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教育:讲故事也增效
解放军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其对荣誉与传统的重视。新兵入伍后,有光荣传统教育。每支部队,上至集团军,下至作战连队,都把本部队历史上的著名战例、英雄模范事迹作为提高官兵忠于职守、热爱集体的教材内容。几十年下来,这些内容又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传统故事。
“是真佛只说家常话。”一个好的企业家,一定要用员工能够理解的语言诠释企业的使命,诠释管理的真谛。
中国人称企业家为生意人。我认为生意人只有两种:会讲故事的生意人和不会讲故事的生意人。当然,并不是会讲故事的生意人就一定能够成功,但不会讲故事的生意人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这是事实。
中国人知道联想,是从“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开始的。联想掌门人柳传志为什么能够以20万元钱起家打造出“中国民族品牌”?于是,一本由联想公共关系部总经理撰写、专门讲述联想成长故事的书《联想为什么》出版,当年销售几十万册。与此同时,联想的品牌电脑在市场上热卖,一举成为占据中国内地市场份额的第一品牌。一下子家喻户晓了:联想柳传志是讲故事的高手。
海尔的张瑞敏也是讲故事的高手。我们知道海尔大多是从张瑞敏自己讲的“洗土豆的洗衣机”、“麦克冰箱”等“海尔好兄弟”的故事中得来的。记住海尔,也是先记住了这些故事。
讲故事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招了。当年可口可乐还小本经营地卖糖浆水的时候,故事可多了去了。怎么凑的本、怎么配的药、怎么分的股份……在当时看来,和别的小企业没什么不同。后来可口可乐大发了,整出一本发家史来,还成为畅销书,这比做广告可合算多了。好多研究者还孜孜不倦地从中总结小企业做大的经验呢。这样的例子有好多,要不张朝阳干吗去爬珠穆朗玛峰?王石干吗去坐热气球?都是在为自己的故事丰富脚本。就连比尔·盖茨小时候搞怪,都被人拿出来津津乐道。所以,做企业一定要满足公众要求,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还得有精神上的。
凤凰卫视老总刘长乐是军人出身,也是个编故事的老手。据说,美国进攻伊拉克后,凤凰卫视“编”了个故事:美国总统下达攻击命令前问他的新闻官:中国的凤凰卫视直播吗?
这故事真实与否没有人深究,但由此可以看出凤凰的实力。
我们看《圣经》、《古兰经》、《论语》这些超越千年的人类“宝典”,实际上都是“人类童话”,是在讲一个个故事,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一个有影响的组织,到最后其影响力实际上就是几个吸引人的故事的流传。
我所在的部队是解放军少数几支“家底”之一。部队把自己历史上的荣誉变成了特有的文化。
有意思的是,传统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一部分。所以,昨天的事情,到今天就可以是故事。
企业家思想的传承,也应该从讲故事开始。由于人们习惯于以“询问”及“聆听”的方式来向他人取得事件的内容,而不是通过文字、理论灌输得到,因此,借由说故事来诉说事件、诠释相关思想,的确是比较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产生较深远影响、很快见诸行动的方式。其实,讲故事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将讲故事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和运营中,的确可以促使员工愿意敞开心扉,进而达到企业家思想传承、教育引导员工的效果。
为使自己的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进行故事叙述,1965年,美国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专门在纽约的管理发展部聘请了在好莱坞有15年剧本写作和故事编辑经验的彼得·奥拓作为他们的咨询人员,在有效叙事的训练方面教给IBM的经理编故事的经验。
讲故事,是用最通俗、浅显的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从某种角度讲,毛泽东就是讲故事的高手:当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将要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他向全党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当夺取全国政权进入决战阶段的时候,他讲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教育全党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企业家学会讲故事,一方面,通过故事形式,教育企业员工,宣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把自己企业的事情通过故事形式告诉客户、社会,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人了解海尔,大多是通过“洗土豆的洗衣机”、“厂长用大锤砸不合格的电冰箱”、“海尔模式激活休克鱼”等等故事了解的。而这些故事,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都是海尔教父张瑞敏自己讲出来的。
我们看看世界上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他们的市场攻略与中国的解放军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今天熟识的可口可乐、麦当劳,最早多是从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知道的;20年前,我们疯狂购买日本产品,多是从看日本电视连续剧开始的;韩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多是从强劲的“韩流”、从《我的野蛮女友》等电影和歌曲中感受的。
任何一个企业“攻城掠地”抢占市场,无论产品如何,实际上都离不开文化。在产品日益丰富、充足的今天,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产品单一的使用功能,而关注附加于产品上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因此,文化之于企业,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竞争力。创建一个文化型组织是中国各类管理者的唯一选择。
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布道者,是讲故事高手。搞明白了这一点,倒让我很是怀念孙敬修爷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