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高考



  所以,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

  在把能力和道德区分开以后,我们再来看看,“能力”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再直接一点,到底怎么样才叫“低能”?我记得在报纸上见过这么一则新闻,说某个刚考入重点大学的女生,家里人给她带了几个煮鸡蛋,但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剥蛋壳,因为家里都是父母给她剥的,折腾了半天不得吃,竟然伤伤心心的哭起来。这个事情,便成了所谓“高分低能”的铁证。

  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会剥鸡蛋的人我到目前还没有碰到过,但不会削苹果皮的我倒认识几个。其中有一个还是某省的文科状元,名字就不用公布了,是个女生,她亲口跟我说的。情节跟前面相似,也是从家里带来一些水果,但以前都是父母给削,自己不会,怕伤着手不敢轻易拿刀试,直接连皮吃又嫌不卫生,向别人请教吧,都是新同学,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十七八岁的人了,竟然拿一个大苹果没办法,只能吃香蕉(香蕉皮还是会剥的)和葡萄。放了几天苹果坏了,只得扔掉。

  那个不会剥鸡蛋的女生后来有没有吃上自己剥的鸡蛋不得而知,不过我的这个状元朋友已经学会了削苹果倒是千真万确。因为她讲完之后就得意洋洋的拿起一个削了起来,虽然削出来的样子十分难看,但上面确实已经没有苹果皮了,而且我在被迫吃下去之后也没有生什么大病。对于削苹果这种“能力”,可以说算是合格了。我就在想,当时他们班上毕业的同学中,会削苹果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只是如今三年以后,能够跟她一样与导师一起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人能有几个?就算她现在还是不会削苹果,我们能不能称之为“高分低能”?而那些能把苹果削得比鸡蛋还光生但总是考试不及格的人,我们能不能称为“低分高能”?

  显然不能。

  那么,“分数”和“能力”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我认为,以上任何一个能力都比剥鸡蛋或削苹果的能力更重要。除了少数特殊人才外,也比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的能力重要,实际上,你要想在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也是不可能的。更进一步说,一个人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反之,一个人具备了这七种能力之后,在任何方面想有所成就都应该不会太难。

  我本人不会画画、不识简谱、唱歌跑调、踢球倒是比较爱好可惜脚法太臭、拿到人大录取通知书之后才买了一本《WINDOWS98操作指南》来慢慢看、上大学之前写的文章连校刊都不愿意发表,可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不通。而且不会洗衣服不会做菜不会叠被子,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过年走亲戚回来必然要被老妈教训一通,因为我见了长辈从来不叫,即使被迫叫了声音也小得跟蚊子一样。但我想没有人会因此否认我上人大的资格,也没有人能够说我“高分低能”。为什么?因为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并在学习中锻炼了以上七种能力。有了这七种能力,即使我什么都不会,一切从头开始,我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以电脑技术为例,我进大学后和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份校园刊物,没有钱请人排版,于是我们就自己练习排版。当时,我们自己没有电脑,借用别人的电脑排版又不好意思,隔壁寝室的豪哥刚买了电脑,我们就给他一个虚职“排版编辑”,然后用他电脑。后来我们第一期杂志出来以后,有个同学看见“排版编辑”上赫然印着豪哥的名字,笑着说:“应该这样写:’排版编辑:豪哥的电脑‘。”

  我从最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学起,然后是WORD,另一个同学学习排版软件PAGEMAKER。我们边学边用,勉强把第一期排了出来。后来又面临图片处理的问题,因为第一期我们拉到了一家图片公司赞助,他们就顺便帮我们把插图封面都做好了。但第二期就不行,我们自己找来的插图太大,软盘装不下,而那时候还没有U盘。我连WINDOWS的“画图”工具都不会用,翻开书对照着一步一步压缩图片,但压缩后的图片很不清楚。于是买了PHOTOSHOP的软件和教材来仔细研究,不仅学会了压缩图片,连图片的合成等其它处理技术也一块学会了。

  当然,直到现在我的计算机水平仍然很低,但对我这样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讲,肯定是够用了。至于我上大学以后埋头苦读,遍览政治、法律、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虽然都不够深入,但终于独立写出颇受欢迎的《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利的瞬间》;以及参加辩论,而后演讲,巡回中国,写成本书,更是自信写作与演讲水平,在全国同龄人中亦属一流。从我高中时的表现来看,并非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天才,实在是因为在大学里能够将备战高考过程中磨炼出来的决心、毅力、专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用于这两个方面的锻炼而已。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在高中或高中以前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某些方面,具有了某些超过同班同学的才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外,你在高中掌握的那点“特殊才能”根本吃不开,只能作为课余爱好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锻炼“掌握才能的才能”。有了这样的基础和能力,即使你高中的时候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高考之后,只要你原意努力去弥补,很快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