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归属



  1.归属

  在那些很重要的关系中,感觉到被其他人赞同或尊重,是归属感所理解的东西。有归属感的学生如果是团体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团体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感到被认识或被承认,在这些团体中,他们能体会到信任、忠诚和一致性的重要性。

  理查德·韦特菲尔德(RichardWhitfield)在《以精神化为基础的人类依恋和礼貌》的论文中推测,50%的英国在校孩子不知道他们被无条件地关爱着。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被爱的感觉,即在家里的归属感,如果他们在学校里也无法得到的话,他们就想在街上获得这种感觉。如果一个人思考一群人的心理侧面图的话,也就是他们如何被组成、补充新成员和维护群体的话,我们能看到需要“归属”的重要性。

  归属的需要和它的作用结果很早就已经通过交换策略而被意识到了。在二战时期,母亲接受了有关需要用橙汁喂养孩子的教育,无线电讲演和写宣传册相结合,但效果并不明显,很少有人去使用橙汁。当一群年轻的母亲被召集在一起讨论医生在一些偶然场合中提出的这个信息时,这个群体很快接受了它,并开始使用这种产品。事实已经变成了她们的事实,决定变成了她们的决定,而不是其他人的。归属感改变了他们的执行水平。

  这个领域只有有限技巧的学生在交朋友及保持友谊方面存在着困难,他们经常害羞,不适当地表露感情,看上去十分孤立,对情感和其他人的需要感觉迟钝。这些学生在群体中几乎不会感到舒服。在集体讨论时,他们沉默寡言,看上去在班级行动的外围。他们非常独立,会产生不适当的情感依托。他们的沉默寡言会因为担心被拒绝而排斥冒险,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无法有效地发挥潜力,因此,我们要帮助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归属感。

  第一,建立在学校的归属感。

  ◆作为个人或社会教育节目的一部分,采访所有新入校的学生(比方说7岁),通过电视报告结果。赫尔的马来特·兰伯特学校采用过这种方法。学校访问了地方兄弟小学,对6岁的学生进行了采访。然后,利用电视采访结果来回顾和制订行动计划;

  ◆鼓励各种团体活动,其中一些是非竞争性的,例如实地考察旅行,进行集合,建立一个团体来负责学校某一地方或在一个特定主题的公共空间中进行视觉展示;

  ◆监控权威或非权威在场的情况,通过在场的循环模式采访个人来追踪调查;

  ◆通过年纪大点的学生或外部组织,如教育事务合作伙伴,使用指导计划;

  ◆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搜集、分析和完成采访的学生在内;

  ◆在新学期,为新生提供一天作为单独指导日;

  ◆用传记作家肖像的形式,在公共空间展示照片,每个在校学生在第一个学期末贴上他们的照片。

  第二,建立和父母在一起的归属感。

  ◆使用定时的父母时事通讯来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使用时事通讯来解释学校经考虑而采用的积极的行为策略,以及关于相同的原则可以在家中模仿的实践建议;

  ◆鼓励父母做课堂上的志愿者;

  ◆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学校提供一些帮助阅读的指导方针来支持父母;

  ◆建立家庭作业热线--布里斯托尔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乔治学校建立了电话热线,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家庭作业。这个项目由DFF提供资金支持,允许学校搜集每个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通过热线服务提供给家长,家长能够打电话来落实孩子的家庭作业。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乔治学校艾米·汉森说:“不要担心家庭作业,老师将帮助和解释我们不得不做的作业。家庭作业是有趣的,惟一不好的事情就是你的爸爸妈妈,甚至祖父母能够通过家庭作业热线检查你不得不做的作业。”

  ◆建立父母图书馆--包括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书、在孩子中建立和保持积极思想的资料库;

  ◆了解父母的观点--课堂老师或者年级助教通过使用标准形式,与父母达成一致,做父母满意度电话调查,讨论学校应该如何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