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

 

  51.五人买婢共使作喻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
  次有一人复语浣衣。
  婢语次者:“先与其浣。”
  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52.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
  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
  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
  53.师患脚付二弟子喻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
  其二弟子,常相憎嫉。
  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
  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
  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54.蛇头尾共争在前喻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
  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
  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
  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55.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
  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56.索无物喻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
  二人答言:“与我何物?”
  将车者言:“无物与汝。”
  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
  答言:“无物。”
  又复语言:“与我‘无物’。”
  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
  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
  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
  世俗凡夫著无物者,使生无所有处。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57.蹋长者口喻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
  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蹋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蹋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蹋。”
  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蹋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蹋去;我虽欲蹋,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蹋,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58.二子分财喻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
  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分,槃、瓶亦复中破作二分,所有瓮、瓨亦破作二分,钱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财物尽皆破之,而作二分。”
  如是分物,人所嗤笑。
  如诸外道,偏修分别论。论门有四种:有“决定答论门”,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是决定答论门。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爱尽者无生,有爱必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有问人为最胜不?应反问言:汝问三恶道?为问诸天?若问三恶道,人实为最胜;若问于诸天,人必为不如。如是等义,名“反问答论门。若问十四难,若问世界及众生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始,如是等义,名“置答论门”。诸外道愚痴,自以为智慧,破于四种论,作一分别论,喻如愚人分钱物,破钱为两段。
  59.观作瓶喻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蹋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
  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
  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
  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
  诸佛大龙出,雷音遍世间。
  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
  不知死卒至,失此诸佛会。
  不得法珍宝,常处恶道穷,背弃于正法。
  彼观缘事瓶,终常无竟已。
  是故失法利,永无解脱时。
  60.见水底金影喻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觅,亦复不得。
  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时投水,欲挠泥取,疲极不得。”
  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于树上。所以知之,影现水底。其父言曰:“必飞鸟衔金,著于树上。”
  即随父语,上树求得。
  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如彼见金影,勤苦而求觅,徒劳无所得。
  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
  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欲造万物。”
  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
  不用天语,便欲造物。
  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如似毗舍阇鬼。”
  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所造,非梵天能造。
  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像,所说实是非法。
  62.病人食雉肉喻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
  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
  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
  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
  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刬除常见之病。
  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坐。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者,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尽,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昔有故屋,人谓此室常有恶鬼,皆悉怖畏,不敢寝息。
  时有一人,自谓大胆,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即入宿止。
  后有一人,自谓胆勇胜于前人,复闻傍人言此室中恒有恶鬼,即欲入中。
  排门将前,时先入者谓其是鬼,即复推门,遮不听前。在后来者复谓有鬼。二人斗诤,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
  65.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其欢喜丸忘置树下。
  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并及财宝,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共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及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逾越旧臣。”
  远人闻已,而作是言:“谁有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
  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
  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师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杖,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师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师子张口,仰头向树。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师子口,师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白于王。王倍宠遇。
  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其妇人欢喜丸者,喻不敬施;王遣使者,喻善知识;至他国者,喻于诸天;杀群贼者,喻得须陀洹,强断五欲,并诸烦恼;遇彼国王者,喻遭值贤圣;国旧人等生嫉妒者,喻诸外道,见有智者能断烦恼、及以五欲,便生诽谤,言无此事;远人激厉而言旧臣无能与我共为敌者,喻于外道无敢抗衡;杀师子者,喻破恶魔,既断烦恼,又伏恶魔,便得无著道果封赏;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于强。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知识便获胜报。
  不净之施,犹尚如此,况复善心欢喜布施。是故应当于福田所勤心修施。
  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洑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少习禅法,安般数息,及不净观,虽诵其文,不解其义。种种方法,实无所晓,自言善解,妄授禅法,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如彼愚人使他没海。
  67.夫妇食饼共为要喻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
  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
  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
  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
  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
  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
  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途,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耽著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68.共相怨害喻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昔有一人,从北天竺至南天竺。住止既久,即聘其女共为夫妇。
  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
  妇时怪之,语其夫言:“此中无贼劫夺人者,有何急事,匆匆乃尔,不安徐食?”
  夫答妇言:“有好密事,不得语汝。”
  妇闻其言,谓有异法,殷勤问之。
  良久乃答:“我祖父已来,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
  世间凡夫,亦复如是。不达正理,不知善恶,作诸邪行,不以为耻,而云我祖父已来作如是法,至死受行,终不舍离。如彼愚人,习其速食,以为好法。
  70.尝菴婆罗果喻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菴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
  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
  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闻持戒施得大富乐,身常安隐,无有诸患。不肯信之,便作是言:“布施得福,我自得时然后可信。”目睹现世贵贱贫穷,皆是先业所获果报,不知推一以求因果,方怀不信,须己自经。一旦命终,财物丧失,如彼尝果,一切都弃。
  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昔有一人,聘取二妇。若近其一,为一所瞋.不能裁断,便在二妇中间,正身仰卧。
  值天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堕其眼中。以先有要,不敢起避,遂令二目俱失其明。
  世间凡夫,亦复如是。亲近邪友,习行非法,造作结业,堕三恶道,长处生死,丧智慧眼。如彼愚夫,为其二妇故,二眼俱失。
  72.唵米决口喻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
  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
  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得口肿,都不能语。”
  其父即便唤医治之。时医言曰:“此病最重,以刀决之,可得差耳!”
  即便以刀决破其口,米从中出,其事彰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作诸恶行,犯于净戒,覆藏其过,不肯发露,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以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决口,乃显其过。
  73.诈言马死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
  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
  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
  旁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楚毒,妄自称善,无恶不造。如彼愚人诈言马死。
  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
  有婆罗门,空捉澡罐,诈言洗净。人为著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我不洗净,王自洗之。”
  为王意故,用避王役,妄言洗净,实不洗之。
  出家凡夫,亦复如是。剃头染衣,内实毁禁,诈现持戒,望求利养,复避王役。外似沙门,内实虚欺,如捉空瓶,但有外相。
  75.驼瓮俱失喻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复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然为五欲毁破净戒。既犯禁已,舍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乘及净戒二俱捐舍。如彼愚人,驼瓮俱失。
  76.田夫思王女喻昔有田夫,游行城邑,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希有。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思与交通,无由可遂。颜色瘀黄,即成重病。
  诸所亲见,便问其人:“何故如是?”
  答亲里言:“我昨见王女,颜貌端正,思与交通,不能得故,是以病耳。
  我若不得,必死无疑。”
  诸亲语言:“我当为汝作好方便,使汝得之,勿得愁也。”
  后日见之,便语之言:“我等为汝,便为是得。唯王女不欲。”
  田夫闻之,欣然而笑,谓呼必得。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不别时节,春、秋、冬、夏,便于冬时掷种土中,望得果实,徒丧其功,空无所获,芽、茎、枝、叶一切都失。世间愚人,修习少福,谓为具足,便谓菩提已可证得。如彼田夫希望王女。
  77.构驴乳喻昔边国人不识于驴,闻他说言驴乳甚美,都无识者。
  尔时诸人得一父驴,欲构其乳,争共捉之。其中有捉头者,有捉耳者,有捉尾者,有捉脚者,复有捉器者,各欲先得,于前饮之。
  中捉驴根,谓呼是乳,即便构之,望得其乳。
  众人疲厌,都无所得,徒自劳苦,空无所获,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外道凡夫,亦复如是。闻说于道不应求处,妄生想念,起种种邪见,裸形自饿,投岩赴火,以是邪见,堕于恶道。如彼愚人妄求于乳。
  78.与儿期早行喻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
  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
  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回还,来见其父。
  父见子来,深责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来?
  徒受其苦。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不求明师谘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疲劳。形似沙门,实无所得。
  79.为王负机喻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持至彼园,我用坐息。”
  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
  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后为烦恼所惑,三十六物: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三十六物一时都捉,不生惭愧,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担负于机。
  80.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便集灌具,欲以灌之。
  医未至顷,便取服之,腹胀欲死,不能自胜。
  医既来至,怪其所以,即便问之:“何故如是?”
  即答医言:“向时灌药,我取服之,是故欲死。”
  医闻是语,深责之言:“汝大愚人,不解方便。”即便以余药服之,方得吐下,尔乃得瘥。
  如此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修学禅观种种方法,应观不净,反观数息;应数息者,反观六界。颠倒上下,无有根本,徒丧身命,为其所困,不谘良师,颠倒禅法。如彼愚人饮服不净。
  81.为熊所啮喻昔有父子,与伴共行。其子入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困急出林,还至伴边。
  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
  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耽毵,来毁害我。”
  父执弓箭,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发深长,便欲射之。
  旁人语言:“何故射之?此人无害,当治有过。”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喻如彼父,熊伤其子而枉加神仙。
  82.比种田喻昔有野人,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郁茂,问麦主言:“云何能令是麦茂好?”
  其主答言:“平治其地,兼加粪水,故得如是。”
  彼人即便依法用之,即以水粪调和其田。
  下种于地,畏其自脚蹈地令坚,其麦不生。“我当坐一床上,使人舆之,于上散种,尔乃好耳。”
  即使四人,人擎一脚,至田散种,地坚逾甚,为人嗤笑。恐已二足,更增八足。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既修戒田,善芽将生,应当师谘,受行教诫,令法芽生。而返违犯,多作诸恶,便使戒芽不生。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倒加其八。
  83.狝猴喻昔有一狝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先所瞋人,代谢不停,灭在过去。乃于相续后生之法,谓是前者,妄生瞋忿,毒恚弥深。如彼痴猴为大人所打,反瞋小儿。
  84.月蚀打狗喻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
  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凡夫亦尔。贪瞋愚痴,横苦其身。卧棘刺上,五热炙身。如彼月蚀,枉横打狗。
  85.妇女患眼痛喻昔有一女人,极患眼痛。
  有知识女人问言:“汝眼痛耶?”
  答言:“眼痛。”
  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眼,恐其后痛。”
  傍人语言:“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凡愚之人,亦复如是。闻富贵者衰患之本,畏不布施,恐后得报,财物殷溢,重受苦恼。有人语言:“汝若施者,或苦或乐;若不施者,贫穷大苦。”
  如彼女人不忍近痛,便欲去眼,乃为长痛。
  86.父取儿耳珰喻昔有父子二人缘事共行,路贼卒起,欲来剥之。
  其儿耳中有真金珰,其父见贼卒发,畏失耳珰,即便以手挽之,耳不时决。为耳珰故,便斩儿头。
  须臾之间,贼便弃去,还以儿头著于肩上,不可平复。
  如是愚人,为世间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无中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他人以如法论破其所论,便言我论中都无是说。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小利故斩其儿头。
  87.劫盗分财喻昔有群贼,共行劫盗,多取财物,即共分之。等以为分,唯有鹿野钦婆罗色不纯好,以为下分,与最劣者。
  下劣者得之恚恨,谓呼大失。至城卖之,诸贵长者多与其价,一人所得倍于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
  犹如世人不知布施有报无报,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无量乐,方更悔恨,悔不广施。如钦婆罗后得大价,乃生欢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尔乃自庆,恨不益为。
  88.狝猴把豆喻昔有一狝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
  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切都舍。如彼狝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
  89.得金鼠狼喻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中喜踊,持置怀中,涉道而进。
  至水欲渡,脱衣置地,寻时金鼠变为毒蛇。
  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心至冥感,还化为金。
  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即为毒蛇之所蜇螫,丧身殒命。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见善获利,内无真心,但为利养,来附于法,命终之后,堕于恶处。如捉毒蛇,被螫而死。
  90.地得金钱喻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
  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
  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业,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如偈所说: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
  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匆匆营众务,凡人无不尔。
  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
  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昔有一贫人,有少财物,见大富者,意欲共等。
  不能等故,虽有少财,欲弃水中。
  傍人语言:“此物虽鲜,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著水中?”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虽复出家,少得利养,心有希望,常怀不足,不能得与高德者等获其利养。见他宿旧有德之人,素有多闻,多众供养,意欲等之。不能等故,心怀忧苦,便欲罢道。如彼愚人欲等富者,自弃己财。
  92.小儿得欢喜丸喻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
  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锁、璎珞、衣物,都尽持去。
  比丘亦尔。乐在众务愦闹之处,贪少利养,为烦恼贼夺其功德、戒宝、璎珞。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
  93.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
  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
  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
  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
  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竟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94.摩尼水窦喻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95.二鸽喻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
  雄瞋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喙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
  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竟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96.诈称眼盲喻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
  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
  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
  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言,毁坏净戒,身死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自坏其目。
  97.为恶贼所劫失 喻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 ,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
  其失 者,先于 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直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
  贼言:“金钱今在何处?”
  即便 头解取示之,而语贼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语,今此草中有好金师,可往问之。”
  贼既见之,复取其衣。
  如是愚人, 与金钱一切都失。自失其利,复使彼失。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修行道品,作诸功德,为烦恼贼之所劫掠,失其善法,丧诸功德,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如彼愚人,彼此俱失。
  98.小儿得大龟喻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
  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
  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偈颂
  此论我所造,和合喜笑语。
  多损正实说,观义应不应。
  如似苦毒药,和合于石蜜。
  药为破坏病,此论亦如是。
  正法中戏笑,譬如彼狂药。
  佛正法寂定,明照于世间。
  如服吐下药,以酥润体中。
  我今以此义,显发于寂定。
  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
  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
  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
  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资料整理:古典小说之家“沉思曲”


更多精彩e书尽在: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