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次大裁军

  10次大裁军:“减法”做强“家底”

  华为集团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任正非曾直接写文章批评内部机构臃肿的现象:市场部机关是无能的。每天的纸片如雪花一样飞啊,每天都向办事处要报表,今天要这个报表,明天要那个报表,这是无能的机关干部。从明天开始,市场部把多余的干部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所有数据只能向这个小组要,不能向办事处要。庞大的机关一定要消肿。

  庙小一点,方丈减几个,和尚少一点,机关的改革就是这样。总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压缩机关。当我们公司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起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的高级别干部,方丈就少了。如果一层一层都减少一批干部,我们的成本就下降很快。信息越来越发达,管理的层次就越来越少,维持这些层级管理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少,成本就下降了。

  组织成长的另一个问题是体制膨胀,这几乎是所有组织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解放军有个永远的话题:精兵简政、精简整编。

  解放军用“精兵简政、精简整编”的方式淘汰不适应甚至是落后的组织编制、人员,通过调整整合,充实新鲜血液,使部队保持战斗力。建国后的50多年中,解放军经历了10次大裁军:

  1950年6月,解放军进行第一次大裁军。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兵员550万人,“小米加步枪”的步兵是我军的主体,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兵几乎是空白。1950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确定分期分批复员和转业百万余人。后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工作停止,根据战争需要又进行了扩军。到1951年10月,军队总人数增加到627万人,是我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1952年1月,我军进行第二次大裁军。总部和各机关以及国防军步兵部队人数减少,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人数扩大,其中还有95万人地方部队改编为公安部队,全军总定额保持在300万人左右。

  1953年8月,我军进行第三次大裁军。全军总兵力精简233%,其中陆军部队精简比例最大。

  1957年1月,我军进行第四次大裁军。到1958年底,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院校。精简最多的还是步兵部队,全军总人数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精简了61%。

  1975年底,我军进行第五次大裁军。“文革”期间,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裁军中,精简最多的是工程兵、铁道兵。到1976年,全军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 

  1980年,我军进行第六次大裁军。当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

  1982年9月,我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51万余人的铁道兵和1978年1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部队转到武警部队。从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在我军序列中消失。

  1985年6月,我军进行第八次大裁军。中央军委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人。这次裁军使我军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1997年9月,我军进行第九次大裁军。中央军委决定裁军50万人。

  2003年9月1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宣布,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由此拉开了第十次裁军的序幕。

  与几次裁军相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电子对抗部队、海军舰载机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解放军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企业管理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大型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那么在管理经营方面就临着新的挑战,即“精干的总部”和“浓缩式的经营”。“精干的总部”就是使企业总部缩小化并充满活力;“浓缩式的经营”就是重构企业的经营机制。总之,都是为了顺应市场变化而彻底强化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经营体制。

  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唐纳·萨尔在最近总结的由“成功模式”到“行动惯性”的企业成败规律中特别指出:外部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时,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为今日的桎梏。商场中适者生存,只有因时而变,企业才能持久成功。成功企业往往有一种致命的惯性,越成功的企业惯性越大。这一理论有助于中国企业发现那些阻碍成长的因素,并作出有效的变革。中国正在经历转型,企业界尤其如此,而中国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使得这种变革非常迫切。

  解放军之所以具有极高的作战效率,善于放弃是原因之一。在实战中,解放军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放弃局部战场”。这种策略在解放军几次重大作战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战争指导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的和首要的问题,在于对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系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解放军善于突出各个局部在战争全局的地位,因而从夺取局部的优势和胜利,发展到夺取全局的优势和胜利。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由小变大的问题。没有一定规模,没有一定实力,就不可能是一个有影响的企业,所以,大多数企业开始都是用“加法”的方式把企业做起来。但企业由大变强,就需要调整企业的产业和组织结构,可以说,企业由大变强,再通过“强”变得更大,则是靠“减法”。

  万科起家是靠“加法”,最红火的时期大约是在1992年前后。第一,万科在深圳房地产业折腾了几年,总觉得施展不开,此时适逢全国放开的形势,于是万科成了深资北上的领头羊;第二,万科通过1991年6月第一次增资扩股以及1993年4月发行B股,筹集到好几个亿资金,手里有钱了,自然是穷则居家,富则上路;第三,作为上市公司,万科也面对着股民要求业绩的压力。在1992年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王石一改往日“坐山虎”的形象,以“下山虎”的姿态奔走于全国各地,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是推广股份制,二是找地。当时,万科成立了股份制改造小组,到处动员人家改制上市。“乐此不疲的布道者”有两点考虑:一是作为深市“老五家”之一,万科认为股份制必须成全国之势,才能成事;二是只要你愿意搞,万科就免费提供方案,当然也愿意成为发起股东。前前后后,万科共参股30多家企业,总投资13亿元。北京最早上市的几家企业,几乎都有万科的股份。

  1993年后,逐渐成熟起来的万科开始收缩战线,做起了“减法”:

  第一,在涉足的多个领域中,1993年,万科提出以房地产为主业,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摊子平铺、主业不突出的局面;

  第二,在房地产的经营品种上,1994年,万科提出以城市中档民居为主业,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什么都干的做法;

  第三,在房地产的投资地域上,1995年底,万科提出回师深圳,由全国的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京、津、沪特别是深圳四个城市;

  第四,在股权投资上,从1994年起,万科对在全国30多家企业持有的股份,开始分期转让。

  万科从1984年成立,到1993年的10年间,从一个单一的摄像器材贸易商,发展到经营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等13大类,参股30多家企业,战线一度广布38个城市的综合经营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加法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中,机会是非常多的,换句话说,诱惑是非常多的。但在1992年底,万科却走上了“减法”之路。正是这种“先加后减”,使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龙头老大。

  佛教中有个词汇叫“舍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是个浅显的道理。在电影《南征北战》中有句台词:要舍得打烂坛坛罐罐。和平年代,背点坛坛罐罐没事,顶多是走慢点。战争时期,前有阻截,后有追兵,那些坛坛罐罐就会要了你的命。

  战略就是放弃,是世界上杰出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美国著名企业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明确提出:战略的实质其实就是确定什么可以不做。

  优秀的企业知道应该放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