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以讹传讹的宿舍闹“鬼”



  三个人间的关系变复杂了,说不清道不明,那男生本是小洪老师的学生。小洪老师面对这样的变故有些发蒙,或者说他本身也还并不成熟,既没有考虑过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也没有应变一些突发事件的良好心理准备。于是,小洪老师的理性在这场情感变卦面前瞬间坍塌了。他先找那位女生谈,又去找那位男生谈,目的只有一个:阻止他们在一起。因为他打心眼里放不下这件事情,他不愿意自己刚刚放下的这段情感这么快就被别人拾了起来,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学生。他决定阻止,但他忘了:强硬的“阻止”在感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适得其反地成为催化剂,无形中把两个人推到了更紧密的统一战线中。

  怎么办?这时候他亮出了老师的身份--这是他最后一张牌,“谈话”变成了“命令”。两个学生毕竟对老师有三分畏惧,表面上便答应了下来。但小洪很快就发现这不过是两个学生的一时敷衍,暗中来往反而更加密切。于是再次进行“阻止”--

  一天晚上七点半左右,小洪老师给女生打电话,再次希望她终止和那个男生的恋爱。当时男生就坐在女生旁边,于是他又要求和男生通话。矛盾再度被激化,情绪就上来了。他指责男生答应过他离开那个女生却不守信用,变得太快;结果这个男生的倔劲被激上来了,回应说“变就变”。

  理智点的人会发现这场争执简直就是荒唐可笑:那两个学生根本都还没建立起“成年人”的意识,而老师一气之下硬要和两个孩子争起了长短,结果就是放任自己“孩子”的一面,采用了“孩子”式的解决方式--动手。

  原本三个人谁也没想要动手,只是想当面谈一谈。三个头脑发热的人谈话怎么可能有结果?“谈”到后来急了,就开始了“骂”,乱七八糟的话全出来了,哪里还像老师和学生,分明成了骂街。到最后,骂都不能解气了,手就不由自主上来帮忙。学生衬衫的袖子被撕破了;老师的手表带给扯断了;女生吓坏了,大声喊起来。引来了一些学生的围观:有惊讶地看热闹的,有上前阻止的,有说“让她做决定跟谁”的,还有的则打算要报警。

  小洪那时候恐怕已经完成忘记自己还是老师了。直到后来另外一位老师出现,才总算收场。简直就是一场小孩子的闹剧!那个学生还挂了彩,手腕、脖子都破了皮。这就是食堂里“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打起来了”的一幕。

  这件事在学校里造成了相当不良的影响,学校里对小洪老师的处理也很难。他才刚来一年不到,试用期都还没满就惹出这么件事来。事后小洪一再地承认错误,表示愿意接受学校处理。学校要求人事处拿出处理意见,人事处经过研究提出两种处理方案供本人选择:一是走人,另谋高就;二是可以留下来,但给予记过处分,推迟一年转正,三年不得评奖评优提级晋升职称。

  结果,小洪选择了后者,毕竟现在要找到一份工作实在不易。

  说起来,他还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开始就摔这么个大跟头他心里肯定不好受。私下里有同事感叹:才20来岁,其实也还是个孩子;年轻嘛,感情丰富,脾气大点儿是常有的。话是这么说,但在校园里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肯定是个错误。

  没有人要求老师是“圣人”,也没有人要求年轻老师做什么都得一步到位;可老师因为职业身份的特殊性,绝对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哪怕你和学生其实差不了几岁。当了老师,站在了学生当中,那么放在“年轻人”之前的,首先应该是“老师”的职业道德和形象;做朋友,也应该是“益友”。

  回过头来说食堂里的这件事,“师生恋”存在的弊端很多,学校是最怕年轻老师在这方面出岔子了。这种感情分寸的拿捏很不容易掌握。现在的学生敢爱敢恨的很多,强调个性,要与众不同,追求轰轰烈烈。有时候他们所谓的恋爱完全是在模仿一些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剧情。加上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重,像“师生恋”这种带有一定禁忌色彩的事情他们会觉得很神秘,跃跃欲试。如果这时候做老师的也头脑发热,无疑就配合了剧情的上演。学生等到神秘感一消褪、叛逆的刺激感也过去之后,感情就可能出现变化,这时候难题就推到了老师的一方。

  有多少老师能够妥善处理好这种棘手的问题?尤其个别刚出校门的新老师,身上还留着很浓的学生气,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又差,激动起来就忘乎所以、不分轻重,最后事态严重了才后悔不迭。学生到头来可以说一句“我还只是个孩子”;老师呢,即使你还很年轻,即使你仍身处校园,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拿这样的借口来搪塞了吧。

  以讹传讹的宿舍闹“鬼”

  刚毕业的学生转过来做老师,一些稚气时不时地会冒出来,女老师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明显。年初学校里有一个女孩子跳楼轻生,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结果这件事给我们一位本来就比较胆小的女辅导员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弄得她好像也要崩溃的样子。

  这个女老师也是刚毕业不久,其实并不是那个女生的带班老师,甚至都不认识那女生。由于我们学校辅导员都是和学生住在一起的,一般老师住底层,结果那个女孩子就摔在她窗前地上。目击了那幕悲惨景象,女老师心理上受到了很大刺激,说是不敢住那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