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求学



  志向是所有行动借以滋长的胚种。“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

  对学龄儿童来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以立志。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当以求学。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求学者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楔而不舍,才能成功。

  铁杆磨成针——在父亲指导下,李白从小立志成才

  李白(701-762)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开口成文,挥翰霞散”,写出数以千计为人民传诵的诗篇,主要是他长期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结果。当然,与家教也是不无关系的。

  李白的父亲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人。李白刚刚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听到父亲在书房里朗读《子虚赋》,那优美动听的文词,使李白人迷人神。开始,父亲以为他听不懂,后来父亲发现每当他朗读诗文的时候,李白便到父亲跟前,眼睛盯着父亲,认真聆听。有时竟随着父亲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欢。于是,父亲便留他在书房里一块学习,一块朗诵。幼时的李白几乎每天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在父亲的教育下,李白“五岁诵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岁观百家”(指诸子百家的各类书籍),十五岁开始学写文章和诗歌。他最早写的《惜余春赋》、《明堂赋》、《大猎赋》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视。

  李白的进取精神特别强,他甚至有超过司马相如的抱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下了很大决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里去,专心攻读,博览群书,钻研诗文书法。他在青城山,一连苦读了好几个年头,都不曾进城去闲逛一次。

  但是,少年时的李白,在学业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动摇的。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时候,一度对学习的艰苦和紧张适应不了,曾想中途放弃学业,做一个自由自在、随意飘游的浪子。一天,他离开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边时,遇见一位头发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边磨铁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问大娘干什么。武大娘指着铁柞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以为老大娘在拿他开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话,问道;“这么粗的一根铁杵,能把它磨成针吗?”老大娘意味深长地对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心里不觉一怔,顿时感慨万分,独自一人在河边沉思了很久,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他又坚定地往山里走去,决心继续归山终业。

  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李白的座右铭。他始终以这种精神来要求自己“读破万卷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做的诗,都能达到有如信手拈来、妙语天成的程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现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

  业无高卑志当坚——北宋诗人张耒吟诗教子

  北宋诗人张耒(1054-1114),13岁就能吟诗作对。17岁写了当时脍炙人口的《函关赋》。少年时,他就学于苏轼,颇得东坡居士的赏识。20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史馆检校、起居舍人等官职。他为人正直,做官清明,而且还写了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了教育儿子张(禾巨)、张秸,以卖烧饼的邻居为榜样,专门写了一首七言诗。

  张耒的邻居是位卖烧饼的。他仔细观察卖烧饼人的苦难生活:卖饼人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不间断。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艰辛深深感动了诗人。他想,业过三百,行超三千,不论干什么,只要立志求远,不懈地努力,终究会成功的。为了教育儿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写下了诚儿诗: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诗的大意是:月亮已经西沉,城头上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五更刚过天未明,卖饼人手捧饼盘走出家门,沿街叫卖。这时,大街小巷不见行人,而利箭似的刺骨寒风吹着卖饼人和他的饼盘。此时,他担心的倒不是自己身上衣薄寒冷,而是怕寒风吹凉烧饼卖不出去。一个有志气的人,不管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贵还是低下的,要想达到目的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决不能游手好闲、贪图安逸。

  对孩子来说,范例之重要超乎批评。

  ——朱贝尔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巴斯德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好男儿志在四方——在母亲支持下,徐霞客游遍祖国万里山河

  徐霞客(1586-1641)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没落世家。家境虽然已经衰微,但是家中藏书却不少。尤其幸运的是,徐霞客有一位很好的母亲。母亲思想开朗,勤劳贤良,知书知礼,富有理想。全家的经济掌持和对子女的教育,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徐霞客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母亲讲历史故事,讲为人的道理,激起了他求知探奇的强烈愿望。一次,母亲讲《左传》,讲到“民生于勤,勤则不匮”的句子时,徐霞客说:“妈妈,我知道这其中的意思。”“说说看,看你理解得怎么样?”徐霞客解释说:“这是说,一个人无论织布、读书和做其他事情,最重要的是勤快,只要勤快,就什么都不会缺少的。”母亲听后满意地笑了。

  从此,徐霞客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父亲的书房里精心读书。他读完整架整柜的书籍后,又把那些心里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集中起来,反复阅读。进了私塾以后,他还经常把这些书揣在身边。他觉得从这些书里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使人心胸开阔,产生力量。后来,他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遍游祖国的山川。

  恰在这时,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一位年老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便鼓励说:“孩子呀,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缘故而放弃自己的志愿,像一只因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狗。”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顶“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了征途。

  开始,霞客出游大都是在比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间隔。每次游罢归来,霞客总要把异地的风光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徐母总是为儿子的学识不断长进而感到高兴。后来徐母发现,既然远游,为何频频归来?当他知道霞客仍然是为了照顾自己时,便对霞客说:“我虽然年已老迈,但身体还根结实,你用不着惦记我。不信,我还可以出去一游。”她硬叫儿子陪她去游览了附近的荆溪和勾曲,而且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不示弱。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要想让儿童也理解社会的玄妙,再也没有比让他们到大街上去观光更理想的事了。

  ——法朗士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尔

  做学问的难和易——古代学者彭端淑书信教子

  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彭端淑,他给儿子和侄儿们写过一封信,信中谈了做学问的难和易问题。他对难和易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们,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他写道:

  “天下事有难易的区别吗?去做,去学,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做,不学,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难。

  “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开不用,那么,我和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中,曾参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四川有个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就靠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富和尚说:'我几年来都想雇船去,一直没有办成,就凭你哪能去得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南海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佛教圣地。从四1!!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去不了,穷和尚却去了。人的立志,难道不如四川这个穷和尚吗?

  “所以,聪明和敏捷,是可靠又不可靠的东西。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认真学习,那就会自取失败。愚钝和平庸,对人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但又不能完全把人限制住。不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努力不倦地学习,才是真正求上进的人。”

  现在许多年轻人往往自恃聪敏,不求甚解,放松学习,作为长辈,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不妨读一读彭端淑的这封信。

  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建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良好的事物是被抚育培养起来的;在这里,你的忠诚、热望、同情以及整个你生命中高贵的东西,会被发扬光大起来。

  ——阿瑟·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咸于思,毁于随。

  ——韩愈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水滴石穿——竺嘉祥教育儿子竺可桢读书要持之以恒

  1890年3月7日,浙江绍兴东门外东关镇竺嘉祥家添了个小男孩,竺嘉祥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孩子应该有个学名才好。于是,他又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一生中他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作过精细的研究,均取得辉煌成就。

  竺可桢刚刚长到1岁半时,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一天,嘉祥要外出办事,临走时对可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父亲教他认了字才让走。这样,等到竺可恢满3周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了。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从此以后,“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使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0年,20岁的竺可桢去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一直从事祖国的气象事业。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毛泽东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大加图

  发愤读书,自立于世——民族学专家翁独健在父母帮助下身残志不残

  民族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翁独健(1906-1986),原名翁贤华。3岁那年,一场小儿麻痹症使他成了一个步履艰难的残疾人。他的家庭本不富裕,为就医治病又变卖掉不少家产,差不多到了托钵告贷的困窘境地。

  贤华天资并不聪明,加上自幼顽皮好动,入学后,一段时间成绩平平。母亲看儿子终日嬉戏,很担忧,便语重心长地开导说:“你是残疾人,无法同别人相比,倘不发愤读书学到本领,便很难自立于世,那时后悔就迟了。”同时母亲还给他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铁杵磨成针”的治学故事。母亲的开导对他教育极大,从此,他刻苦攻读,学业大进。

  他所在的乡村小学有个有趣的规定:每学期结束时,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发给肉包子作为奖品。第一名的包子最大,第二名次之,第三名最小。包子本身虽不足道,但对那些笃志嗜学的儿童来说,都把能得到包子作为无尚荣耀。他的母亲总是鼓励他说:“那大包子就是头奖,要把它看成是最光荣的事去争取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贤华在四年级上学期就得了个二号包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将这令人羡慕的包子留在了课桌里,没有拿回向家人及邻居夸耀。原来,他因为未能夺得头名而悔恨。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从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到融美中学、英华书院,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他不但数理化、外文成绩出色,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行文华实并茂,洒脱自如,很受老师赏识。

  学校放假期间,他的母亲总是让他到二姐丹秋家去学习。他的二组夫姓何,家道殷实,藏书较多,贤华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他读了《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他还读到一些严复所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反复阐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规,给了他以极强烈的印象。他立志要开拓生活的道路,做一个战胜厄运的强者。

  18岁那年,贤华中学还未毕业,有人为他选了一个貌美贤淑的姑娘,要他订亲。但贤华正潜心读书,没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兴。他的母亲也认为孩子未成业,建家不可急,于是辞退了亲事。那时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寻花问柳,荒废学业,而贤华却心如枯井,不为所动。高中毕业后,许多人弃文从商,贤华却我行我素安然读书,渴望继续求学深造。为了激励自己,他还改名为翁独健,表示自己尽管只有一条健康的腿,也有翱翔四海的凌云壮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翁独健靠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燕京大学历史系。1928年夏,翁独健从福州北上,由于盘缠无多,只好搭乘运载虾酱的货船先到青岛,然后弃水路走陆路,几经周折,终于到了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是闻名全国的高等学府,那里藏书丰富,教授云集。陈垣、邓之诚、洪业等史学名家当时都在执教。按校方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得享受奖学金,膳食书籍等项费用全部自理。翁独健既无家庭支持,也没有亲朋资助,只得勤工俭学,靠拔草等劳动来维持学业。二年级时,翁独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洪业教授曾不无得意地说:“我有一个最好的学生,他就是翁独健。”当时与翁独健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后来成为著名红学家的吴世昌教授。吴世昌一目失明,翁独健左脚颠跛,二人都因学业出类拔苹受到教授们的赏识。校长陆志伟曾戏谑地送给他俩一副对联:“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一时传为佳话。

  1935年,翁独健在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平中国大学任教授,从此学业大成,名声大震。

  在顺境时,要有节制的美德;

  在逆境时,要有刚毅的美德。

  ——向波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

  人生在世,必须善处逆境,万不可浪费时间,作无益的烦恼。

  ——马克·吐温

  胆小怕事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贺龙教育子女的故事

  贺龙(1896-1969)的儿子贺鹏飞在一次踢球中把腿摔断了,石膏绷带还没去掉,爸爸就让他拄拐杖去上学。有人担心会出危险,贺龙淡淡一笑,说:“不要娇惯他们,打仗的时候,带着伤不是一样执行任务吗?”鹏飞经爸爸这么一说,伤还没好,把拐杖夹在自行车上,用一条腿蹬车到学校上课去了。

  贺龙对男孩子的要求是这样,对女孩子的要求也不例外。

  一天,贺龙正在看书,见女儿黎明头发湿淋淋地进了屋,便问:“干什么去啦?”

  女儿回答:“游泳去啦。”

  “学会了没有?”

  “还没有。”

  “喝水了吗?”

  “没有,我怕。”

  贺龙放下手中的书,说:“这可不行,想学游泳怕喝水还行?你要记住,不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下决心,舍得付出代价。学游泳嘛,喝几口水就是付代价,胆小怕事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从此,每当黎明学游泳,父亲就拿个小凳子坐在水池边监督。他鼓励孩子往深水里跳,有时干脆往深水里推。很快,黎明学会了游泳。

  黎明16岁那年,学校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她报名参加了少年宫摩托车训练班。妈妈知道后,担心女孩子骑摩托车太危险,不想让女儿参加。贺龙对爱人说:“人家都说摩托车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让我们的女儿去锻炼,做个勇敢者,不是比关在家里好得多么!”

  妈妈答应了。女儿黎明终于成为摩托车训练班出色的运动员。

  劝说常比强迫更为有效。

  ——伊索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

  ——卡耐基

  在甜蜜的摇篮曲中成长起来的人,未必能创造甜蜜的事业;在痛苦中咸长起来的人,兴许能为别人解除痛苦。

  ——佚名

  在一个人生命的初始阶段,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风险。

  ——佚名

  有志者,事竟成——微生物学专家汤飞凡的成才之路

  1981年5月11日,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在巴黎举行隆重仪式,给我国一位微生物学家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这位获奖者,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汤飞凡。国际学术界称他是人类的朋友,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公仆。

  可是,汤飞凡没有见到这枚金质奖章,因为当时他已经去世23年了。

  汤飞凡(1897-1958)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偏僻的乡镇。他的父亲是个教私塾的先生,孩提时代的汤飞凡常常坐到父亲的膝头上认字、写字、念简单的诗。他不比别的孩子聪慧,但他有一股子刻苦的钻劲。他练字一练就是几大篇,读诗一读就是大半天,只要大人不满意、不称赞,他就不去玩耍。

  他的母亲贤慧、勤劳,远近闻名。白天她操持家务,手脚不停;晚上在灯下教孩子识字,讲些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五六岁的汤飞凡,常常被妈妈讲的故事吸引得很晚不能入睡。但是很不幸,汤飞凡不到10岁,妈妈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只和爸爸朝夕相处,艰苦度日。

  汤飞凡的家乡传染病格外多,患沙眼的更是到处都有。有时全家,甚至全村子的人轮流着患眼病。小飞凡亲眼见到患沙眼的乡亲,个个都是那样痛苦难熬,心里比患病的人还难受。他的父亲看到小飞凡这样多情善感,便把他叫到跟前说:“小几,要是将来你当个高明的医生能消灭这种眼病该多好啊!”汤飞凡的心里从此刻上了一个当医生的印记。

  13岁那年,汤飞凡离开家乡到省城长沙读书,读的是中路师范学部。中学毕业后,他还没来得及仔细审视自己的爱好,便考进了湖南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学习金工科,成天和金属学、机械学、制图学这类课本打交道。汤飞凡觉得,知识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而自己好比在海洋中觅食的小鸟,对一切都想尝试一下。除学习金工科规定的课目外,他还常向湘雅医学院的同学借医学书籍和讲义看,不管是内科的、外科的、生理方面的,还是细菌学方面的,借来就看,越看越带劲。就在这期间,他还结识了不少爱好医学的朋友,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谈论日后当医生、献身医学事业的志向。两年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工学医,报考了湘雅医学院。

  湘雅医学院是一所美国教会办的学校,考试、教学全是使用英语,汤飞凡一度感到压力很大。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鼓励他说:“有志者,事竟成。既然你已经改行从医,就要下决心学出成绩来。不论干什么,只要用心就成。”

  父亲的话犹如春风,吹起了他理想的风帆。恰在这时,家中发生意外事故,全家生活没有了着落。不到17岁的汤飞凡不但得不到家里的接济,还要寄钱帮助家里。他白天听课,晚上去当家庭教师,或在学校药房里干杂务挣些钱,每天要学习工作十几个小时。

  不过他有自己的乐趣:显微镜下那千姿百态的微观生命深深地吸引了他。除了上课、做工,其他时间,他都是在显微镜下度过的。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下决心去进一步认识微生物,弄清楚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小东西是怎样生长、生活,怎样对人体进行破坏的。然后,怎样制服它。

  1921年,汤飞凡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在细菌大师秦瑟的手下深造。汤飞凡昼夜苦读,博览群书,丰富了细菌学知识,成为学友中的佼佼者。一次,老师当着大家的面半开玩笑地说:“当今世界上,真正认真读书的,除了我,汤飞凡可算一个。”

  汤飞凡回国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和雷氏德医学研究院教授兼细菌学系主任。

  理想是风帆,逆水能行舟。

  ——佚名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拉·封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歌德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

  孩子的前程要紧——茅以升的母亲深明大义、教子有方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他刀岁时,仍能准确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一百多位数字。每当他回顾自己的学业时,他总是无限深情的怀念自己深明大义的母亲。

  1911年7月,年仅15岁的茅以升听说北京清华学堂招考留美预备生,想去报考。当时有人劝茅以升的母亲说,美国离家很远很远,要漂洋过海,孩子这么小,你怎么舍得让孩子离开你呢?

  茅以升的母亲回答说:“读书是大事,孩子的前程要紧,让他到外面见见世面,多学些知识,有什么舍不得。”母亲坚决支持儿子去北京报考。

  临行前,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地缝衣服,准备行装。她勉励儿子说:“孩子,去吧,走后别惦念家里。凡事立则兴,不立则废,古时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大功告成,要学大禹治水的精神!”

  茅以升终于考取了清华留美生,后出国留学。学成后回国,成为一名桥梁专家。1935年1月,茅以升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当进入灌注桥墩的打桩阶段时,由于技术问题,工程暂时停了下来。正在这时,他的夫人来电要他回家给母亲生日祝寿,茅以升带着满腹心思回到家里。一向关心儿子事业的母亲见到儿子第一句话就问:“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

  当茅以升如实地把造桥遇到的困难告诉了母亲后,母亲又用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导他说:“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终于得取真经一百六十多卷。你们造桥,也要经过八十一难的。”

  母亲又说:“困难是有的,但只要有孙悟空和他那如意金箍棒,是能渡过难关的,不必发愁。”

  母亲的教导,使儿子顿开茅塞。茅以升说:“是的,我们全体造桥人员就是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则——利用自然力克服自然界的障碍。”他坚定地对母亲表示:“我们的桥一定能造成,请你放心。”后来,茅以升和造桥人员终于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将钱塘江大桥造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达尔文

  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次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

  ——卡耐基

  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才之路

  ——杨武之、罗孟华夫妇培育儿子杨振宁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由于贡献突出,他被世人称为“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1971年,杨振宁又作为华裔美籍科学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技交往的大门。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生他、养他、教他的父母亲,有很大关系。

  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安徽省合肥县县城西大街四古巷的杨家宅院正屋内,降生了一个小生命。按杨家各房议定的家谱“家、邦、克、振”排行,这一辈的孩子该为“振”字辈,又由于他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此时正在安庆(旧名怀宁)的一所中学里教数学,所以他的父亲杨武之就为他取名“振宁”。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生于1896年,1914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第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18年毕业于北师大本科。毕业后,杨武之受老同学蔡荫桥的聘请,回母校省立二中任教,并担任训育主任。1923年,杨武之考取省官费留学,辞别了妻儿,踏上了美国国土,先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一年,攻数学,获学士学位;次年又进芝加哥大学专研数学。

  杨武之的夫人名叫罗孟华,他们是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于1919年结为伉俪的。罗孟华是旧式妇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她极贤惠,杨武之与她感情纯笃。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在丈夫远离他去异乡他国求读的漫长岁月里,罗孟华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在儿子杨振宁身上。在她看来,丈夫、儿子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

  罗孟华惟一感到欢乐和安慰的,是她的儿子。罗盂华只要看到小振宁那双充满稚气的大眼睛,一切忧愁烦恼也就消失了,信心和力量便从心底升起。她决计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礼貌的读书人。

  从小振宁懂事的那一刻起,罗孟华就开始给孩子灌输种种知识。在小振宁4岁那年,罗孟华便开始用方块字纸教他认字了。妈妈教得认真,儿子聪敏好学,在一年多时间里,小振宁就认识了3000多个字。

  1928年夏天,杨武之回国。第二年秋,杨武之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于是,全家到了北平。他们在清华园里住了8年。这段宁静快乐的少年生活,给振宁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1937年,正当杨振宁在北京崇德中学读高中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于是他们全家搬回合肥,他就读于安徽省立六中。

  1938年初,杨振宁一家又到达昆明,杨振宁进了昆华中学中五年级。杨振宁学习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念过中五年级以后,未上中六,就以同等学力参加了统一招生考试,考进了西南联大。杨振宁投考西南联大时,报考的是化学系,因为他没有读过高中物理。但是入学之后,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于是转入了物理系。

  1942年夏天,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以后进入清华研究生院又读了两年书。在研究生院期间,他又对统计物理发生了浓厚兴趣。

  杨振宁确是一个有抱负、事业心非常强的青年,他选择学物理是有他的考虑的。他数学学得很好,但他觉得纯数学太虚,不实用;他认为自己具有学物理的气质和风格,而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他在物理上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43年,清华大学考选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杨振宁报了名。当时物理方面只取一名公费生,规定为“高电压专业”。1944年夏天,考选留美公费生结果揭晓,杨振宁榜上有名。按考试委员会“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后信”的规定,杨振宁在取得理学硕士学位后的留待期间(从1944年秋至1945年夏),在联大附中教了一年《范氏大代数》,教课之余研究“场论”,这是他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引起的兴趣。后来,杨振宁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开创性贡献。

  1945年夏天,杨振宁告别了家人、老师,告别了满目疮痍、悲惨不堪的祖国,乘昆明一加尔各答航机到了印度,然后从印度加尔各答乘美国的轮船前往美国。来到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秋,杨振宁到了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经长期合作,共同攻关,推翻了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轰动了科技界。为此,杨振宁、李政道同获1957年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海外虽然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大学者、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他一直怀念着父母亲,怀念着祖国。1971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杨振宁终于实现了回国探亲的愿望,在上海看望了父母亲,在北京会见了亲朋好友。之后,他又多次回国,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他被推举为全美华人协会主席。

  父母之间道德高尚的爱情是孩子们健康的、生气勃勃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木村久一

  是慈父,也是严师——吴钦秋教子有成

  “六十年笔褥舌耕,治学不富,万千卷编残书破,教子有成。”这是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1985年在他举办第四次个人作品展览时,对他父亲辛勤培养他的概括。

  吴印咸出生在江苏沐阳一户书香之家。他的父亲吴铁秋毕生从事教育,家境虽然贫寒,但为人率直公正,学问精深广博。吴印咸兄弟五人,他排行居二,与兄弟同在父亲主办的县立高等小学学习。吴铁秋既是吴印咸弟兄几人的老师,又是父亲。因此,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训育课上既教他们学习文化,又教他们忠实做人,言行一致,持以之恒,以便将来“改变国家社会危弱之面貌”。

  对吴印咸来说,父亲吴铁秋在学校和在家里一样,都是一位“严师”。

  性格内向、性情温和的吴印咸,从小不善言谈交际。但读书做事认真诚实,从不后人。父亲的话对他来说,句句是真理,是鼓舞,是希望。

  吴印咸高小毕业那年,正赶上沐阳遭受水灾困扰。吴钦秋无力供吴印咸和其三弟同人中学,便决定让其三弟报考公费的江苏第八师范,让稍大一点的吴印咸去淮阴考进了半工半读的省立第四工厂。这是一家生产棉布和线毯的工厂,吴印咸半日学文化,半日当织毯工人。在掌握了织毯的基本工艺后,吴印咸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查看各种图案设计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设计出了不少新颖图案。厂里的技师十分喜欢他。结业后,他被留在厂里教图画课。这是吴印咸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启蒙期。在这期间,吴印咸边工作,边从艺,学习、自学了全部中学的文化课程。

  1919年,父亲吴钦秋根据印咸的爱好和特长,提出让他以“艺”为职业,继续入学深造。这正是吴印咸的希望所在。果然,这一年他在亲戚和朋友的资助下,考取了刘海粟大师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美术系,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基本训练。

  从沐阳县城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常常使吴印咸目不暇接。但当他一旦进入艺术的海洋后,身边这个纷繁喧嚷的世界好像就不存在了。他从大自然的万端变化到人们服饰的千姿百态,总是习惯地用艺术的眼光去追索美好的素材,希望采集到美好的画面,以便运用到他的绘画创作中去。

  一次,他偶然路过一个旧货场,见到一架勃朗宁方匣式旧相机,标价3块银元。3块银元虽算不上昂贵,但对一个穷学生,却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决心。最后还是艺术的渴望战胜了困难,父亲资助他买下了这个“洋货”。从此,他便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名声显赫。

  把美德、善行推介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不是财富。

  ——贝多芬

  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

  ——教师王希富在母亲关怀下事业有成

  看海市蜃楼是千载难逢的事。

  据说,海市蜃楼一出现,海空幻出山野街市、车马行人、殿台楼阁……世间一切景物,活龙活现。一会儿,一切又都悄然而逝,留下的依然是一片苍茫的天幕。

  这瞬间景象竟然有人运用投影原理使其跃然纸上,戴上一副不过三分钱的特制复合滤色镜,便可一览大海的这一奇景。他就是把世界图学专家困惑了三百多年的“大视野动态体视投影图”变为现实的图学专家王希富。

  王希富是北京人。1937年,他出生在安定门外一个小村子里。祖父是车把式,父亲是北京有名的致美楼饭庄的厨师。王希富3岁那年,父亲去世,同年他的小弟弟夭折,接着又传来舅舅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接连的不幸使他的母亲心都要碎了。但是他的母亲是刚强的。她没有怨天尤人,默默地苦撑着这个残缺不全的家。

  6岁是上学的年龄,王希富的哥哥、姐姐都因家里穷错过了上学机会,连窝头也吃不上的王希富,当然对念书的事想都不敢想。可奇怪的是,妈妈却横下一条心,一定要王希富上学。她认为,王家之所以祖辈受穷,受人欺侮,都是因为没有读书人撑持门户的结果。

  为了给王希富积攒学费,她让孩子到地里拣掉下的粮食,自己到窑上背砖。那时,王希富的母亲已是40多岁的人了,一天干下来,脚肿得鞋都脱不下来,可她硬是坚持了一秋一冬。第二年春天,王希富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而她的妈妈却扶在门框上掉下了眼泪。

  妈妈的泪水流进了王希富的心里,使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决心好好念书,要给妈妈争气。

  妈妈非常关心王希富的学业,常常询问王希富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务活不让王希富插手,处处为王希富的学习提供方便。一天,她把王希富叫到跟前说:“孩子,无论如何,学习上不能拉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

  “拉洋车也要当那个跑得最快的。”这成了王希富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1950年,13岁的王希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城市第一中学。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城里人,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而王希富每顿午饭都是两个窝头伴一碗白开水,学习用具都是最便宜的,穿的是一件早已过时的灰布棉袍。同学们嫌他土气,常常取笑他。当时正在演老舍的话剧《龙须沟》,因为戏里的程疯子穿了一件和他差不多的破衣服,有的同学便追着喊他“程疯子”。王希富感到内心有一种屈辱,便暗暗发誓:比吃穿我比不过你们,咱们比学习,学习得第一才算真本事。果然,王希富从初一到初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担任了学校合唱队的队长。他以自己内在的价值赢得了同学们的友谊。从此,他意识到人生中的屈辱、挫折也会产生一种动力,韩信当年的胯下之辱,不是使他发奋成才了吗?

  中学毕业后,王希富考进了一所既管吃又管住、还能给一点助学金的中等专业学校。之后,他被留校做了教师,担任大学班画法几何课的辅导和中专制图课的教学。他结合教学,系统地学习了生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知识,并根据教学模型建立起来的空间概念印象制成三维图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此,他便开始了体视投影的研究。1984年,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大视野动态体视投影探讨》,并制成《大视野体视投影图》,经国内外20多位图学学会会员鉴定,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它突破了自1600年至今380多年体视投影研究徘徊不前的局面。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

  ——卢梭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徐特立

  人能够有多少时间学习、贡献——歌德教子的故事

  歌德(1749-1832)是19世纪后期德国文艺界“狂飙”运动的领袖,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他的名著《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至今拥有众多的读者,被世界文坛所瞩目。可是,他有一首劝儿子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多做贡献的短诗,却少有人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歌德发现儿子在自己的纪念册里摘引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时间死去了。”

  歌德看到儿子摘抄的这些话,联想到儿子平时懒懒散散、不刻苦用功学习的情况,很不满意。他认为,一个还未成人的孩子对人生采取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是很危险的。于是他提笔在儿子的纪念册旁边写道:

  “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有多少时间学习、贡献。”

  然后,他把儿子找到跟前,当面给他说:“把人生只当做两分半钟,嬉戏人生,那就只能无所作为,浪费宝贵的光阴,糊里糊涂地打发过去了事。真正用每一分钟作为时间单位来计划自己的一生,争分夺秒地学习、工作和创造,那就成了世界上的大富翁,就可以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人生的人,多做许多事。”

  儿子听了父亲的忠告,很受教育。他把父亲写的诗又抄在纪念册的首页,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对照自己,也经常讲给自己的伙伴听。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鲁迅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令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

  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得——马克思关心教育子女的故事

  马克思(1818-1883)是伟大的导师,同时又是一位好父亲。

  他和燕妮生过7个孩子。可是,由于他的生活比较贫困,最终长大的,只有3个女儿。马克思认为,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适宜的条件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才能抱有信心和做人的自尊感。他同孩子们玩耍时,从不摆出成年人的“英明”姿态,经常扮演一些角色,逗女儿们发笑。他主张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但不强迫他们读书,而注重培养她们读书的兴趣。他经常给女儿们朗读《堂·吉诃德》、《一千零一夜》、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父亲的影响下,孩子们很小时就养成了独立读书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才能,马克思经常带着她们去动物园和植物园。不管住处多么狭窄、拥挤,孩子们要养花、养鸟、养猫、养狗,他都给以支持。马克思理解孩子们的单纯和热情,他从不简单地训斥孩子。他认为,打骂孩子,对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不利,对培养她们的独创能力也是很有害的。

  马克思对孩子们的婚恋问题也十分关心。他对于婚姻恋爱问题的态度是:不包办,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他主张,恋爱婚姻应该是志同道合,让爱情经受考验,使双方在婚前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反对那种舍掉事业、过早亲呢的恋爱方式。

  1866年,他发现劳拉的男朋友拉法格对劳拉过于亲呢,怕影响这位年轻的社会主义者的前程,便给未来的女婿写了一封信,批评道: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当放弃您的那一套“求爱”方式。您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定了婚,您也不应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过分亲密很不合适,因为一对恋人在长时期内将住在同一个城市里,这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他在信中还说:在我看来,真正的恋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呢。马克思知道,有些青年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所以他对拉法格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宜于伦敦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恋爱。因为,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得。

  拉法格和劳拉的爱情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考验,于1868年结婚。婚后他们一直很幸福。

  教你的儿女们自制,教他们习惯于在一个正直及明理义的意志下,控制自己的情欲、偏见及其他恶劣的倾向,这样你便等于已从他们未来的生活中除去灾难,并且也为社会清除罪恶了。

  ——韦伯斯特

  经历过痛苦而成熟的爱情,是最热烈的爱情。

  ——罗曼·罗兰

  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来做——高尔基教育子女的故事

  高尔基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叫马克西姆。他很小就跟着妈妈侨居在法国巴黎。

  马克西姆8岁那年,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动手给爸爸写信。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终于把信寄走了。高尔基收到儿子寄给他的信,心里十分高兴。他赶忙拆开信,一边读,一边笑,情不自禁地夸奖他的儿子是个“好汉”,将来说不定能当作家。诗人。

  接着,他给儿子回了一封信。他以诙谐而又严肃的口吻说:“这封信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宝贝儿,你要自己试着给我写信,并亲自把它寄给我,我会非常高兴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动手来做,不要强迫别人为你着想……”

  马克西姆读着爸爸的回信,暗下决心:今后不再要妈妈帮忙,一定要学会自己动手写信。

  几年过后,马克西姆11岁了。他用心回忆自己幼年跟爸爸妈妈去找戈巴托甫卡避暑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接到信后,马上又给儿子回信:“你不妨在课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去练习写作,给自己讲各种故事。这是很有趣的。我在你这样的年龄,就这样练习写作、记日记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才成了作家。”

  马克西姆没有辜负爸爸的希望。1918年,当他第一次随军用列车前往西伯利亚征粮时,就把沿途观感记录下来,写了一则生动活泼的文学速写。文章记录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年代,西伯利亚农民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怎样建设水电站的故事,受到了好评。

  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教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着,决不越俎代庖,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的自立的精神。

  ——邹韬奋

  妈妈再苦也要让你读书

  ——记日本医学专家野口英世的母亲

  在繁花似锦的纽约市,有一个鲜花环抱、绿草如茵的幽静之处,这就是闻名全美的维得尤墓地。墓地东南面有一块普通的石碑,上面用英文写着:“野口英世,他把一切奉献给了科学,他为全人类而生,为全人类而死。”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对他——一个伟大医学家的最崇高的敬意。

  野口英世(1876-1928)生于日本幸福岛县翁岛村一个普通村民野口家里,起名叫清作。两岁那年,母亲外出挖野菜,小清作睡觉醒来爬到炉旁,左手被沸水烫伤。家中没钱医治,靠着邻居送来的一点草药和母亲的精心护理,他才脱险,但左手成了残废。看着儿子伤残的手,母亲心痛地说:“你长大以后不能干农活了,妈妈再苦也要让你读书。”

  7岁那年,清作上学了。由于家里穷,左手又有残疾,他在学校常常遭到富人子弟的戏弄,那些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喊清作“残废人”,清作内心受到打击,再也不愿意去学校学习。早晨,他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走进树林里,玩上半天,中午回到家里,还装样子做功课。终于有一天,逃学被母亲发现,母亲大发雷霆。清作从来没有见到母亲发那么大的火,他理解母亲的痛苦,从此下决心发愤读书。

  清作读小学四年级时,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叫代吉。他常把自己的书本、铅笔送给清作用。清作家里买不起灯油,晚上他就去代吉家里学习。每次都是代吉支撑不住先上床睡觉。一次代吉一觉醒来,见清作还在看书,就催他睡觉。清作回答:“没关系,拿破仑不是只睡三个小时吗?”从此,清作养成了一种睡觉晚、睡觉少的习惯。

  工夫不负有心人,清作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高小。这个身材短小、勤奋好学的学生很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随着新开课目的增多,他那伤残的左手越来越觉得不便,影响生活和学习,清作为此十分苦恼。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别人都不知道伤残的左手给我带来多少痛苦,每当我看见这像松树疖样的左手,就感到悲哀。有这样一只手,我再努力也不可能济身优秀人物的行列。可一想到为我含辛茹苦的母亲,我又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成才。”老师和校长读他的作文后很受感动,给他改名为野口英世,望他成为世界伟人,并集资送他到医院做手术。手术获得成功,僵硬的左手终于可以活动了。从此医学的魔力吸引了他,他突然萌发出一个念头——学医,要用本领为病人解除痛苦。

  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医生,母亲陪他找到为他做手术的主刀医生渡部,拜他为师学医。因缴不起学费,英世只能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母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接济他。在这期间,英世学会了英文,还自学了德、汉、法等外国语。

  学医生活结束后,他决心赴东京参加全国医生资格考试。他出色的答卷使监考老师极为欣赏。众多考生,合格的只有4人,他是其中之一。后来他被推选去美国深造。

  21世纪初,美国研究蛇毒、梅毒盛行。大财阀、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捐一批巨款,成立了一个医学研究所,英世被聘为主力研究员。他先是获得蛇毒研究成果,后又摘取“梅毒克星”桂冠,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欧洲各国纷纷邀请他前往讲学、旅行。每到一处,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我的成功,应归于母亲,我要回日本看望母亲。”阔别多年的英世十分思念祖国,思念母亲。

  1915年9月5日,他回到了故乡。母子相见,如雨的泪珠欲忍不止。这时的野口英世已是有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和美国学士三个头衔的世界名人。日本天皇奖给他一千元钱,他留一小部分给母亲,大部分捐献给了故乡的学校。

  并非每一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福。

  ——波普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维尼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培根

  努力不懈的人,在人们失败的地方开始得到他们的成功。

  ——埃格尔斯吞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淬”,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目 录下一页

  □ 编著:祝天辉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