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区域农村教育“结构——功能”特点探析
作者:白中军
(一)传统定位机制的一统性与游离性
传统定位机制的国家一统性。传统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育程度总体水平低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本位的松散的村落组织之上,建立起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和集权政治施控模式,突出强调的是国家意志,以期积贫积弱的中国乡村社会快速步入现代化道路,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价值的合理性;而在乡村社会超前性建立现代正规的基础教育体系,以作为改造农村步入现代化文明的基础工程,则更是“后发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共同选择;因此,农村教育的定位机制首先体现为国家意志,而非农村社会自身的客观需要。这种定位机制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我国的农村基教体系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一样,皆从发达国家直接移植而来,国家没能在移植后加快进行配套的农村社会改革,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使其自身能够产生建立现代化农村基教体系的客观需要;这便使得引进的“农村”教育与乡村土壤缺乏“亲和性”而自我封闭于乡村社会之外,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城市教育的预备阶段而存在,“农村”教育名实不符。
传统功能定位的现实游离性。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成为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因此,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市无形中对农村进行了其最大财富——人才的掠夺,农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不仅对农村社会发展无益(大量回乡务农的中学毕业生,因功能定位偏差使其陷入“学的无用,用的没学”的尴尬境地),而且成了农村发展的沉重负担(缺乏回报而投入沉重,跳出“农家”流失的是人才而回到农村留下的是“无才”,农村教育成了没有回报的纯消费)。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成为“游离”于农村社会发展之外的“异类”;农村社会也因其教育的“体外循环”现象,而难以获得发展壮大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二)传统功能定位的延续性与应然定位机制的未成熟性
传统功能定位的历史延续性。中国教育“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这使得农民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生活实际的“异化”倾向。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作为农村教育主体部分的“基教”,由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导向的强力拉动,仍然保持着它“游离”于农村社会需要之外的特性;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职教”与“成教”,虽然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但由于传统教育格局的排斥,更由于“基教”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性占有,以及相互之间的结构性隔离,使其在办学规模、效益、质量上大受限制,无法变更农村教育的既有格局;也正因此,使得所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只实现了“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民负债集资办学)这半句话,而“办好农教为农民”则名实不符。
应然定位机制的未成熟性。区域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建立为现代化农村服务的现代农村教育的社会历史条件还未成熟;市场经济刚刚孕育,民主政治与社会中介资源匮乏,权力下放与区域自治还没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还不能根据区域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的规格层次、类型及数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等;具体到临沂市而言,还不能全面地体现沂蒙老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体现沂蒙人民在“双基”达标中再次表现出来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独特个性。因此,农村“三教”能否真正为“三农”服务还是个问题,区域主导性的应然定位机制还在孕育之中。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蒙山校区,273400)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