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赵襄子坚守晋阳





  【原典】

  春秋末期,智伯瑶联合韩、魏两国军队攻打赵国。

  赵襄子和张孟谈商量防御的方法,张孟谈说:

  “董安于是先王赵简子的才臣,过去治理晋阳时,一直因善政被人赞美,其遗风仍留传至今。依我看,还是到晋阳去坚守为好。”

  于是赵襄子便转移到晋阳,到了晋阳城才发现,不但城墙不高,仓库没有存粮,府库没有金钱,兵器库没有武器,就连四周的村落,也没有任何防御设施,他不由得大为惊恐,赶紧把张孟谈找来商量。

  “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叫我如何来防御敌人呢?”他问道。

  张孟谈回答说:“圣人之治,储藏财物于民间,而不在府库;致力于教化人民,而不注重营造城墙,这样民则无不心服。因此,如今可下今要人民保留三年的生活必需品,多余的金钱和粮食都交出,让那些年轻的人修筑城池,人民是会服从命令的。”

  下令之后,第二天人民就送来了难以估量的粮食、金钱及兵器。五天后,城池修理完毕,一切用具也都重新整治,赵襄子又找张孟谈商量道:

  “一切都已经齐备了,可是没有箭,该怎么办呢?”

  “董安于治理晋阳时,官署四周都种植了荻蒿■楚等高杆植物,现在已长到一丈多高了,可以用来做箭杆。”张孟谈答道。

  赵襄子立即将其砍下,制成箭杆。这箭杆比起洞庭湖产的竹箭,毫不逊色,但有了箭杆却没有箭头,又该怎么办呢?于是赵襄子又把张孟谈找来说:

  “虽然有箭,但却没有箭头。”

  “官署的柱子。是炼铜打造的,您尽管使用就是了。”

  赵襄子马上利用柱上的铜,来制造所需的箭头,结果怎么用也用不完。

  不久,智伯的军队来攻,赵襄子坚守晋阳,最终大破智伯军,并且还将智伯杀死了。

  【新说】

  天下安定,国家间没有战争,还需要备战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所以说,作战全靠平时的准备。如果平时没有备战,一旦打起仗来是无法取胜的。

  战争的爆发,很难准确地预料到。一旦爆发却又无法阻挡。而且战争的消耗又是巨大的,这个时候再来做准备,是根本无法应付的,如果事先准备好了,在战争中能做到有求必应,而不至于使自己输在了第一步。

  可见,平时贮藏了很多财富,战时也就不必忙了。现代,一些超级大国拼命扩军备战,目的也正是着眼于未来战争。而且,战备的扩大,本身是一种威慑力量,在未进行战争时,单是通过强大的战备,实际上就已可使许多对手屈服了,可是,在现代战争中,战备的意义已有所增加了。

  “有备无患”其实是个简单明了的道理,而且,不只在战争中,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只要在平时能多多准备,就不会在紧要关头慌了手脚。

  【典源】

  有备无患:语出《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赵襄子坚守晋阳: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另见《韩非子·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