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雀群》

               陆天明

 

苦心孤诣地“谋划”





  即便在婚前,也没有。而婚后,她已经发展到每次都要催促的地步:“你能快点不?人家干了一天的活了,困死了。哎呀,你真够烦人的。快点快点。”当然,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小哈虽然从来也不许他越雷池一步,但每回一走进她那保密室,你都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她那种期待,由衷的期待。她的期待从不附加任何条件,比如,让你明天派个人替她送点烤火煤,不会的;或者替她搞一副猪下水,也不会的;或者搞一点机动粮票机动布票,或替她争取一次提前晋级的机会……都不会的。她等待的只是你本人。等待一点点温馨。而保密室一般人是不可以随便出入的。他喜欢保密室天生就带有的这种安全感,喜欢整个屋子被许多高大的铁皮文件柜充塞。它们一律地都油漆成墨绿色。它们让整个室内的气氛变得格外庄重和沉静,甚至还会有一点让人激动的那种压抑、窒息。只是在火墙的背后,有一块特别明净的空间。

  那里有她的小床,小桌子,小镜子,一把专为他准备的椅子。她煮好他喜欢喝的奶茶,一点镇上自己食品厂出产的饼干,一点当时不多见的酸奶酪。有时,她还能搞到一点更不常见的麻油馓子。这是一种当地少数民族的食品,而像宋振和、小哈那样打小就在哈拉努里长大的汉民,一般也特别喜欢吃这种少数民族的食品。他在她这里能得到一种必须的心灵放松。男人是需要经常放松的,用各种方式放松。有人说,无论从生理的角度,还是心理的角度,射精实质上也就是一种放松。

  宋振和当然不同意这种无聊的说法。毕竟不能把男人等同于一头种公羊。还有一件事,使他挺感谢这位小哈同志的,那就是:她从来也没有要求他为了她而回去跟老婆打离婚。没有。甚至连一点点这样暗示性的提示都没有过。这的确让他很感动。男人在这一点上,跟许多雄性动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它们都想既吃着碗里的,又要占着锅里的。当然,宋振和同志有时也会为哈采英同志着急。是啊,她既不让他得到她,又没在苦心孤诣地“谋划”着由她来最终得到他。那么,一个已然二十五六岁了的“老丫头”,到底在等待什么?期盼什么?又刻骨铭心地在图个啥呢?

  有时,他觉得自己真读不懂这个“老女孩”的心……

  认真说起来,她没在等待什么。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等待什么,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想“图个啥”。正因为如此,她经常有些恍惚,有些惶,有些害怕,有些茫然,会站在保密室那个装上了铁栅栏的窗户子跟前,发呆。但话又得说回来了,如果她真的什么等待什么企图都没有,她也不会恍惚,不会茫然了。所以,实际上,她心里还是有所向往,有所期待,有一个男人的影子,的确有那样一个蒙蒙的男人影子。但这个男人不是宋振和。

  而是……而是……我说出来,你们既别跟我跳脚,也别跟我唉声叹气,更别跟我说不可能——那男人是高福海。

  年富力强的场领导身上使心眼

  是场长?是父亲?还是自己真正心仪的男人?都这么些年了,她依然说不清道不明……

  前面我提到过,冈古拉有人好编闲传,说高福海跟小哈她妈有一腿子。这纯粹是在嘴皮子上跑火车,吱嘛鬼叫唤哩。但要说高福海跟小哈她一家有一点特殊关系,这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小哈她妈和她爸,是冈古拉最好的缝纫女工和补鞋匠。近十来年,人们,尤其是城里人,已经很少再买布请裁缝做衣服穿了,大都上店里买现成的。但在当年,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尤其像冈古拉那样一种十分偏僻的穷地方,解决穿的问题,一是靠自己家的女人常年地缝缝补补,再就是去裁缝铺量体现做。因此,裁缝,尤其是手艺比较好的裁缝,在冈古拉那样的地方,虽然没有政治地位,但还是会有相当的“社会影响”的。因此上,小哈这一家子,自然会受到农场场长高福海的密切关注。再一方面,高福海天性喜欢娃娃,老伴偏偏又没能给自己生一个半个娃娃,而这个出色的工匠之家里却恰好有一大堆活蹦乱跳的狗屁娃娃。有事没事,他老人家少不了要上那儿去转转。冈古拉场部就那么点儿大,有人说,撒一泡尿就能从场部这头流到场部那头。这当然是在故意寒碜冈古拉。但最早那会儿,场部还没安电话,当场长的高福海就凭着自己办公室房顶上插着的那一杆儿小三角红旗,就能指挥场部各直属分队的行动了。你说这场部能有多大吧。所以,当场长的他常去各家各户串门,也就是常事。不光是小哈家,谁家,高老爷子都去。只不过,小哈家,去得多一点儿。他上小哈家,主要还是去看望小哈她爸的。当年,小哈她爸来冈古拉探亲,所探的那位亲戚,就是当年跟高福海一块儿转业到冈古拉来的三位军官中的一位。而且都是上尉。小哈她爸到冈古拉,没探上他那位“上尉亲戚”。因为已经牺牲了。牺牲得特别壮烈。那是开荒初期。有些地碱大,种啥,啥不成。必须得先用大水压碱,也就是用大水漫灌到地里,把那碱溶化了,再排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活儿。万古荒原土壤中的含碱层没见水时硬得跟铁疙瘩一样,一见水便稀松。荒原上还有完全不为人所知的地洞,兽窝,经水泡过后,自然要塌陷。这种塌陷,有时是小小不然的,有时塌陷得很大很深,就会把正在地里引水劳作的人整个都“吃掉”。可以说一转眼间,整个人就不见了。后来,人们有了生命的教训,再去压碱时,都记着在腰里横起绑上一根扁担。只要这塌陷的洞口超不过扁担的宽度,往下陷时,就能保住性命。但那天,那位“上尉亲戚”偏偏遇上了一个特大号的塌陷口,大水漫灌进地,他在泥水中正干得欢实,踩着踹着铲着挖着,轰地一下,一片比房顶差不多大的地整个往下塌落,眼瞅着他带着那根扁担,整个陷进了那个泥坑,两边突然分开的泥浆又突然合上,“上尉”连一声“啊”都没来得及叫出口,就完全不见了……小哈的爸没探上这位“上尉亲戚”,当然挺难过,但更大的难题是,下一步上哪儿去?高福海对他说,你要有地方去另找一口饭吃,我不拦你;要是没呢,我这儿肯定能给你个饭碗。这个“饭碗”还挺光荣,挺重要,它叫: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小哈她爸就这么留了下来。当时她爸红红脸跟高福海说,我还带着一张吃饭的嘴哩。你也能给她找个饭碗吗?高福海笑着问道,一张嘴?太少太少。你要带一个团来才好哩。我这儿正缺劳力哩咧。小哈她爸又红红脸说,但那是个女娃娃。高福海忙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女娃娃,我们这儿就更欢迎了。她们自己是劳力,还能给我再生产劳力。

  好啊好啊。

  留下留下。全留下。

  应该说,小哈她妈在后来的这些年里,在这位年富力强的场领导身上还是使了点儿心眼的。

  但同样要说句实话的是,高福海总在回避她,甚至有些故意冷落她。但不管高福海怎样地故意冷落她,只要听说他要上她家来,她总是赶紧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总是以十二万分的殷勤和周到,特别是以十二万分的知趣和得体,出现在高福海跟前。上完茶和烟,她总是一边乖乖地呆着去了。假如场长愿意留下来吃饭(这种情况千年难得有一回),她就赶紧上外头的小厨房去和面,剥蒜,上屋后的自留地里摘西红柿豆角,绝对不掺和在两个男人的交谈中。直到他走,(这时,小哈她爸会恭恭敬敬地一直送到路口。她当然不会跟着往外送,但是,)她会故意依靠在自家的门框旁,用一种特别留恋的眼光扫射偶尔还会回过头来跟她和几个娃娃告别的高福海。她会一直用这种目光,把这位场长同志送得很远很远。

  找机会报答高场长的恩情

  有一回,她爸不在家。高福海又来了。她惊喜,慌乱。高福海站在门口,听说小哈她爸没在家,转身就要走。她忙取了根皮尺追了出来,说是场部后勤处让她给几位场领导每人做一身上外头去开会时穿的制服,一直也没机会给高场长量尺寸,今天既然来了,就量一下吧。高福海犹豫了一下,回到屋里。她放下皮尺,取烟,沏茶,然后去关门。却听高福海冷冷地说了声:“开着门!”她一怔,忙微微红起脸,只得让门依然敞开着。她量得很慢,却快速地“倾诉”了许多平日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话,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对高场长的“崇敬”,“汇报”她从职工干部嘴中听到的许多对高场长的种种“反映”,感谢他这些年来对她一家子人的帮助,也埋怨自己家那位“补鞋匠”如何地不争气……甚至说到,要不是为了找机会报答高场长的恩情,她“真的没那个勇气和可能,在冈古拉的这个家里强撑强熬到今天……”“你还有那几个可爱的娃娃咧!”高福海冷冷地撅了她一句。“那是……那是……还有我那几个娃娃……也为了他们……”她忙拿起皮尺,重新又量了起来。这次,她故意让自己的手在高福海的身上慢慢地拂掠过。很有些男人,受不了她的这种“拂掠”,总是会做出她期待中的那种强烈的反应。等到量腰围了,她站在他身后,双手向前包抄过去,手指合围后,故意在一个瞬间里,没有动弹,并把自己的额头轻轻地轻轻地抵住高福海的后背。一开始,他不作反应。她壮起胆,抱得更紧了一些。他仍不作反应。她觉得,此时的不作反应,应视作为一种默认,便把自己的脸整个儿地贴到他的背上,双手使劲地去搂抱。猛然间,她觉得他有动作了,他抓住了自己的一只手腕。她暗喜起来。刚要进一步去贴近他,却觉得抓住她手腕的那只大手越来越使劲。手腕几乎要被他捏断了似的。那一阵钻心的疼痛,让她不得不倒吸口凉气,又低低地惊叫了一声,并摇晃着身子,忙倒退小半步去。这时,他这才松开手,却依然一动不动地站着,依然一动不动地背对着她……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到最后,问了声:“量完了?”就走了。后来,他仍无事一般地常来看望她们一家,从来不提这档子狗屁事。直到小哈她爸病逝,直到她妈送小哈去哈拉努里镇完中住读,他又来过她家。他把小哈支开,要找小哈她妈“单独谈一谈”。他对她说:“最近不少人到我跟前来反映,说,白天黑夜都有人上你这儿来胡搞。”她妈冷笑说:“胡搞?那,你派人来抓奸啊。”“娃大了……”“哼,娃大了,也是我奶大的……”“今天下午,我要召开个连以上干部会……”“咋的了?想在会上当众处分我?好啊。处分吧。抓吧,干吗不早抓?早抓起我,早把我毙了,多好啊!我就不用费恁大的劲吃恁些苦拉扯这一群狗屁娃娃!你当场长的到今天才来跟我算账。那些公狗不腆着个脸使劲往上爬,母狗能撅屁股吗?嘿嘿……嘿嘿……”“在下午的连以上干部会上,我要当众处分那几个常上你这儿来胡搞的干部。”高福海板着脸说道。“然后就轮到我了,对不?好啊。抓吧。我等你来抓。我就等着去吃你劳改队的定量了。那多省事……哼……抓吧。一会儿我就把几个狗屁娃都送你高场长家去。我就等你来抓。谁要不来抓,谁就不是他爹妈操的!”“啪!”一声脆响,显然是有人打人了。显然是高福海打了她妈。肯定是扇嘴巴了。她妈哭喊起来:“你打我……你打我……”“啪!啪!啪!”连着又是三下。这下不作声了。双方都不作声了。她妈捧着两边顿时红肿起来的脸颊,呆呆地看着高福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不住地从她高耸的颧骨上往下淌来。高福海扔了几元钱在桌上,说了声:“扯点布,给娃做身干净衣服,让她体体面面的上镇上去住读。”就转身走了。走到外头,叫住小小哈,把她带到路口的林带里,跟她说:“你爸死了。往后你妈要是也不在了,有啥事,回来找你高伯伯。啊?”当时,小哈脑袋里还真的嗡地响了一下,人全傻呆在那儿了。她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刚才妈还好好的,怎么这一会儿工夫就“也不在了”呢?她赶紧撒腿往回跑,冲进自家的屋,大声叫:“妈!”只见她妈活得好好的,只是依然捧着脸颊,呆呆地看着高福海扔下的那几元钱,坐在那儿发愣。见小哈回来了,忙撤下手,捡起那几元钱,转身进了里屋。

  足足有一两年的工夫,小哈一直不明白,当时高场长说她妈“也不在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炕上所有的人都在接吻

  但他说话时斩钉截铁的神态和大包大揽的气势,却让她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和感动。这是父亲之外,第一次有一个男人向她表明这样的意思:你只管好好地活着,你的一切,有我给担着哩。而这样的话,真的连父亲活着时,都没这么跟她说过。随着岁月的推延,她越发地体会,对于一个女孩,有一个男人能如此明确地表示要对她的一切负责,而且表示得那样的坚决和宏大,坚决和宏大得几乎不容置疑,会在她的生活和心灵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后来的许多年里,遭遇了许多困难,她并没有真的都去找高福海。但是只要想到,最后会有一个“高伯伯”在给她撑着,她几乎从来没有特别地沮丧过绝望过。冈古拉、黑杨林、那幢用黑杨木板建成的大屋子和那条用黑杨木板铺成的路,还有那双固执到有些偏激的眼睛,对于她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当然,只要她去找高福海,高福海都能尽一切可能去帮她。比如,中学毕业后,是在高福海的帮助下,她才进了镇政府机关,也是在高福海的帮助下,很快把妈妈和弟弟妹妹们都迁到了哈拉努里镇——当然,这里也有宋振和的一分功劳。她只是没想到,一离开冈古拉,妈妈居然一下就老得那么快……人家都说,小哈她妈刚来镇子上时,怎么瞧着都像是小哈她姐。怎么没过多久,就瞧着像她的奶奶了呢?)小哈月经来得特别晚。十六七岁才见初潮。晚上也总是睡不踏实。乱梦挺多。前边我已经说过,父母的人生际遇使她天生地对男人抱有戒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上对异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那种精神上的戒备却始终未见减弱,这使她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有一段时间,不管遇见什么男人,她总是拿两个男人去比较。一个是自己的爸,一个就是“高伯伯”。她不希望自己也落到像爸爸那样窝囊的男人手中,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像“高伯伯”一样“可靠”。比较下来,这些男人的确都比她爸强,但这些男人又都不如“高伯伯”可靠。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她总是在想念冈古拉,想念这个“高伯伯”。镇政府机关的人几乎都不愿意出差去冈古拉。但只要说让她去冈古拉,她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有一回做梦。她常常做到这样的梦:大高坡。特别泥泞。弯弯的土路。向远方伸去。路口长着一棵特别孤独的小杨树。一团团乌云层次分明地叠陈在地平线上空。很多人在路上走着,也在高坡上走着。全都张着嘴在唱歌,但不出声。每个人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在唱着什么。天上不断地下着小雨,但只湿头发,却不会淋湿衣服。但的确又很冷。他们走进一所学校。一所空关着的学校。后来就全挤在一张大炕上睡觉。乌乌泱泱地,人和人挨得特别紧。有的干脆拥抱在一起。相识的和不相识的,男的和女的,全挤在一块堆儿……她也躺在那个大炕上,闭着眼睛,却全看到了。她的心开始有点慌乱。这时,有人把腿搁到了她的腿上。腿,滚烫滚烫的……慢慢地在她身上蹭擦着。她想叫喊,却又叫不出声。她想挪动自己,却一点也动弹不了。这条腿的膝盖弯曲起来,渐渐顶到了她的阴部。她一阵惊挛,惊恐地颤栗起来,却又全身酥软得跟完全融化了一般。她求援似的躲进身后一个人的怀抱,双手紧紧地拥抱着他,深深地嗅着他那淳厚温热的体息,仿佛在亲吻他似的,而那条腿却越发地向上蹭擦过来,几乎要接触到她的乳房了……她终于全身心地躲到了那个人的怀抱里,甚至把两条腿也蜷曲起来,收缩到那个人的怀里。她感到那个人的大手在慢慢地解她的衣扣。她不想动弹。她由着他解。她想抱住他硕大的头颅,更紧地贴近他……她看到了,(虽然她仍然闭着眼睛,)大炕上所有的人都在接吻。她回头一看,(虽然她还是闭着眼睛,)那个人居然是……是……是高场长……怎么会是高场长呢?她惊骇地羞臊得无地自容……却又酥软舒适得不想动弹……醒来后,她发现自己全身都湿透了……完全瘫软了,一动不动地,侧卧在床上,发了好大一会儿呆…………那天,宋振和去省里汇报完冈古拉的最新情况,回到镇上,都没回家,直接又去了保密室。

  他把两个卷宗往小哈面前一扔,说了声:“归档吧。”便满脸倦容地在小哈办公桌前的那把椅子上,重重地坐了下来。其中一个卷宗里夹着的就是我写的那份情况报告。正是在这份报告里,我写上了:冈古拉有人认为“高福海精神不太正常”。

  小哈收下卷宗,并在收发文登记簿上作了记载,又给宋振和煮了碗“甜糊糊”。宋振和笑着问:“啥甜糊糊呢?”小哈转身去自己床头的一个小柜子里取出一个印刷精美的小盒。宋振和一看,还是上回自己去杭州开会,给她带回来的西湖藕粉,便一边笑着问:“这玩意儿咋恁经喝呢?多长时间了咧?!”一边漫不经心地伸手去在小哈的屁股上轻轻拍了两下。小哈浑身一痉,忙拿炉钩子去拨他的手。炉钩子一直依靠在火炉旁,可能有点烫,他低低地惊叫了一声:“嗨,你搞啥底呢?”小哈笑着反问:“你搞啥底呢?”便只顾去“熬”那冰糖藕粉“糊糊”了,不再答理他。宋振和一回来就能来看她,当然让她高兴,但他每一回上她这儿来,又都让她感到一种说不清的苦涩。这家伙每一回上这儿来看她,总要找个借口做掩护,不是来送个文件啊,就是来通知个什么。从来也不会说是专门来看望她的。即便他会在这儿连续待上三四个小时,四五个小时,即便最后总还要跟她非常亲密地接触一番,他也要如此这般地先把自己掩饰一下。小哈发现,机关里的人都这样,甚至哈拉努里镇上的人都这样。挺会掩饰自己。这几乎都成了他们的传统,成了他们的本能。绝对不像冈古拉人,粗野是粗野,“下等也是下等”,但喜笑怒骂爱恨全都做在脸上,洒泼在性子中。刚来那会儿,她真的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好大的自制力,才慢慢习惯了、也接受了他们这帮人的这种狗屁习惯。

  “嗨,你觉得高福海这人咋样?”过了一会儿,宋振和一边用那根漂亮的白瓷印花小汤勺,在那一小碗“冰糖藕粉糊糊”里慢慢搅动着,突然问小哈。

  “咋了?挺好的一个老同志。”小哈答道。

  “是吗?”他笑笑。

  “又出啥事了?”小哈回头瞟了他一眼,心里略略地“咯登”了一下。这些日子,出自冈古拉的“新闻”不断,有关高福海的谣传也挺多。她的心一直被吊着,怎么也安宁不下来。

  “没咋的……”

  “没咋的,你说话只说半句,拉屎只拉半截,干吗呢?真没劲!”

  “哎,我说人家高福海,你着的哪门子急、上的哪门子火?你跟这老家伙,啥关系?”宋振和折起身,故意做出一副油腻腻的坏样,笑着问道。

  “……啥关系?别把谁都说得跟你自己似的……”小哈狠狠地啐他一嘴,说着,扭过了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