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



  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为他设置的天地里。良好的家庭氛围,协调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天然课堂。

  你的房间要尽可能陈设协调,给人以开阔、舒展、明净之感。墙壁上张贴“大美人”不如悬挂名人肖像或名人箴言,或一些高远、恬静、淡雅、和平、庄重为特点的艺术作品。家庭成员说话要有所取舍,声音要尽可能平缓柔和。因为孩子惧怕尖锐的声音的刺激。

  无边无际的田野,浩瀚的大海,茫茫的星空,也是一个大课堂。为了孩子,不妨像名人那样,努力开辟孩子的学习场所。

  三迁之教——孟母三迁的故事

  人们熟知的亚圣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孟轲(公元前372一前289)。他幼年调皮淘气,后来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名儒家学派的大学问家。晚年,他在《孟子题辞》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的成人与'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关系极大。”

  孟轲是邹国人,祖辈以农生为主,家境甚为贫寒。他家住在一个村落的边上,附近是一片坟地。孟轲出于好奇,小时候常去墓间玩耍,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一些小朋友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盂母见此情景很担心,认为这个地方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巨贾云集,一天到晚吆喝声不断。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感到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学宫的旁边。到这里来的除一些学生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出出进进很有礼貌,早晚还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孟母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很好,有利于对孩子教育。”便定居在此。

  盂轲住在这里,常到学宫旁看学生游戏,听老师上课,学生朗读,学习来往行人的礼貌动作,孟母看了十分高兴。直到孟轲上学,孟母仍不放松对他进行教育。后来,孟轲终于成为著名学者。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为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在儿童少年时期,他们是纯真的,模仿性强,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很有兴趣。因此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邓颖超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

  ——申居郧

  移情之巧——成连教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琴师叫伯牙,他自幼爱好弹琴,但琴艺提高不快,后来他拜成连老先生为师。

  成连是个琴艺超群的民间琴师,他感到伯牙虽学琴刻苦,技艺也不差,但情感不足,终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于是,他带伯牙去东海陶冶情感。二人坐船到了蓬莱,成连留伯牙一人在山上抚琴。初时仍无进展,后伯牙收琴起身,观赏蓬莱景色,见宁静的山林在薄雾中隐约迷离,显得那样幽丽、沓冥;海浪由远而近,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顷刻,海浪退去,一切又恢复了迷人的平静。伯牙看着看着,顿觉心胸开阔,感情起伏,情不自禁地拿起琴,合着这大自然的节拍,奏出了雄壮而优美的旋律。其后,伯牙慨叹地对成连说:“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带我到这儿来了,你是让大自然这个老师帮我移情啊!”

  后来,伯牙在成连老先生的指导下,琴艺大进,作出《水仙操》等琴曲,流传于世。

  射入缕缕阳光的远处林间小径,寂静的小河湾,绿茵茵的草地上,朴实无华的蒲公英,迎风摇摆的黑麦,凝滞在道路上空的云朵……这是培养孩子们审美感的“活的课本”。

  ——A·马尔库沙

  做医生以救人为本——宋代名医钱乙成为儿科之圣的故事

  钱乙(约1032-1113)是宋代有名的医生,被后代医学界称为“儿科之圣'。他的父亲叫钱灏,是个针灸医生,因家穷,在钱乙出生以后不久的一次外出行医中失踪。随即母亲去世。孤苦伶什的钱乙,从此一直生活在姑母家中。

  钱乙的姑夫姓吕,是个民间医生。他心地善良,很疼爱钱乙。有人看病时,他常常让钱乙站在自己身边,看他切脉、诊断病情。没有病人时,姑父就教钱乙认识黄连、当归、白术、甘草等药名和药性。

  钱乙10岁时上了学。每天放学回来,钱乙仍保持儿童时的习惯,坐在姑父身边,看他开药方治病。

  时间长了,钱乙发现来找姑父看病的多数都是穷苦人。他们看完病后往往露出为难的神色说:“吕大夫,我只有这点钱,怕不够付药费吧?”姑父总是说:“没关系,没关系!”有的人实在身无分文,就只好留下几个鸡蛋或一把青菜顶药费,姑父也从不计较。他告诉钱乙说:“做医生以救人为本,不能像商人一样唯利是图。只要看好病就是医生的最大快乐。”

  姑父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医德和对穷苦人的深厚感情,使钱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4岁时,念过5年书的钱乙已成了姑父的得力助手。他主动帮姑父抄药方、配药,给病人上热敷、针刺等,既帮了姑父的忙,又学到了医疗知识。到了十七八岁时,钱乙就可以单独处理一些小病了。

  一天,钱乙送走一位白痴小儿病人后告诉姑父说:“我看,有许多病都是儿时得病的后遗症,可见治愈小儿病非常重要。”“你说得对,可惜姑父在这方面医道太浅,以后,你就在这方面下工夫吧。有志者事竟成,以后家里看病我承担,你抽时间看看书,到外面走走,对提高医道是有好处的。”姑父诚恳地说。

  在姑父的鼓励和支持下,钱乙决心摸索一下儿科疾病,让孩童少遭夭折,让老人少受丧子之悲。他把古医经中所有儿科病的资料都集中到一起,加以对比研究,并跑遍各地,边行医,边广泛采集民间治疗小儿科病的土方。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总结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施治法”,还研究出几十种专治小儿病的药方,成为一代名医,博得了后人的赞扬。

  一年之计,莫如树壳;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本草纲目》是这样写出来的——李时珍的父亲支持儿子立志从医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的父亲李言闻,也是当时著名的医生。一天,他对李时珍说:“为父不希望你学医,有你哥哥帮我就行了。你知道,这年月学医是被人看不起的呀!在史书里,医学被称为末学杂流。你还是趁年轻多读点经书,准备应试吧!”

  李时珍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偷偷地读了很多医书,决心像父亲那样,一生从医,便对李言闻说:“父亲,眼下疾病流行,扰得人们生活不能安定,而官宦对此却视而不见,我哪能在这官府里当那'昏'官呢?我认为,只有从医才能利民。古人以学术报亲,我就从医报父!”

  李言闻听了儿子的这番表白,还能说些什么呢?他终于支持了儿子的志愿。

  富有经验的李言闻深深感到,从医也是一门较深的学问,没有文化不行。因此,李言闻教儿子首先在读书上下工夫,打好功底。

  李时珍所处的时代,大都是读四书五经。李言闻除教儿子读这些书外,还选择与医学有关的书或有关章节,如学习古代解释字义的书——《尔雅》,他教儿子读其中的《释鸟》、《释兽》等有关植物、动物的篇章。后来又读了《菊谱》、《竹谱》等有关植物和药物的书。再后来,又读了《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古医药书。

  在读书的同时,李言闻教儿子特别重视实践经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他说:“翻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王叔和是晋代名医,著有《脉经》等书)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时珍医术大有长进。

  后来,李时珍在学习中发现,历代的《本草》书,分类不当,错误甚多,他决心立志进行重修。李言闻深知,重修《本草》并非容易,得需多年时间。但他觉得儿子上进心强,医药学基础知识学得也好,且年富力强,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就坚决地表示同意和支持。

  从此,李时珍更加刻苦读书,先后读了医书药书八百多种,记录了大量笔记。在此基础上,他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到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考察,向老农、樵夫、药农请教,采集标本,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就这样,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经过3次大的修改,终于在他61岁那年,完成了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著作。

  教育必须立基于道德与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撑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凌。

  ——桑费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

  母亲的希望——洗星海的母亲教子成才

  1905年,澳门一个贫苦海员家里,有个小生命呱呱落地。他的母亲黄苏英抱着可爱的婴儿,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星空和茫茫大海,给他起了个既朴实又浪漫的名字——星海。他就是后来声振乐坛的《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洗星海。

  洗星海(1905-1945)的父亲由于常年在风浪里奔波,积劳成疾,没等星海生下来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黄苏英原是澳门一个农村的妇女,经历过艰辛的农事劳作,后来又尝过海上风霜,是一个意志坚强、胸怀宽广的人。她把对丈夫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对儿子的爱抚和教育上。

  为了生活,黄苏英给别人做佣工。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抱起孩子哼起了柔和的催眠谣《杨树叶儿》:

  “杨树叶儿哗啦啦,

  小孩睡觉找妈妈。

  乖乖空儿你睡吧,

  马猴来了我打它。”

  这是星海来到人世间听到的第一支歌曲。这歌曲在星海的音乐生涯中像一颗闪闪发亮的启明星,使他身体里的音乐“细胞”全部活跃起来了。

  伴着星海长大的,还有那些码头上搬运工人的号子,起伏的波涛里水手们的歌声……

  星海的祖父是一个航海家。他经常给他讲航海的故事。故事里有水手们的欢乐和痛苦,有凶狠的船老板、洋兵和洋人,有惊险的风暴,也有迷人的海市蜃楼。这复杂的人生对星海来说,虽不能全部理解,但他已初步分辨出哪是好人,哪是坏人,哪是忧愁,哪是欢乐。

  1912年,7岁的星海随母亲离开广州来到新加坡。母亲靠当佣工挣来的钱供儿子学了汉语、英文,也学会了弹钢琴。母亲发现,儿子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便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欲望,让他钻研音乐方面的问题。一次,星海深夜还没回家,母亲着急地出去到处寻找。后来发现,儿子为了听琴声,在人家的窗下睡着了。

  1918年,母亲带着13岁的星海从新加坡返回广州,靠替人家洗衣服供儿子上了一所半工半读学校。人校不久,星海参加了乐队,很快显露出他的音乐才能。后来,母亲又支持他到北大音乐专习所深造,去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星海带着母亲的慈爱、鼓励和希望参加了抗日救亡剧队。他终于没有辜负母亲的抚养和教诲,为人民创作了许多英勇雄壮、充满战斗力的歌曲,成为人民爱戴的音乐家。

  许多事情取决于孩子的素质。为了使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我们必须采取较好的办法,使孩子的审美感得到发展。

  ——A·马尔库沙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择善而从——谢觉哉教子艺术

  60年代初,谢觉哉(1883-1971)同志的儿子谢飘要到东北去上学。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谢飘,这是第一次远离亲人。他想到父母的关怀和教诲,有些恋恋不舍。临别前的一天,他走到父亲跟前说:

  “爸爸,一想到单独在外生活,心里总有些打怵。谁来帮助自己,怎样处人,我心里没数。你了解我,有生活经验,我想你还是尽可能给我多讲些。我感到父母的话,孩子最能接受。别人的话,即是说得对的,有时听起来也不那么顺劲。”

  谢老理解儿子的心情,他说:

  “父母的话,你们易于接受,这是自然。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也是应该的。但是,子女不可能一直守在父母身边,况且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今后不可能对你们多讲什么,连较长的信也不会多写。所以你们不能光听父母的话。父母的话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应该多听听周围同志们的话,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学校去,你自然应该把周围的老师、同学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择善而从。有一学一,有二学二,如此下去,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和提高自己。”

  他还说:“别人的话,正确的当然要听,而且要努力照着去做;不正确的时候,也要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不可感情用事,'不顺劲'不行,要逐步丢掉小家庭'观念'。”

  谢飘遵照父亲的教导去做,在学校里进步很大,曾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

  谢老知道后很高兴,便写信鼓励说:

  “'君子学以致其道',看来你已走上了正道,但还需继续努力。学好学差,收获多少,在于自己是否善于学。父母、师友能教授的东西很多,但不善于学,也是枉然。望你争取更大进步。”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与患者作伴,必受亏损。

  ——列·大卫王

  鸟需巢,殊需网,人需友情。

  ——布莱克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克雷洛夫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莎士比亚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况

  “刘家出人才!”——著名画家刘奎龄苦心教儿学画

  著名画家刘继卤(1918-1983)一生作画255余件。1983年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双狮图》被悬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厅。他父亲刘奎龄是一位功力颇深的丹青高手。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为此奋斗了一生。1958年11月,毛主席接见了刘奎龄、刘继卤父子,他高兴地说:“刘家出人才!”

  刘继卤从小喜欢看父亲从英租界买来的印刷精致的画报。有时,他能面对一幅画一动不动地看上一两个钟头。一次,他父亲在后院的墙上发现一幅用粉笔画的一匹生气勃勃的高头大马,大小和真马差不多,一问才知道这是5岁的儿子刘继卤画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天津南郊的土城村,乡亲们都跑来观看,交口称赞:“画得真像,画得真像!”这就是刘继卤的“处女作”。

  刘奎龄见儿子智力不差,便送他进了土城小学。可5岁的刘继卤心不在书本上,而在画画上。只要一放学,就撒腿往家跑,扔下书包,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头钻进父亲的书画堆里。父亲买了许多画册、画片,光西方的油画名片就有二百余张。特别是日本的名画家竹内栖风的画,潇洒空灵的画风和捕捉物象的精到技巧,深深打动了刘继卤幼小的心灵。他被迷住了,翻来覆去不断地临摹。像《春郊归牧》、《百骚一睡》、《天女》、《斑猫》、《群鸭》等,都不知临摹了多少遍。

  父亲还有很多印有外国名画的明信片,为了引导刘继卤,他把这些名画拿出来让孩子看。刘继卤不厌其烦地对照一张张画了下来。其中临摹最多的是英国一位女画家画的《牧马图》。画面上八匹骏马各具神态。牧马人十分得意地骑在马背上,周围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生动极了。刘继卤终日把这明信片带在身上,想看就拿出来看一看,总觉得看不够。

  为了丰富刘继卤的生活,父亲经常带他到外边去观察活动着的物体。继卤10岁之前,几乎每天都要跟着马群、牛群走一段路,细细观察牛、马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形体和神态,然后把这些都画下来,旁边还写上许多文字。

  一天,他和弟弟一块去东楼村买东西。他走在前面,弟弟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弟弟发现哥哥不往东楼村走,却离开大路,跟在两匹马后面,朝一条羊肠小道走去。他活像个机器人,两眼盯着马举足抬蹄的动作,一直走出十来里远。

  10岁时,刘继卤用一块六尺绢,画了一幅福禄寿三星图,人物画得不错,颜色用得也好,许多人都称赞他很有艺术天才,他自己也感到很满意。他把《三星图》拿给父亲看,本想听父亲夸奖几句,可怎么也没想到,父亲越看越皱眉头。他问父亲怎么啦?父亲看了他一眼说:“你自己细瞧瞧!”他瞧了半天,还是不知有什么毛病。父亲用手一指说:“你好好瞧瞧这里!”“啊!”他发现了,原来是一时疏忽,竟把禄星的右手画成了六指。他脸红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为自己的画沾沾自喜过。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条件。

  ——贝弗里奇

  向孩子们讲名人的传记故事,会对孩子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佚名

  追求知识不讲吃穿——科学家钱三强有个好家风

  钱家三代人称三世英才。钱玄同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其儿子钱三强再到钱氏第三代钱思进,代代相传,都保持着良好的家风。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1915年起,他先后出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张扬文化革命的大旗,曾用假名“王敬轩”致函《新青年》,故意反对白话文学,而由另一编者刘半农具名复信,加以批驳,由此引发了一场新旧文学的论战,钱玄同因此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

  钱玄同在社会上,向旧文化无情地冲击,在家庭里,也常向儿子钱三强灌输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对于社会要有改革的热情,时代是前进的,你们学了知识技能就要去改造社会。”为了让孩子从小体验“改造社会”的艰辛,钱玄同带着6岁的钱三强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中的游行。父亲的言传身教在钱三强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播下了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种子。

  钱玄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他对子女们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他从小教育子女不要乱花钱,要养成俭朴的好习惯;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孩子们追求真理,学好知识技能,长大后去改造世界。

  钱三强牢记父亲的教诲,中学时代就阅读了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方略》一书,立下了研究科学、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志向。当钱三强中学快毕业时,有人对钱玄同说:“你是搞语言文字的专家,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钱玄同笑笑说:“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一天,钱玄同对三强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你的主意,由你自己去选择。但是一个人应当有科学的头脑,对于一切事物,应当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其真相,判定其是非,然后定改革的措施。”父亲一席话,深深印在儿子的脑海中。不久,三强开门见山地对父亲说:“爸爸,我要学工!”钱玄同欣然同意。

  以后,钱三强进了北大预科班。上课时,学生问答都得用英语,这对只学过法文的三强来说,困难不言而喻。父亲怕儿子打退堂鼓,便鼓励说:“目标既然确定了,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是属牛的,克服困难要有一股牛劲!”父亲的鼓励对三强教育很大,三强说:“爸爸,你放心,我会把牛劲使出来的。”

  三强果然使出了牛劲,如愿以偿地考取清华大学,攻读物理。1937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此时消息传来,留学公费生考试中有一名镭学的名额,钱玄同鼓励三强去应考,三强不负父望,结果考中了。谁知出国前夕,父亲不幸染上重病,三强为此踌躇不决。父亲看出他的心事,对他说:“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于是,钱三强洒泪起程,往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指导老师是镭发现者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父亲高兴地写信给三强说:“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钱三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学成归国,成了一位著名的原子能专家。

  子承父教。钱三强做了父亲成了名人之后,同样严格要求子女,生活上要低要求,学习上要高标准。他用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名言教育子女,说“周总理的这个思想,无论对客观的知识,还是对主观的个人,都是极其深刻的。”在他的带动下,钱三强全家上下好学成风。人们平日踏进钱家门坎,会不由得放轻脚步,压低嗓音,因为这个家庭的成员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作,或者在听外语广播,没有一个是无所事事的。

  钱三强的妻子何泽慧也是个有名气的物理学家。但她不讲吃穿,晴天,一双平底布鞋;雨天,一双浅筒胶鞋。一条咖啡色头巾,洗得发白了还舍不得扔掉。钱三强和何泽慧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他们膝下有三个子女,在他们的熏陶下,三个子女没有一个讲究吃穿,讲究派头的。大女儿结婚时,尽管社会上有大办婚事的风气,她却在父母的支持下,自己挎着衣包,乘公共汽车到男方家成了亲。1968年,小儿子钱思进到山西绛县插队,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写信向父母诉苦。钱三强回信教育儿子:“你大了,不能总依靠父母,要独立生活,学会自己走路。”

  钱思进发愤学习,在农村不管每天劳动多累,都坚持在小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72年,他终于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钱思进请求爸爸出面替他说话,帮他转学物理。钱三强不同意用他的“牌子”来满足儿子的要求。钱思进听从父亲的教诲,抓紧业余时间自学物理,1978年,终于通过考试,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生。

  钱思进上大学后,仍然穿一身洗得发白了的蓝布衣服,脚穿布鞋,背一个旧帆布书包。有人劝钱三强不要对孩子太“抠”了,钱三强却说:“钱多了,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包袱。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靠父母是不行的,要学会自己走路。”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卢梭

  从农村娃到指挥家——指挥家胡德风在父亲的指导下成才

  1954年,总政歌舞团首次赴前苏联及东欧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前苏联一些著名音乐家激动地对合唱指挥胡德风说:“啊,你才28岁?这样年轻!”“能在我们莫斯科大剧院指挥演唱的,你还是第一个!”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农村娃走上指挥台还不到一年时间呢!

  胡德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他的家乡在江苏省沛县微山湖畔。那是个民间艺术活动十分活跃的地方,各种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笙、笛、萧等乐器也相当普及。每遇婚丧嫁娶之事,总要吹吹打打,十分热闹。胡德风从小受到熏陶,一有演出,总是挤到前边去看,嘴里还津津有味地跟着哼唱。1930年,不到5岁的胡德风已经能熟练地演唱许多民间小调了。

  胡德风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员,在外地教书。他看到活泼爱唱、身体结实的胡德风,心里很高兴。每次从外地回来,两人亲亲热热,父亲要听儿子唱歌,儿子要听父亲讲故事。父亲高兴了,还教他唱抗日救亡歌曲:“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不久,沛县党组织在群众中掀起抗日救国宣传高潮,胡德风参加了儿童宣传队。一天,他们打着红旗来到一家地主家门前作宣传。那顽固的地主竟然派出狗腿子殴打孩子们,还把红旗撕毁。儿童团员们义愤填膺,高喊:“我们不怕,大家唱啊,往前走啊!”他们高举着被撕毁的红旗一直走到县城,直到要求县长对此作出严肃处理。

  斗争胜利了,儿童团员们兴高采烈。胡德风惊讶地发现:“原来唱歌还有这么大的威力!”

  1938年冬,胡德风的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沛县八路军游击队队长。他把胡德风叫到跟前说:“这几年你进步很快,我送你到正规部队,当八路军宣传队的队员去吧!”没等父亲说完,胡德风就高兴地蹦了起来。12岁的胡德风,辞别爹妈,来到了一一五师六十五团所属的“前锋剧社”。

  战士剧社条件很苦,女演员尤其少。胡德风长相俊秀,又有一副响亮的好嗓子,很快成了社戏的“女”主角。他在新编歌剧《小姑贤》中扮演小姑,演得活泼可爱,声情并茂,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1941年胡德风入了党,同年他父亲不幸牺牲。15岁的胡德风下决心要像父亲那样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献给党的文艺事业。

  1953年,总政文工团歌舞团成立,胡德风任合唱队长兼指挥,从此,他进入合唱指挥的行列。

  家长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方设法把“娃娃”限制在框框里,一个劲地提醒他:你还小哇,你还没长大哪,你这样做还太早呀……

  ——A·马尔库沙

  书籍伴随着她长大——徐功巧的父亲为子女创造了一个读书的好环境

  徐功巧是我国首批自己培养的18位博士中惟一的一位女博士。徐功巧的父亲是个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十年动乱中遭厄运,后在落实政策中恢复名誉。

  “书籍是青年人的导师”。为了把孩子早日培养成才,父亲还在功巧呀呀学语的时候,就买了看图说话小卡片给她看。随后,又买了连环画、童话集、科普画册……应有尽有。单是《小学生百科全书》就有一百多本。琳琅满目的书,为孩子展示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功巧和哥哥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邀游,从而丰富了想像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感情,萌发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决心。

  功巧在小学读书时,她家的小院里养了10多只小鸡。她天天对它们进行观察。后来小鸡突然染上了疾病,一下子都死了。功巧缠着父亲追问:“小鸡好好的,怎么一下子都死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特地又为她买了有关家禽饲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书,让她自己从中寻找答案。

  功巧在中学读的是俄语,进大学后,为了更广泛地掌握外国科技动态,开始下苦功自学英语。功巧的父亲精通英语,但他为了培养女儿的自学能力,并不特别加以辅导。他仍买来不少参考书,让功巧自己钻研,只是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

  十年动乱中,家里收藏的书籍都被抄走了。功巧要报考研究生,手头资料十分缺乏,当时她父亲还未被落实政策,每月领取的生活费仅占原工资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给功巧添置书籍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父亲是个很坚强的人,他把家里每月订阅的报纸、杂志收集起来卖掉,用这些钱坚持给功巧买书。当徐功巧获得博士学位后,她自己感慨地说:“我是受父亲的培养,在书堆里成长起来的。”

  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子的房间。

  ——穆尔

  你应该给孩子设置个家庭图书角,或把你的一两格书架交给孩子,让孩子把他的图书排列起来,这会成为孩子奔向知识海洋的码头。

  ——佚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不怕,有爸爸在——父爱使安徒生的童年苦中有乐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父亲对文学感兴趣,但无固定职业,靠补鞋为生。母亲是个洗衣妇。家境相当贫困。

  安徒生住的小城镇,住着不少贵族地主。他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让孩子和安徒生这样的穷孩子一起玩。有时他们还欺负安徒生,瞧不起安徒生。父亲热爱自己的儿子,他对安徒生说:“不怕,孩子,有爸爸在,他们不理你,爸爸陪你玩。”

  安徒生在外面受到欺侮,在家里却可以得到温暖。

  安徒生的家里只有一间小破房子。不过这个小房子的墙上却挂满了许多图画和作为装饰品的瓷器,橱窗柜上也摆满了不少玩具,旁边还有一个摆满书籍和歌谱的书架,门玻璃上画着一幅风景画……在孤独的安徒生看来,他的家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展览馆。

  为了不让孩子寂寞,爸爸常给他讲《一千零一夜》上古代阿拉伯的传统故事。有时为了调剂一下生活,爸爸特地给孩子念一段丹麦有名的喜剧作家荷尔宝的剧本。在他们的书架上,还有一套丹麦文的莎士比亚剧集。爸爸也常常把这本集子抽出来朗诵几段。这些剧本里的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同时也更丰富多彩。

  听了这些故事,安徒生充满了幻想,他要把这些生动的故事通过人物表演出来。他想当个导演家,于是,他便把橱窗上爸爸雕刻的木偶,打扮成剧中人物开始表演,用碎布片给木偶缝制了各种不同身份的小衣服:讨饭的穷人、欺压老百姓的富人和贵族、没人理睬的穷小娃娃等。慢慢地,他从表演剧中人发展到现实生活,开始编起木偶戏来。

  为了扩大孩子的精神世界,爸爸妈妈经常领着安徒生到街上看那些生意人、手艺人、店员、乞丐、坐着四轮马车横冲直闯的贵族地主、伪善的市长和牧师。爸爸妈妈要求孩子研究那些人的生活习惯、快乐和悲哀。安徒生敏锐地看到,有的人装腔作势。挥霍浪费,有的人辛勤劳动不得温饱……

  安徒生11岁时,父亲因贫病相加死去了。经母亲再三要求,他进了一家学校。可校长瞧不起这个穷孩子,安徒生气得不再登这个学校的门。

  安徒生带着气愤向母亲说:“妈妈,我要到哥本哈根去学本事!”“去吧,孩子,出去兴许能有好运气!”母亲很赞成孩子的决心。

  到了哥本哈根,安徒生一边工作谋生,一边学习,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后来,他学着写作,终于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童话作家。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

  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

  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歌德

  对子女要有民主作风——列宁的父亲教子有方

  列宁(1870-1924)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靠半工半读求学,后来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他本人并不是新社会的改革者,但留给孩子们的却是他的优秀品质。

  伊里亚是一个十分公正的人。他在任教育总监期间,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一次,伊里亚到一个学校去视察,学生们正在上作文课。他看到有个学生的作文簿上,上次写的作文被老师打上了大红叉批了个零分。他拿起作文一看,原来题目是《今天的印象》。这位学生写了上次伊里亚来视察数学课的情形。他写道:“我发现他的'P'音稍微有点不清楚……我就想,我是个小学生,尚且能正确地发'P'音,而他是个总监,是个有学问的大人物,倒不会发'P'音。”

  伊里亚找到教员,问这是怎么回事。教员说作文里有对总监不够尊敬的地方。伊里亚说:“这是一篇很好的作文,语法正确。连贯,没有丝毫虚构捏造,写得真实,也完全符合老师出的题目。”然后,他就给这个学生改批了“优”,并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伊里亚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发展国民教育的事业。他经常不在家里,一走就是几个星期。但他每次回到家里,都给孩子们讲自己在外边遇到的各种新闻,如什么地方办起了新学校,同巡官、地主进行了什么斗争,怎样发展教育,怎样克服居民的愚昧和偏见等等。家里添置个什么东西,怎样选择职业,他都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平时他让孩子们自由地、随便地参加大人的谈话,允许提出不同意见。提得不对,他就认真向孩子解释;有时大人的意见有片面性,孩子的意见正确,他就当场表扬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正是这样一种民主的空气,培养了孩子们追求真理的精神。

  家里提倡民主作风,并不意味着放弃严格的纪律要求孩子。

  在伊里亚家中,作息都有大体规定。比如,当大人做事的时候,小孩子即使提前做完了作业,也不准吵闹,以免影响别人。如果有哪个孩子不听话,闹得过火,就会被领到书房里,让他坐在一把漆布做的椅子上(列宁的兄弟姐妹都把这椅子叫做“黑椅子”)作为处罚,等妈妈允许后,才让下来,再去玩耍。

  列宁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伊里亚的孩子都成了革命者。列宁的哥哥亚里山大,因积极参加“民意党”被处死刑,死时只有21岁;姐姐安娜,是社会民主党第一届莫斯科委员会委员;妹妹奥里咖和列宁一样,爱读马克思的书;弟弟德米特里,是个职业医生,因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小妹妹玛丽亚,从1899年起就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

  ——威尔·杜兰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德莱赛

  治家如治国——李光耀的教子现

  新加坡内阁资政、前总理李光耀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新加坡国家的缔造者,而且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

  李光耀1923年出生,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早在他的曾祖父时,由于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移居新加坡。李光耀的夫人柯玉珠,祖籍福建同安县,是新加坡的著名律师。他们共有3个孩子。长子李显龙,曾任内阁贸易和工业部长,现为政府副总理;次子李显扬,准将军衔,现为新加坡电信公司总裁助理兼国内服务执行副总裁。女儿李玮玲是一名儿科医生。

  李光耀教育子女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父子之间在生活上的沟通比斥责更重要。中国人的大多数父母都会训斥孩子,童年时代的李光耀也曾领教过做烹饪教师的母亲所给予的这种“待遇”。母亲的训斥使他懂得怎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李光耀为人父后,继承了母亲教育过他的这一“法宝”,孩子们做错事时,通常也是要受到他的斥责的。但他从来不体罚孩子。

  在实际生活中,与孩子多进行沟通比斥责更加重要。所以,他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与孩子们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他都和孩子一起共进晚餐。他每年至少带孩子们旅行一次,每次都有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当他去打高尔夫球时,也喜欢带上他们一道去。

  李光耀的公事很多,他很忙,但他仍抽出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带孩子去走亲戚,也是李光耀常做的一件事,他尤其重视春节除夕的家族团聚。通过这种场合,他让孩子们有机会去认识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家族中新添的婴儿,反过来也给亲戚朋友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李光耀认为:“有了经常联系,大家就会相互帮助。”

  近一二十年,新加坡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李光耀却极力主张让孩子们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他认为,不这样,孩子们就会失去创造和奋斗的动力,失去自强自立的精神。他把那些一味给孩子提供生活享受的父母,比作“圣诞老人”。因为圣诞老人总是慷慨地向孩子们赠送吃的、用的和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李光耀从孙子孙女得到的“礼遇”上看到了这种倾向。确实,孙子孙女们的生活比他小时候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他们有更时髦的衣服、更漂亮的鞋子、更现代化的玩具,他们拥有他们几乎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因此,李光耀在接受新加坡英文《新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了他的忧虑:“将来有一天,孩子们要进入社会,不管他们是否会受雇于人,那时候都不会再有'圣诞老人'。他们得靠自己的劳动去换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为了他们的长远利益,他们从现在起就必须懂得'一物换一物'的道理。”正因为这样,李光耀从来不轻易地送礼物给他的孙子孙女,他觉得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

  新加坡的电视业十分发达,内容也十分丰富。有人问李光耀:“你担心电视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吗?”李光耀的看法是十分肯定的。为了不让孙子孙女在电视机前浪费宝贵的时间,李光耀支持小儿子李显扬在家里不安装电视机的做法。当然李光耀不敢肯定不买电视机是一种彻底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孙子孙女可以跑到附近的爷爷家去看电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李光耀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行为和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一方面,父母自己不要一到晚上就坐在电视机前一个频道接一个频道地看节目;另一方面,当孩子们在盲目地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就应该耐心地告诉他们,与其这么消磨时间,不如去多读点书。读好书对他们有好处。为此,李光耀建议制订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青少年漫无限制看电视的问题。比如,在孩子们应该学习和休息的时候,新加坡的电视机构可以取消儿童节目等等。

  从孩子们懂事开始,李光耀便教育他们不要依赖父母,要走自己的路。当长子李显龙从内阁部长升任为副总理时,人们一直认为显龙是父亲的接班人。但李光耀坚决反对,他说,总理这份工作不是私人财产,不能传给儿子。果然,当李光耀隐退时,吴作栋担任了总理职务。李显龙对父亲的安排也毫无怨言。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

  ——穆尼尔·纳素夫

  家庭的管理同政权的管理一样,粗暴的专制所要镇压的罪行大部分是由它本身引起的;反之,和善的、开明的统治既免除了引起分裂的许多原因,也使情调缓和,使犯罪的倾向减少。

  ——斯宾塞

  要教育儿童懂得,世界毕竟不是大客厅。

  ——泰戈尔

  一心向上——家族军人气质对华盛顿的影响

  乔治·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始人,美国第一任大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夺取了独立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在全世界开创了让人民选举总统的先例,杜绝了因权力更替而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美国人民尊他为开国之父。华盛顿的成长之路与他的家族的那种军人的气质对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华盛顿,1732年2月22日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的柏溪农场。他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是一位严肃而又有丰富知识的老人。他的第一位妻子生了四个孩子后,患病死去;他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玛丽,生了四男二女,其长子就是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的家族是英国的后裔。这个家族在向美洲大陆移民。征服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立过战功,所以这个家族的后裔,总带有某种世代相传的军人气质。

  华盛顿自幼聪慧异常,渴求上进,抱负不凡,具有这个家族的遗传基因。他对同父异母的兄长劳伦斯·华盛顿异常崇敬,渴望像哥哥劳伦斯那样,厮杀战场,建立功勋。

  劳伦斯15岁那年,被送往英国本土求学。22岁时,当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开始时,他就奔赴西印度群岛参加了战争。在战斗中,他智勇双全,赢得了海军上将弗农将军的赏识。

  两年征战,家书频频。每当接到家书,父亲总是大声宣读那些描述海战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小乔治也总是心驰神往,激动不已,决心做一个像哥哥那样的军人。

  哥哥的岳父威廉·费尔法克斯先生,是个有着各种冒险经历。学识渊博,而又老于世故的老人。小乔治有一颗纯真的美好心灵,他从善如流,时刻都在追求善的、美的东西。他对这位受过欧洲上流社会文明教养的老人,推崇备至,倾慕不已。老先生也非常喜欢聪明非凡的小乔治。他将自己非凡的经历、种种见识,满怀激情地讲给这位彬彬有礼而又绝顶聪明的华盛顿听。这使他的知识丰富了,视野更加广阔,认识了大千世界的许多事物,懂得了许多道理。家族的那种世代相传的军人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华盛顿,使华盛顿从小就养成了一心向上的好品质。

  华盛顿自幼对学习和做事都非常认真。当村子里的学校简单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他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时,父亲及时地选择了一所较好的学校。不久,他对这里的英文教法和算学技能又感到乏味了。尽管如此,他对于功课和作业,都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华盛顿11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对他说:孩子,不要靠父亲留下的微薄遗产,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开拓一条康庄大道。

  美国是一个重视商业贸易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从不歧视商人,贱视商业贸易。当中国的儿童还在哼哼卿卿苦读四书、五经,热衷于在科举的羊肠小路上拥挤时,而华盛顿却在父辈的支持下专心致志地研究无限广阔的商业贸易。他在13岁之前,就已经能把商业文件、法律文件、汇票、期票、债券等的写作格式,整整齐齐地抄录成册。他还靠早期自学,学会了律师们起草文稿的技能,养成了像一个精明的商人那样随时记账的习惯和技能。这对他后来测量土地、管理庄园,乃至处理军国要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华盛顿15岁那年,产生了一段充满朦胧意识、颇具罗曼蒂克的早恋。他迷恋上一位被称为“低寒美人”的姑娘。那是一次在费尔法克斯家里举行的舞会上,这位柔情如水、比他年长的姑娘,使华盛顿一见钟情,难以自已。她那湖水般清澈的蓝眼睛,旋转起来细腰如束的腰肢,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使这个少年荡魂动魄。华盛顿痛苦地失眠了。然而,他是位行为拘谨。处处遵循守则的少年,他不能够冲破自立的行为规范。他保持了令人压抑的沉默,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随着与殖民者的矛盾日益尖锐,华盛顿为争取国家独立,投身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华盛顿被推选为联邦陆军总司令。在他指挥美国军队的7年中,有失利,也有胜利,他的家族不为他的失利而气馁,也不为他的胜利而陶醉,鼓励他再接再厉打胜仗。

  1784年,华盛顿卸下戎装,离开部队。1789年4月当选为美国总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生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乐。

  ——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