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是一种生存方式



  走近校门,迎面出来的却是童心和爸爸,还有班主任菲扬。

  “您也看到这张报纸了。”童心爸爸冲霍老师说。他是一所名牌高校的老师,和霍老师素有交往。

  “这篇《护士病危,急寻血清》的报道,我刚看了。我们得想办法救晶莹。”霍老师说,“有找血清的线索吗?”

  “是菲扬老师让我们来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赶来出主意。可必须得是非典痊愈者的血清才有作用啊,血型也得匹配。如果需用量较大,就只能去广东采集。”他有些伤感。

  菲扬补充道:“这件事只有医疗系统出面才有希望办成呀。”

  霍老师沉吟片刻,“让我和玲玉商量一下,看她那边有没有渠道。大家都进来坐吧。”

  重新回到会客厅,霍老师马上和玲玉通话。她刚从ICU病房即重症监护室抢救完SARS病人,回到办公室。“我这就和院方联系,建议把晶莹转到我这里来,毕竟这里的医疗支持设备是最好的。发病时间再长,血清疗法在目前来说也同样最为有效,千万不能放弃。而且用量并不需要很大。”

  方岩也看到了晶莹的消息,将之紧急安排在当晚的电视新闻播出。一场寻找血清、救助晶莹的行动,在市民当中传递展开。

  播完新闻回到家里,丈夫黎明给做好了饭菜等着她。方岩的心情稍微舒展了些,“等我回来你才吃饭,不觉得饿吗?”

  “嘿,晚饭不怕晚,和你一块儿吃那才叫晚饭哪,要不跟没吃一样。”

  方岩想笑又收住了,“知道吗,我们同学晶莹病得很厉害。”

  “什么病,不会是非典吧。哎,那天我们还跟霍老师一块儿去春游呢。”

  “不是非典就不怕了。就这么快,一会儿就能染上,她们医院有不少人都倒下了。救治病人的时候晶莹总抢在前头,这就是霍老师的学生啊。明天我也要到抗非一线采访。”

  “那治疗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起色?”黎明有些焦急。

  “她发病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专家的意见还不一致。有的说用血清疗法,有的说难度很大。唉!在非典面前,其实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啊。”方岩露出一丝苦笑。

  “你也去采访,你不害怕呀?”他不免担心。

  “这有什么,晶莹她们把命都快豁出去了。救助病人,是她们的天职,报道非典,也是我们的责任呀。怎么能老在后方窝着呢。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我们同事在前线出生入死,这一回我也得冲上去。今年世界是怎么了,这么不太平。我得向台里请缨,一直采访到降伏非魔那一天,我就不信治不了它。”

  不光是这一个夜晚,不光是这几个家庭,自从京城迎战非典以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不平静。非典是一个幽灵,是一个恶魔,像老鼠一样啃啮着我们的神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地侵蚀了心理防线。这种奇异的病毒,似乎应该是早晨醒来后长嘘一声“幸好是一场噩梦”;或者在科幻小说里才可以见到的恐怖图景,就这样进入了现实生活,让我们早已习惯的生活状态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都只在说“非常时期”,可非常和常态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灾难和幸福都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只是我们如果太习惯了享受生活,就会经不起忧患的考验,而且并非天经地义的幸福也将被灾难无情地带走。大自然从不可怜人类的一相情愿。

  非典的非常之处,就在于让我们换了一种自然和心理环境,有机会脱离原来的思维轨道,重新审视生活,开始新的生活。这不是指灾难之后的新生活,如果人们还总是这样心存侥幸,以为灾难只是暂时的,而在灾难过后一切如常尽情享受,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规律漠然视之,以为那与我们只是偶尔有关,那么灾难的不期叩访就是一种必然。

  幸福和灾难,都是上天的恩赐。灾难令人类警醒永远不能失掉自知之明,人类不是万物的主宰,对生灵不可以任意驱驰,为我所用。大自然的厚赠,万物生灵谁也没资格独自领受,甚至无耻地掠夺。人类无权继承大自然的财富,我们在无偿享用财富的时候可曾问心有愧,可曾回报一丝一毫?没有回报的使用,就是巧取豪夺,违背天理就要做好接受惩罚的准备。人类在路上捡到了一笔巨额财富,却贪婪地将其据为己有,而对造化之神——自然母亲忘恩负义。

  如果说灾难是暂时的,那么幸福又何曾常驻不移呢?

  所谓灾难和幸福,都只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大自然不懂两者的区别,它只知道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行,人类只是这种规律的产物,是它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会拥有选择幸福或规避灾难的前提条件。

  自人类诞生之日,灾难和幸福一直都在交替运行,这种人类社会的规律谁能够超脱呢。谁的生活又不是苦乐交织呢。灾难是另一种生存环境,这种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如果没有,灾难离人类就不会太远。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假象,因何断定灾难的影子没有潜伏在我们身边。

  “我盼望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更盼望人们能早点警醒吧。”霍老师彻夜难眠,苦苦长思。

  学生晶莹和女儿萱颜都得了非典,可她们只是受害者,谁是罪魁祸首呢?霍老师不敢想,如果她们……这无情的现实自己将如何承受。

  互动留言:

  “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方岩这话说得太好了。不论是生活还是教育,面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断。这是人要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独立人格开始形成的标志。记住,专家的意见永远都是不一致的。在教育上,我们同样需要学会判别、学会吸收、学会创造。

  文末霍老师关于灾难与幸福的所思所想,其实就是生活对我们的教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这种无处不在的教育,人格其实正是在这种完整的教育下形成的。这使我们更深一层地理解了,“教育就是生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