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是什么?作者将之定义为:“形式是人类本身的一部分,它随着人类的兴盛而兴盛,它随着人类的衰退而衰退。”
大自然是形式的源泉。它所包含的无数的生命形式,正是永恒生活中脉动的韵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它所创造的艺术形式,自是其生存形式的一部分。当艺术是直接人生,且与之息息相关的时候,其形式何等亲切,何等近人,又是何等充满生命力与创造活力!那是人类依靠直觉、本能与想象去感受生活的时代。按作者的说法,是“潜意识”和“有意识”的阶段。那么,创造性艺术的根源之逐步枯竭,是在何处、何时、以及如何与为何发生的呢?——当它不再是生活的反映,而被当作某种生活之外的东西,变成了为本身的存在而从事的活动,即“为艺术而艺术”的时候,它就逐渐沦落为“为艺术家而艺术”,接着“为展览而艺术”,最后则成为“为金钱而艺术”,至此艺术也就失去其自身的意义了。作者把这称为“自我意识”的阶段。
这里所说的艺术反映生活,指的是以一种自然、纯朴的感情去真诚地感受生活,因为“人的艺术形式乃是来自人类内心的某种东西”,(332页)可以说,生命的意义潜入形式,形式则传达了它的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正如印度哲人所说:“艺术家将其知觉性之种种权能发为形式,也将那‘知觉性’——造成诸世界及其事物者——的种种权能发为形式。”(室利阿罗频多:《周天集》)因此当人们称赏某一形式为“美”的时候,美却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它所散发出来的一种无形的东西,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它是在创造形式时由心灵传递给形式,在欣赏形式时又由形式传递给心灵的东西。那正是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蕴藏在生命中的追求精神。或者不妨说,创造艺术形式的活动,正是一种生命活动。
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是永远充溢着生活气息的。帕特农神庙,罗马剧场,佛罗伦萨主教堂,在它面前,人们永远可以触摸到它所诞生的时代的脉搏,因为这些形式真实反映着从事创造活动的那个时期。但是,如果将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或中国古代建筑的大屋顶用来装饰现代的高楼,会怎么样呢?当然这是一种非创造性的模仿因袭,它决没有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因而这是一种虚假的形式。“在肉体上我们不能依靠别人消化过的食物维持生命,在精神上我们又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序言,第10页)是否因为知识的积累,而使人的“思想的消化融会能力”减弱?正是这种对生命原则的违背,造成了艺术形式的“模仿性的退化”。因此作者特别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问题,他说,一定不要把千万种事实,灌输到可怜的男女孩子的头脑中去,而爱惜与养护天生的气质和敏感的直觉才是最最重要的。
作者是芬兰出生的美籍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这位牧师之子在乡村长大。是田地、草场和树林培养了建筑师对大自然的终生眷恋吧,在探索形式的过程中,他所作的,就是将人们引向大自然,引向生活的源头,引向对人类灵性的发现与对生命本能的感悟。因此这部理论著作,没有标榜任何主义,也未构建任何理论体系,更不是要人们去遵守任何既定的规则,而只是力求唤起一种真心诚意地去追求真实性的态度。其实在此之前,在作者另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就已体现了这一风格与主旨。他说:人类在活动与工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这种形式是真实的,那么它必然是人类的生活、感情、思想和愿望的真实表现。人类的艺术,在最好的情况下,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证明。在本书卷首,作者特别题道:“理解生活,以及创造形式去表现这种生活,乃是人类伟大的艺术。”那么,潜入生活,并从中重新找回“真实”,则存在于人类血液之中的创造的本能,就必定能创造出充满生命力量与生命气息的艺术形式。借用耕云先生的一句话,那也就是“迈向生命底圆满”之时吧。
(《形式的探索》,〔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月第一版,11.85元)
品书录
叶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