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长闲,偶理杂物。狼籍中,捡得一册前年的《读书》旧本。按说“器惟求新”,书却不一定新的才好,只是家中零散而来的旧杂志,毕竟不免阅后轻掷,况且自己也改不了零乱无章的毛病,弄不好总到岁尾收拾时,付之打捆秤斤被小贩携去,无如之何。但这一回却起了一点儿“睹物思昔,再见犹怜”的心情,好像弃之有所不忍。虽不到落花衔草不胜依依,重抚旧文,也近似朝华夕拾一般。这一册旧刊上载有余英时先生《<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一文,想起当初过眼,曾打算俟余著行市后有所裨益,不想过后因心思漶漫而忘记了,再读不由一憾。不过,当下重新细看了一遍“自序”,发现余先生讨论“士”的问题,虽为简要指点,正同自己近日傍炉而读的几本杂书有关,引起我仰梁以思,这倒是初读时未能意会的。
案头几本杂书,共同点是都论述或涉及章太炎。章氏殁去已五十余年,消息渐远。好在有人在当时和嗣后来回忆他研究他,专题积累,叩集成编,成书还不只一种,关于章氏的做人、学问等等。书已在,可能读者不会多,但就研究历史或了解点儿历史的愿望而言,正不妨尝鼎一脔。前辈形逝而神留,尚有不能遮拨、火尽的价值,正如往昔有黄梨洲作《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证诸若干学术思想史迹的缘起离合,继有民初梁启超、钱穆分别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综说缕析各家专题。关于章太炎的专题,篇什主题似散漫了些,却宜于漫览,亦不妨别作“章氏学案”——学术思想史的个案研究——来看吧。
有了“案”,但不一定能“断”,因为这同“办专案”不是一码事。另,虽然人们常以为历史学家往往有“后见之明”,也并不尽然。譬如就习惯于给活人或死人定性这一点来讲,说章太炎一生蹈历而且浮沉究竟是个地主阶级反满派,还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者定他为“法家”还是“儒家”,官司总就打不清。倒是余英时关于“士”的一条意见令我引为同感:“我们所不能接受的则是现代一般观念中对于‘士’所持的一种社会属性决定论。今天中外学人往往视‘士’或‘士大夫’为学者—地主—官僚的三位一体,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见。以决定论来抹杀‘士’的超越性,按之往史,未见其合。”(《自序》)接着该说,转按之章太炎,也恐怕未见其合。虽然他称得上传统迄至近代之际一个兼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士”。总之这意思无非说,书上的论述归论述,看过还可以再想想、再研究。
端茶打卯,该补说几句“士”。余英时先生以为历史上所谓“士”,从孔子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开始,便是天地人伦间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文化使命和宗教精神的承当者,这同现代西方所谓被视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极为相似。当初范仲淹起而提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得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若分别言之,这种规范性解释,乃侧重于“士”这一称谓承载的价值功能,并不仅仅表示一个人的社会职业与身份(包括他的学历、职称等)。诚然,从此一特定意义来言说“士”,已经意味着:读书人在做人’和做学问(知与行)上是否该向上一路,秉取其理想的典型性格!即以“立心励志”和于言行上行志的修养实践为前提与归宿。自然,应该承认有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限制,臻于理想并不容易。但有人肯努力去做,章太炎也是其中一个。他活动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舞台,若能作一鸟瞰,正似“大棋盘”中的伶仃一“子”,棋局开而复残,残而复酣,了犹未了,这在他,有显身手的时候,也有受绳制、遭坎坷的时候。个性秉赋、时代际遇、传统背景,若干因素碰撞而且合力来塑绘其并非单纯的色彩。于是,了解章太炎的生平与学术,又等于了解怎样一个执着而最终并不理想的志士形象,以及百年中国史由古典传统向现代选择转型的一个侧影。
<IMG=BB90406901>
章太炎(一八六七——一九三六),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绛,字梅叔另作枚叔,“太炎”是别号,号既广为所闻,反掩其名字。蔡元培有挽章氏一联云:“后太冲炎武已二百余年驱鞑复华窃比遗老 与曲园仲容兼师友风义甄微广学自成一家。”上联道出署号“太炎”之由来:倾慕黄宗羲、顾炎武,寄志于承绍先贤不泯的民族精神。下联述太炎既为自成一家的学者其治学之所由来因缘。德清俞曲园(樾)、瑞安孙仲容(诒让)都是清末国学宿老,长于治小学、群经、诸子,太炎于其间多有师承沐惠,抉发旧旨,或立新说,确认自家的学术规模,根柢。广学,亦即兼容传统学术尤其是清代朴学的本末大致,而其基本意脉启聩开来尤在史学(钱宾四曾语及此)。这一入手的旨趣、气象,当然与今天的情形相当隔膜,在当时却是与奔竞于场屋八股之间的文士有大不同,细论则有知识构成上的区别,有将理论理性转化为文化实践与闭门觅句不问时艰的区别。再说“风气”,其时士林有康有为、梁启超一流振起于仕途,参与维新,卒至颠踣,章太炎则一闾巷之人发为不平之鸣,亦不免去国流亡屡扑屡起,正是平民中一有识之士。这些不同之处,大约也见出章太炎作为传统中一“士”,仍然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相对的“未定项”。所谓“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非社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不能超越者”(余英时语)。有论者指出太炎思想性格对世界态度的二重性——切近与腾离。以此去看太炎本身,倒也仿佛。时代运数选择人,人也选择“我之所以为我”,在人与历史之势的推挽中,章太炎承当他所认为于时于远的迫切的文化使命,他的《<SPS=1599>书》就有迫切而言的含义。这种承当还不免带有他拂衣高蹈、不囿流俗的特色,带有成功和失败。
太炎的评论者,口吻间莫不率先推许太炎一生作为“志士”的意义,即以民主革命的呐喊往来于戊戌之后的思想界,与当途斗与乡愿斗,七被追捕,两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要之确为太炎本色。也正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话,被太炎的言行所诠释了。述其为“侃侃直言”一士,也不过一形容语,待到被形容者真成“并世无第二人”(鲁迅语),却正不易到,虽然也不免多获訾议。除了鲁迅所说“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史籍所载行状,多见“披靡”。纸短,只能聊为补注一二。在我想,太炎之为“志士”,贵在“向上一路”,即表现其挚情、理性、抗议精神的积极和义无反顾;表现其人格浣洗的真率、彻底及其“狂士”的一面;表现其并不得志,而亦不丧其志;等等。
史家吕思勉先生也有看出太炎为志士“向上一路”的意思。说到太炎以叛逆精神抗拒种种专制者,事实颇多,而吕先生却说:“从来冒犯权贵易,得罪朋友难”——这就有超出常见的理解——“因为权贵虽然是权贵,和我们的关系其实是疏远的,朋友就不然了。太炎和康长素一辈人,非无雅故,然因学术上的歧异,即不恤称长素为妄人。蔡元培在五四时代,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不但以学问见尊,而且以名节见重,太炎却说他‘国安则归为官吏,国危则去之欧洲’,元培是否如此,我不欲推论,然太炎为取巧立名者戒之意,则可谓至深切了”(《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历史间常不免恩怨是非,殊难定夺,但诸如此类,好在太炎坦白襟怀不苟且委俗。所以他的“革命”遭老师俞樾的痛斥,也不出偶然。据说一九O一年他在苏州趋奉先生,遭先生骂,责其“不忠不孝,非人类也”,卒不为所动,执意独行,并有《谢本师》一文发表。“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可见他的敢于自试。按说,背师拂礼原非读书人所愿为,但以不能调和原则为无可奈何。一叶知秋,太炎的不肯以俗累殉理想,至于大端,便可不复多论。
既述其直节一二,予人印象较深的是章太炎的两次被囚。一为辛亥革命前一为袁世凯当国时,却都见出志不可夺而弥坚的性格。其一,一九O三年,章太炎与邹容在《苏报》刊载《革命军》、《驳康有为书》等犀利文字,清廷震怒,力挟上海租界当局拘捕章、邹。某日巡捕至学社搜查,章太炎即挺身而出:“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邹容其时乘乱从后门走脱。太炎的不寻常还不仅此,事后他还要写一字条给邹容,要他不必躲避,勇于以自己的牺牲为后来者作楷模。想来这也不怪,因为他惟求大义,是甘心彻底行事,勇于承当的。于是亦随之有邹容的绝然赴狱。太炎于西牢中赠诗给邹容:“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SPS=1284>两头。”大有后尘谭嗣同血流燕市的气概。
民国后,既可说太炎的奋斗,志已有达,也可说终究不得其志,要之为本色乃在仍不堕其志。于是舍身赴难既已有一,更不惜有二有三。鲁迅所谓“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就是纪念太炎二次被囚前冒危入京的孤胆孤愤。“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这种抗议姿态,虽不免被视为“愚”、“狂”,却诚然顽强地表现于太炎被囚两年、数度绝食的困境中。人世间真诚与虚伪、直节与矫情的分别,往往既不容易立辨,又终究可以判然。清兮浊兮,可叹太炎之苦心。怪不得白居易会叹息:“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放言》)
太炎自况:“蒿邪识麻直,弦急知韦柔。”他的使酒骂袁,以死抗争,在旁人看来,无异“现代弥衡”,但太炎却还有他深一层的悲哀:“观其(袁世凯)所为,非奸雄气象,实腐败官僚之魁首耳,呜呼!苟遇曹孟德,虽为弥衡,亦何不愿,奈其人无孟德之能力何!奈其人无孟德之价值何!”
关于太炎的狂士行径,当时舆情有“章疯子大发其疯”之语,未免皮相之见。“疯”与“不疯”,似乎也是个历史心理研究与文学描写的主题。我们不能否认章太炎的“狂”,有传统人格的狂狷成分,也有性格气质上怪僻的成分(如他后来鄙薄白话文的过分,并戏评自己的弟子有如太平天国的五王,其中钱玄同为翼王,因为他曾经“造反”。又如他的讽刺弟子顾颉刚①),但究其要谛,原是个精神哲学的问题。适见澳籍华人学者谢樱宁的《章太炎与王阳明》一文(《章太炎年谱摭遗》)说到太炎思想中的“儒侠”成分,正可案此备一解,他说:“试观太炎一生行径,但凡‘义有未安,弹射纠发,不避上圣’,原是这种他所高调的‘特立独行’精神的散发。……章太炎在斟酌‘大独’、‘大群’之际,如此推重侠者的古风,恐怕正因他们分享着追求正义的共同心理(“正义”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另一个问题)与‘悍然独往’的共同气质。事实上,他自己便是一个精神上的独行侠!我们从他的‘依自不依他’的哲学,到他对许多实际问题的议论——诸如批判公理(刻薄寡恩,凌藉个人),反对朋党……倡敢死论……都不难察出其间共同的心理基础,及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联系……未尝不也隐含着一种积极的思考。”
还不仅此为止。其实,章太炎要说,除开“疯”与“不疯”的某种区别(如他所谓:“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了。”这神经病应该打引号),“疯”与“疯”也还有不同:“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前的时候,那神经病就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出狱后东渡日本在欢迎会上的演说)如若这意思在今日耳闻,犹觉痛受针砭,便证明还有道理,能破破寻常故实假面衣冠,更为“做得狂士”下一明心见志的转语,并非只是怪论。何况还有另一面,即“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学生却极好”(周遐寿《鲁迅的故家》),还有他与孙中山先生的始而分歧误解,终而捐嫌推诚,都还可作怪而不怪的证明。
如果说章太炎是新旧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者,我想,似乎比较给他戴别的帽子更合适些。回过头去看,他的学术思想活动姿态与他的社会政治参与不完全是一回事,虽然其间不无关系——或仍不妨称为“切近与腾离”的二重姿态。学者与志士、知识与道德、物理与身心、求是与致用、训诂与义理,看起来是颇难调和折衷的矛盾,但面临这一矛盾,毕竟已成学术思想史推至近代、“拆解”和“重建”的文化使命提上日程的境况。在这一境况中,太炎的思想形态中存在上述两极对持的概念,虽不免曲折摸索难保其不陷于矛盾错综,却正是太炎之所以为过渡者的太炎,为与当代意识有所斟酌对谈的意义所在。就此而言,了解太炎学术思想活动的演变本身(如《<SPS=1599>书》变为《检论》的数度修订变化),可能比以往那种就人就事论褒贬更有意思。其实可作一“历史文本”来读解,也可联想同样具有两重性格的当代士夫如何面临同样的“两难处境”(例如如何承当文化使命)。这就有了一点儿读史的“镜子”意味。至于是否“立雪”“国学大师”之门,原也无可无不可。
不过,容或插一句老实话,章氏的著述也有和人作对让人蹩扭之处,一来择字冷僻揉以古雅文言,不免令后学望畏;二来每常博骛渊深,较难索解,难啃之余敬谢而已;再三,有些问题,如涉及经今古文之论争,以民族主义为旨趣的史学考训等,既难用以经世致用,有所睽隔亦不待言。这都很自然的。若不以此废彼,钱穆曾引太炎自述的学思理路:“少时治经,谨守朴学,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历览前史,独于荀卿韩非所说,谓不可易。囚系上梅,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居东释《庄子》,癸甲之际,厄于龙泉,始玩爻象,重说《论语》。又以庄证孔,知其阶位卓绝。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逊顺。”(《余杭章氏学别记》)
一个“平实”,一个“博大”,一个阡陌纵横,自铸体系,仅就学力、读书的本事来说,就难追。如果要判断这是否过甚其词,恐怕也需要相当的学力。
博,就很难把握,包括把握太炎学术思想中的由博而来的矛盾。如道、释、儒怎样揉和?如怎样从“非儒”到重新体认儒学的价值,如怎样从否定又到肯定王阳明的“良知”,如怎样理顺矛盾中的“内在理路”、自性与外受的关系,等等。问题不少,要旨何在?又比如,近代学人常有史家及传记作者所谓“滑坡”现象,即如章太炎晚年的由“革命进步”滑至“复古倒退”(这一说法亦被运用于严复、钱玄同、刘半农等)。迷惘的原因何在,还感到流行解释公式的不够充分。以章太炎论,晚年渐与现实隔绝,自然难以对现实产生积极的反应,即给“半截子”论以一注解。但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民国后不理想的现实环境给予他的理想以极大抑制,逃避也便往往成为一种反抗。而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作为学者,其学术思想、价值选择的演变自有其内在理路,何况已处于一个反思的阶段。这样,所谓“倒退”,如果不仅仅从政治态度上去看,也不妨视之为一种“自我修订”——看来也像是由“切近”转向“腾离”,由致用、事功转向求是和学理本身了。这当然易导顾此失彼之患,可惜难得具体分析,惟以“倒退”二字定谳,实不尽然。
谢樱宁先生通过具体分析,得出一些立意不同的解释,也启我同感。也就是说,从思想看,由早期到后期,章太炎经历了从破坏到建立,从分析到综合,从排斥到兼容的学术发展方向。一方面给“全面的反传统主义”以质疑,另一方面追求自身哲学视野的开展、思想装备的融合。也可以说是由“静观的人生”去反观“行动的人生”,由现象去求本体。也不妨说,思考会带来些有意义的成果,如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寻求,体认超越以往的知识论、道德论的努力,以及由“高调”转向“平实”。与其说章太炎后期学术思想的综合、兼容气象为“倒退”,毋宁说,乃是其批判精神和道德勇气流衍的内在逻辑归宿,倘若这精神和勇气不是浮浅无根的话。自然,还不排除思想格局(如“体用”、“名实”等两极对峙及联系的范畴运用)的影响与历史沧桑的铭感。
太炎曾自述:“自揣生平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SPS=1490>汉微言》)
“真”与“俗”这两个字可能包涵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阐释、历史秘密、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有二者的分别对待,便有章太炎思想中的矛盾起点:真为理想,为宇宙究竟,人事本然,为“无我”、“断执”;俗为现象界与历史片断,为“众生之我”。真为求是,俗为致用,便有知识与道德的分途并进。在章太炎看来,俗是真之动,真是俗之体,二者的相互联系依存又表明两个世界原不能分离。这使我想到:中国的“士”不仅要热烈地改造世界,还需要冷静地解释世界,还有,就二十世纪的现实而言,或许不再迷信人类的问题单凭“乐观的理性”便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转俗成真”与“回真向俗”的双向流程,大致勾勒了章太炎思想的历程,谢樱宁先生难得对此作了耐心的考察,轻叩缓发,契知底蕴,助人仰梁以思一个前驱者暗中徘徊的心语。其言谓:“章太炎在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时,一度走上‘真界’的高峰,企图树立一种绝对的是非与价值,超越现实与常识、超越法律与公理。然而他内心深处又很明白这种孤绝的价值与世俗之间的巨大矛盾,他只好借着《齐物论》的枢纽,开始‘回真向俗’,试图‘以不齐为齐’来调和真俗之间的冲突。最后,还是只好把是非价值的树立与选择,交到社会中的个人手里,让个人的内心来认识,让个人的行动来实践……”(《章太炎年谱摭遗》210页)诚然,我们也将无法回避章太炎所开启的思索历程,他对人生深挚的道德关注。
静夜思之,又念“述往事,兴来者”。
一九八九年末日——九O年元日,北京东四(《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版,4.55元;《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八月第一版,2.80元;《章太炎年谱摭遗》,谢樱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第一版,1.75元)
① 顾颉刚在欧洲学成归国,拜老师章太炎,大谈科学证据,强调事物以亲见为可靠。不料章太炎极不耐烦,问:“你有无曾祖父?”顾答:“老师,我怎么会没有曾祖父呢?”——“那么,你亲见过你的曾祖父吗?”
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