空观、起源、存在、自由、孤独感、反文化、回归意识、无意识功能、审美表现等诸多方面上进行比较研究。尽管我们未必完全首肯书中的结论,但是,这一新的审视框架,无疑给我们重新认识《庄子》与现代主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个契机与模式,从而拓展了研究视野。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超越中西文化对立、冲突,而进入交流、融汇的阶段。
通过比较,作者在研究对象之间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为什么时空相差如此之大,而《庄子》与现代主义却有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呢?譬如在思想意识上,二者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的反文化主题,即在对整个社会结构的激烈批判中,流露出一种向非文化化层次回归的倾向。作者从人类文化的宏观角度加以考察,发现“人类文化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出现反文化的文化,与一定形式的历史—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关”。人类文化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由远离文化赖以生存的源泉——非文化的“旷野性”——而来的“瘀塞”危机。“这种危机酿成文化组织从整体上的破坏和重构。反文化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里危机中的文化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自觉,是文化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赖以生存的‘旷野性’,力图疏通自身的‘缺源性’的‘瘀塞’的一种主动的陈述”。由此说来,又何妨说它们都是人类文化自恋病的“清醒剂和解毒剂”。
作者在寻找幽深的接点时,并没有忽略二者各自的特质,他把同构异质看作一个盾牌的正反两面,同样置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生存环境与生存形态等背景下加以考察。这样,他就为解开一系列文化之谜提供了线索,诸如:为什么同样存在着反文化机制,《庄子》的思想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就已基本确立,而西方现代主义要到二十世纪才姗姗来迟;为什么同样存在着回归意识,《庄子》流露着“一种安谧的期待之情”,“一种‘有家可归’的希冀”,而西方现代主义则表现出“一种痛苦的躁动”、“‘无家可归’的绝望”;为什么同样存在着无意识机制,《庄子》呈现为存在于一切存在物的基根之中的“宇宙无意识”,而西方现代主义则表现为个人无意识或“人类无意识”;等等。张石的这部著作,不仅在比较分析上颇见功夫,而且对《庄子》的译解也有独到之处。除了这些内容上的特色之外,优雅的文笔也增加了学术著作的可读性。当然,最令人感兴趣也最富启迪性的,还是由它的视角、构架、方法整合呈示出来的方法论价值,这是很难令人在读后忘怀的。
(《<庄子>与现代主义》,张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八月第一版,3.55元)
品书录
秦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