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才子佳人 > 合锦回文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十六卷 一封柬送半璇图 三人诗合双文锦(1) | |
|
|
诗曰: 文士才堪任栋梁,佳人质比蕙兰香。 龙章宠锡侯门日,留得声名万古扬。 话说兴元自柳公去后,百姓感念其德,建祠立碑,以志慕思。不一日,朝廷降诏,以李茂贞谋反,理当诛戮,其部将去逆从顺,免其擅杀主帅之罪,悉拨与薛尚武管辖。尚武抚慰许顺、褚回,擢为上将,其余将校仍前委用。凡一应经略事,宜遵照柳公旧规,更不改变。又见太守刘继虚廉谨爱民,常请他到帅府共商政务。自此,军民悦服,兴元一路,安堵无事,不在话下。 且说柳公奉旨还朝,将到京师,梁生出城迎接,设席邮亭,把盏贺喜。柳公命将公子刘哥抱出,与梁生看。梁生见他生得眉清目秀,相貌不凡,拱手称贺。因述昔日赖本初所言,刘仙官送子之梦。柳公暗自惊异,便也把梦见刘虚斋来托生之话,述与梁生听了,且嘱梁生不可道破。梁生听说,咄咄称奇。正是: 再世重来旧地,转生不认前人。梦兰托梦蕙之身,偶尔假言借体;刘公入柳公之室,俨然另自投胎。收他人之女为已女,不过接木移花;取他人之父为我儿,真正属毛离果。栾云之为杨栋,螟蛉虽续箕裘;虚斋之化刘哥,熊罴实承堂构。朝廷录刘氏之后,本是柳公福之子孙;鬼神延柳公之宗,即使刘氏继其香火。桑公送子,以报今生养女之恩;梦锡认亲,却忘前世赠祖之德。一天明镜高悬,果然是是非非无爽报,九地法轮常转,那知明明白白有源头。 闲话休烦,却说柳公当日入朝面君,便欲拜还相印,告老归乡。天子再三慰留,柳公固辞。天子乃命梁生权署相印,柳公暂假休沐五日,一至朝堂议事。于是,柳公即将家眷寓居梁生府第,就于府中大排筵宴,与梁生夫妇欢叙。饮宴之间,柳公说起小白马救主之异,梦兰、梦蕙亦述房判官显圣之奇,各各惊叹。柳公闻说回文半锦为神人取去,因对梁生道:“贤婿双姝并合,可谓喜上添喜,偏是那两半回文,不但不能成双,连这一半也失去了。” 梁生道:“想此锦本系神物,故仍为神人取去。” 柳公道:“若云神物不留人间,何不连那半幅也取了去?今止留半锦于宫中,竟使璇玑图不成完壁?” 梦兰、梦蕙道:“神人取锦之时,原许异日送还,或者此锦终须复合。” 正议论间,忽见梁忠拿着一封柬帖进禀道:“门役传报说,外面有个老和尚,口称奉神人之命,特将这柬帖来送与状元爷。” 梁生疑异道:“却又作怪,是何神人,怎生有柬帖送我?” 忙接来拆开看时,内中并没甚柬帖,却封着一件东西。你道是甚东西,原来就是前日失去的回文半锦。众俱惊喜。梁生便命传唤那老和尚进来。少顷门役引那和尚至后堂,打了问讯,立于阶下。梁生正欲询问,只见梁忠站在旁边,把那和尚仔细看了一看,说道:“这和尚好生面熟。” 那和尚便看着梁忠笑道:“梁大叔还认得贫僧么?贫僧原是襄州人俗姓赖,排行第二,赖君远即我族兄。我当初因欲送侄儿赖本初到府上,曾相唤你过来。” 梁忠点头道:“原来就是赖二老。” 梁生道:“既是赖二老,与我有亲。” 便命梁忠看坐来,与他坐了。问他:“这回文半锦是何人叫你送来的?” 和尚道:“贫僧不晓得甚么回文半锦,只因前日在城外化斋,路遇一位官人,将这封柬帖付我,说道:‘你拿去送与梁状元,管教你下半世吃着不尽。’言讫,忽然不见。我料这官人必是神人,故依他言语,特来奉献,却不知其中是甚东西。” 众人听说,互相惊愕。 梁生细问赖二老:“你因何出家?叫甚法名?几时到此?挂搭何处?” 和尚道:“贫僧当初原靠手艺过活,后因年老眼昏,做不得手艺,无可营生。闻侄儿本初做了秀才,馆谷甚韦,家道小康,特地去投奔他。不想他不肯收留,没奈何,只得在襄州普济寺里,削发为僧,法名叫做真行。只因不会念经礼忏,只做得个粗使僧人。后来遇一云游和尚,法名不昧禅师。他来到本寺,与本寺僧人都不相合,独喜贫僧老实,收为徒弟,随他云游至此。今现在京城外净心庵中栖止。” 梁生道:“那不昧和尚,为甚与普济寺众僧不合?” 真行道:“他初到寺中,见众僧都在那里念佛,他打个问讯道:‘远方僧人特来投斋。’众僧只顾念佛,并不睬他。他又合掌道:‘你我都是出家人,何故相拒?’众僧中一个厉声答道:‘你要吃斋,须不是我们作主,你自去问当家师父。我们要紧念佛,你莫来缠扰。’他听了这话,微微含笑,随口说出四句言语道:‘出家又曰当家,试问家于何有?念佛非云诵佛,还恐念不在斯。’众僧听说,怪他出言讥刺,故都与他不合。” 柳公点头道:“听他这四句言语,定是个有意思的高僧。” 因问他:“今为何不到城中大寺里来,却在城外小庵中住?” 真行道:“他不喜热闹,故拣僻静处结庵,每日只在庵中坐禅,贫僧却在外抄化斋粮度日。” 梁生点头称善,便道:“你今后不消在外抄化,我自使人送斋粮,供给你师徒便了。” 真行合掌道:“若蒙状元爷如此喜舍,神人所言吃着不尽,信不谬矣。” 梁生吩咐左右,准备素斋,与真行吃了。随遣人挑着米,背着钱,命梁忠押着,送往净心庵中。真行拜谢而去。梁生仍把半锦付与两位夫人。梦兰道:“妾家后半锦得之于天,君家前半锦得之于人。今前半锦为神人取去,又为神人送来,也算天之所赐了。” 梁生道:“向恨全锦两分,半锦又失,今幸半锦失而复得,真乃奇事。” 正是: 只疑簪向少原失,谁道珠还合浦来。 不说梁生庆幸半锦重来,且说梁忠押着钱米,同了真行,来到净心庵,见了那不昧禅师,却也有些面熟。想了一回,忽然记起,原来就是昔年均州界上主仆失散之时,在草庵中指路的那个老和尚。当下,梁忠叙了些旧话,送上钱米,回至府中,述与梁生知道。梁生道:“此僧在干戈抢攘之日,只在草庵中独坐,今在京师繁华之地,也只在草庵中独坐,定是个清凉法师,与那些趋炎附势的俗僧大不相同。” 柳公听说,因对梁生道:“我感仙官送子,神马报应之事,意欲延请高僧启建道场,酬答神明默佑之德,并追荐那一班横死孤魂。今就请这不昧禅师证盟法事,了此愿心何如?” 梁生道:“岳父所言正合鄙意,小婿窃念房判官既已报德,莹波代死,实为可怜。赖本初既被鬼诛,白马补债,亦为可哀也。须超度他一番,使脱离苦海。至于栾云、时伯喜、赛空儿、贾二、魏七等诸人,彼此牵连,冤冤相报,何日是了。就是杨复恭、杨守亮、李茂贞,并兴元被杀的许多叛兵,虽是他自作之孽,或亦劫运所使,仁人悯焉,岳父若建设法会,超度孤魂,诚非常善果,宜速行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