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局



  以上大致论述了一下出现在《红楼梦》中两个不同的“联盟”,其历史的意义也得到了说明。而两个联盟之间对立的实质就是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对立。矛盾集中在皇帝身上爆发出来。这个历史过程,可以说,每个社会,从封建制度过渡到市民社会的时候都会发生。只不过有的时候皇帝支持平民,有的时候则支持贵族。在中国,就清朝来说,皇权最终倾向贵族。
  在两种对立的社会力量之间,作品还是有侧重的。“木石前盟”显然占据主导地位。而“金玉良缘”则是附加的一条辅线。
  在认识了这个问题之后,可以说,理解《红楼梦》的大门也就基本上打开了。政治历史说一经确立,似乎被动摇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话。我实在看不出来这个观点会有什么不正确。与历来流传很久的“人情说”相比,政治历史说要牢固得多。其实一直以文坛宿主自居的“非作家”,本身才是不折不扣的骚烘烘的“调情文丐”。当然,这些家伙的所有打情骂俏,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的确不能等闲视之。
  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下面的工作将是繁琐而艰巨的。要深入作品,条分缕析,分析作品的细节。但是这个工作看来只能一点一点地来做了。提纲挈领式的论述,基本告一段落。下面要就“木石前盟”这个基础,完成大厦本身。但是既然工作量这么巨大,或者说这么琐碎,我不认为会有更多的读者感兴趣。但是如果我有时间,就不妨写出一些来,不敢说是绝对真理,但是要说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不错了。
  现在还是先来看看这个问题,也就是历来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即所谓作品结局这样的问题。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红楼梦》与历史发展保持严格平行的关系。这样一来,就自然得到了两个平行的结局,一个是作品中艺术的结局,另一个则是历史上现实的结局。
  历史的结局,满清的结局,这个方面倒是没有什么不确实的地方。只要翻翻历史,一切就都清楚了。但是问题在于作品的结局,这的确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首先还是要排除谈情派的种种离题的猜想,按照这些蠢货的古怪念头,后面不超过四十回书的篇幅内,还要发生种种离奇的事情,光是贾宝玉,就要不仅完成“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而且还要在搞两个至今还说不出名目的“阶段”等等。好了,这些谈情派的货色让它们去好了。我们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作品以政治历史为主题,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情节出现。
  尽管目前高鹗的续书一直被认为是假的,但是不可否认,这个续书的质量,与其他的推测相比,质量还是最高的。其原因何在呢?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个续书距离政治历史主题最近。这就是说,这个版本的续书虽然仔细推敲来说,也有种种贻笑大方的地方,如“宝嫁黛死”这样的情节。虽然表面看来悲剧气氛烘托的非常浓烈,但是仔细看来,与前文的出入甚大,情节的安排宛如飞来之笔,非常不协调。
  这里的任务在于指出,第一,曹雪芹肯定写完了全书;第二,目前流传的版本是伪作。但是关键还是在于详细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伪作与大家见面。换句话说,如果当时不是由乾隆爷来决定,而是换一个人,如我们现在的谈情派来决定应该以什么样的伪作问世的话,恐怕那个所谓的“真故事”就要与大家见面了。
  我认为,要说乾隆没有看出作品的政治历史主题,这是不正常的。还是那句话,古人的确是以政治挂帅。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绝对不是“爱情”这样的东西。我国古代文化所围绕的核心是政治。哲学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例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其主题都是政治。如果有的学者不满意这里的观点,那么就请他自己去研究一下古代的思想文化好了。没有这个方面的基本常识,还是少开尊口的为是。当然,我也不是特别精通,所以多少谈一谈还行,但是要说什么说出来的都是“真理”,这就十分不敢当了。
  据我估计,乾隆看出作品的政治主题之后,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乾隆可以从宝黛婚姻的失败,看到满清统治与汉族中间阶层的联盟的最后破产这么一个政治上的寓意。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空派会采取一种在他看来可以“补天”的措施:篡改作品。
  当然,这是我的一个估计,否则很难解释一个皇帝怎么会对一部文学作品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另外,可以想象,当乾隆时刻意识到自家的后院以前曾经吊死了一个皇帝,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朝的皇帝似乎不是很喜欢居住在紫禁城内,在北京,他们修建了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在承德还有皇室的避暑山庄。据说乾隆一年居住在紫禁城的时间不超过半年。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
  * 该作品集中反映的事清朝前期的政治状况。
  * 该作品所反映的状况主要是满汉之间的政治联盟。
  不用说,这个联盟并不可靠。不论是满族一方,还是汉族一方,在政治上都是日暮西山,穷途末路。两株枯树的联盟显然不会令其中的任何一颗有回春的可能。
  进一步说,当乾隆之时,汉族的有识之士,如曹雪芹这样的,已经对当年开关向满族借兵这样的做法作了一个否定的结论。而当明朝末年,汉族的统治阶级的确对关外满族的崛起感到莫名其妙。当皇太极得到明朝皇帝一直没有得到的玉玺之时,视满族简直就像贾宝玉一样,乃是衔玉而生的了。这样的错觉导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满族身上。但是结果却是个骗局。清朝并没有能力比明朝做得更好。
  回到作品中,联系到这个情况,可以说,贾宝玉也是这么一个滑稽的结局。只不过这位公子全面出丑的文字,已经被乾隆老佛爷砍掉了。
  在作品的前一部分,已经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痕迹。只不过读者或者认为这不过是反话,或者并不在意罢了。例如,在贾母招待刘姥姥的一段中,有这样的描写:
  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刘姥姥道:“我知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贾宝玉、清朝皇帝就是这样的“茄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故而“怪道这个味儿”。
  清朝的政治历史也可以说是满汉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1.雍正之前。这个时期的斗争主要集中在上层建筑内部。没有汉族统治阶级的帮助,满族不可能顺利地建立起他们的统治。
  2.从雍正到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第二个时期。这段时期,汉族被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或者确切地说,汉族对于军国大事没有发言权,被取消了发言权。在这段时期之内,汉族的有识之士显然采取了下层路线的办法。联合地方上的豪绅,发动农民起义。
  3.从太平天国失败到辛亥革命,可以认为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西方势力的涌入,双方在对付洋人这一方面转而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当然,说来好笑,孙中山最早的支持者不在国内,而是所谓爱国华侨。
  给整个腐朽的封建统治最后一击的,说来惭愧,并不是当前耀武扬威的爱国主义小丑。最后埋葬中国长达两千年封建制度的,这最后一铲子土,准确说来,是万恶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揭开满清王朝的棺材盖,使其中的僵尸风化的,就是无恶不作的鸦片贩子。鸦片烟枪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封建社会的道德外衣,是人们看到这个社会的躯体早已腐朽,臭不可闻。
  这就是说,如果暂时把小人物的所谓“民族自尊”放在一边,我要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实上说,英国人一手挑起的鸦片战争,对于打击满清王朝的中央集权,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少马克思也是这个观点。至于当前有的人说什么非殖民地不能救国,则又过于偏激了。既然这样的讨论过多地涉及了历史之外的现实政治,我们的讨论还是到这里告一段落。
  我所需要说的事情是,曹雪芹的视野主要集中在第一个时期。虽然他在乾隆的统治下度过了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就历史来说,乾隆早期是一个过渡。一方面,汉族政治家还没有完全苏醒过来,对于满清一劳永逸地把他们排除出统治核心这样的事实还需要加以接受;另一方面,走下层道路,进行准备,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曹雪芹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太平盛世蕴藏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但是大规模的反清斗争,他老人家还是没有看到。
  比较有名的白莲教起义,是在乾隆晚年爆发出来的。要是曹雪芹像哥白尼一样,把他的作品隐藏在其逝世之后才发表,他只要再多活上四五十年,或许就能看到这些可爱的麻烦了。不过话说回来,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时候曹雪芹也非得八九十岁不可。
  但是从清朝的兴衰来说,乾隆的确是最后一个太平皇帝。其实在他晚年,已经不是那么太平了。在乾隆之后,各地的起义不断,再加上列强的侵入,一直到浦仪退位,大清何尝舒服上一段时间。
  我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是,既然曹雪芹没有看到这些以后的混乱局面,那么他又给他的作品安排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据说最后贾宝玉的下场,似乎看来是个悲剧,但是其实是场笑话。我比较赞成这样的说法。清朝的统治者,尽管在关外打得不亦乐乎,但是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据我所知,明朝在关外最大的军事行动,兵力没有超过十三万。而且也没有怎么打。如果明朝将士团结起来,平伏满族叛乱还是有把握的。问题在于当时明朝内部统治危机的需要,大多数人决定出卖皇帝,重新组织中央政权。
  但是清朝基本没有什么新的主张。不仅如此,因为汉族士大夫试图变革政治,将会影响满清贵族的既得利益之时,还遭到了清洗。
  所以曹雪芹不可能对贾宝玉抱太大的希望。在结尾,种种的迷雾将被揭穿,贾宝玉诚然如文中所说: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但是另一方面,从个人的修养,从人性这个角度说,恐怕贾宝玉还是有一些新东西的。例如贾宝玉反对理学,讨厌与士大夫阶级往来。而且似乎还对当时的官僚体制颇怀不满。但是不能过高地估计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结合到教育改革,如果拿贾宝玉做青少年的人生导师,就不符和时代的要求了。还是要以马克思、毛主席的著作为标准。
  这就是说,贾宝玉最后也是一个否定的结局。
  最后,谈一谈所谓情榜的问题。书中这样描写:
  ……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厨,皆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厨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这就是说,似乎只有三个册子而已。有的人说情榜上有多达一百零八位,这就不知是有什么根据了。另外,似乎每册的人数也就是十二名。如果人数不是十二,那么似乎问题就不同了。但是既然提到这个人数问题,那么更加棘手的问题是,贾宝玉是否榜上有名呢?一般说,别人没有都行,贾宝玉看来是非有不行。问题在于贾宝玉与其他人不同,多少是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又归入哪个“册”中呢?这样一来,情榜的总数就不是偶数,而是奇数。
  所以我认为,“情榜”之说实属虚幻。作品的最后,很有可能是一篇古风,就像其他作品惯常的那样,做一个总结。其中恐怕要对主要角色做一个评价。至于这个“情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和前面提到的“金陵十二钗”等的册子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