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寻道篇



第31节:迷失在校园里的出门人



  迷失在校园里的出门人

  吴老师,大学人事处干部。吴老师是我朋友的夫人,刚出差回来,说是到几个城市为学校招聘新老师去了。近几年大学扩招得厉害,有的学校学生成倍增长,师资缺乏。有的大学为了挖到高层次人才,不惜花重金,又是房子又是车的,对于这些媒体上不乏报道。问起今年的招聘情况,吴老师说本想花力气花本钱要找的博士、教授、海归什么的,结果是一无所获;与此相对照,收到的应届毕业生应聘材料能堆多高,没亲眼见过的人没法相信。我说这样才好啊,百里挑一嘛。吴老师却摇了摇头:“挑,怎么个挑法?材料上写的都是好好的,相关证明也过得硬,面试的时候更是头头是道;可一到用他的关口,就掉链子。”他们刚出校门,又进校门,已是物是人非……

  进入高校工作与进入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看起来好像是从高校出来又进了高校,环境没什么变化。事实上他的身份却来了个急速大转弯--从学生变为了老师,这应该是一种质的变化。身份变了,周围的环境相应也变了;然而有时候,我真的怀疑这些“新老师”到底有没有搞清楚这种身份的突变。他们大多20岁出头,刚从大学毕业,人才市场走一圈,应聘、考核,转眼又进了大学。身份上已经是老师了,心理上还停在学生状态,做事莽撞往往不计后果,等到问题出来了,还搬出一大堆看似情有可原的理由。

  从一个高的意义上说,老师这个职业很特殊,传道、授业、解惑后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就是“为人师表”,这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具有“表率”力量的人物,你的言行会对一群更年轻的求学者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做老师绝对随性不得。

  拳打脚踢师生恋

  学校每招进一名新员工,人事处是第一道门坎。能本科毕业进高校当上政治辅导员的,都是在校期间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们在招聘的时候要求很明确:要担任过学生干部,中共党员,拿过二等以上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说明他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是中共党员,说明他政治思想进步;得过奖学金,那他的学习成绩肯定比较优秀。再通过一轮轮笔试、面试,最后留下的肯定是毕业生里的拔尖人物。很多素质都可以通过一些硬件表现出来,或者通过考核测试出来;而且近几年我们每次都邀请了人才测评专家、心理学专家参与到招聘工作中来。可即使是这样,在录用人选素质上还是会有一些不可测试的部分,比如说感情问题。

  一天中午,我顺道在学生餐厅吃饭,听到几个女生一惊一乍地在聊一件校园绯闻,各个眉飞色舞--一个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吗?昨晚有一个老师和学生在食堂打架。”另一个对她关于这件事的定性表示异议:“什么呀!是决斗,为了一个女生。我宿舍有人看到了。”有人听到过风声,问:“是不是××学院的那个女生啊?她换男朋友了吗?”还有人将信将疑:“那男生真的跟老师打啊?他要倒霉了--那老师是哪儿的?”立即就有消息灵通的接茬:“就是××学院的辅导员嘛,我认识,下回指给你看好了。”

  我边听边皱眉头,这种闲聊往往是空穴来风,并非无因。学生在茶余饭后谈论老师很普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神秘色彩的。老师的发型、服装、口头禅、小动作,学生们讨论起来都津津有味,更别提生活感情方面的事了;甚至在一些研究生之间也会听到“某某导师的夫人很漂亮”之类的闲聊。学生比较喜欢拿老师当话题,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一件小事可能就给放大了。

  当听到“我认识,下回指给你看好了”这句话时,我心里很不舒服,因为实在是不忍想像一位同事以这样的形式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对象。对于这个“××学院的辅导员”我心里有数,应该是指小洪--去年刚来的辅导员,上学期就隐隐约约听到他和班上一个女生谈恋爱的事。这学期他们学院做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些工作调整,小洪换了两个班级,不再带原来的两个班;可能是院领导也注意到了“感情事件”,有意识地提醒他一下。不知道怎么平静了两个月之后忽然又有了新的传言。

  在我听到那些议论一星期后,由三位当事人写的事件报告从校党委书记那边转到了人事处,证实了这件事不但是真有发生而且比较严重。从三份详尽的报告里,对事情的原委始末叙述得很清晰。

  师生恋在校园里始终是个比较忌讳的话题。显然,这位新来的小洪老师起初根本没想过要去踩这根线。因为年轻而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很喜欢他,他也很乐意融入到学生的圈子里去。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完美,然而完美的东西往往很脆弱。

  他太年轻了,没办法将这种关系掌握到恰当的火候。感情的事就像流水一样,渗透性很强,不知不觉间就不能自已:小洪老师和班上的一位女生恋爱了。但是很快,他发现了这场恋爱所带来的消极面:工作效率降低了,学习时间减少了,和其他学生的相处尴尬了。院领导找他谈话,没明说,只是点拨了一下;他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感激领导的帮助。

  经过一个寒假的考虑之后,他决定把和这位女生之间的关系降降温,彼此冷静一下,把工作和学习放首位,慢慢再来谈感情。女生倒也体谅,一口答应了;他很感动。以后两人就保持了电话、短信之间的问候。小洪老师一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去,早早地开始做考研的准备,希望这场感情能够有一些更有力的东西来支撑。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其实是处理得很不错的。理性很好地引导了感情的发展。因为感情这东西非常微妙,没有人会去随便打压。大家都是成年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处理好了甚至可以是一个比较正面的案例,处理得不好肯定就搞得一团糟。

  结果事情没有像小洪老师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他高估了这位女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学生对于爱情谈不上什么稳定性,细水长流式的爱情只是他的一相情愿。在他自认为的感情降温期间,女生和同班的一位男生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