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对“学会提问”的几个疑难问题探讨

作者:唐湘桃




  “学会提问”是新时期教育改革针对陈旧的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要求。但是,大家对此存在很大的分歧,这很容易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学会提问”的一些关键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会提问的意义,使学会提问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
  
  问题一:学会提问是教学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肯尼思·H·胡佛的话所强调的正是我国的教育教学所忽视的。长期以来,中国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提问仅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手段。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把人脑比喻为一部超级“电脑”,那么教学目的就应当是开发各种“智能软件”,而且这部“电脑”所能“生成”的“软件”是难以想象的。提问就是这部“电脑”的一种颇具前景的、有待开发的“智能软件”。根据后现代知识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波普尔对知识增长方式的阐述,人类知识起源于问题,知识的增长过程是从旧问题经由猜测和反驳的过程进入新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长的过程,只有具备了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提出新问题和创新知识,所以开发“提问”这一重要的“智力软件”应当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要求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作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目标就直接反映其教学价值观,所以,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二:有教师指出“小学生不可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现在对儿童进行‘提问题’的训练是浪费时间”。训练小学生提问能不能使他们得到发展?
  
  很显然,这是把“小学生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有没有必要让小学生学习提问?”两个问题混淆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积累的限制,儿童的确不能提出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但是学习提问的过程能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能培养儿童质疑、批判的态度和精神。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训练能够改善儿童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养成好问的态度、良好的提问习惯,能使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发现者和创造者。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提出的问题越多,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就愈加强烈。教学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儿童潜在的求知欲望,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价值观影响下,儿童被看成是“认知工具”,被局限于被动的学习书本知识和机械地接受现成答案;不容许他们有好奇、质疑和提问的机会。“儿童的天然本性开始被视为不仅妨碍书本学习,而且是邪恶性格的表现。因此,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教育结果和净化的灵魂,‘天性’不得不被征服。”儿童拥有的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教育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传播真理、培养人的智力的同时,也会悄然的、温柔的扼杀人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泯灭人的天性。有些教育工作者们以为学生由于年龄小和知识基础薄弱而缺乏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殊不知这是教育教学本身造成的后果。因此,今天的课堂教学不得不进行改革。
  近30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品质。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或独创性,虽然儿童提出的问题的确不可能是人类的新发现,用成人的观点来看也不是什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但他们的提问总有一些甚至连最有经验的教师都不能完全预料的地方。事实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对所有的课程知识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只是由于教学评价一直不予承认这种独到的理解,所以学生慢慢地忽视这种理解的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有些问题蕴涵着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成人的相类似,差异仅仅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的高低上。因此,从小学开始对儿童进行提问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儿童的思维过程,训练儿童在积极有效的思维过程中掌握好知识,并加速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学校教学不重视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忽视让儿童学会提问的真正意义,就意味着儿童将失去加速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相反,如果教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学习如何正确地提问,就能使儿童保持好问、乐问的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问题的海洋”里体验到发现的激动和兴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问题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一般都希望学生的提问不会影响自己的讲课进度,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难免对学生的提问有些厚此薄彼,对那些和自己或教材一致的问题大加赞扬,而对不一致的就漠视或否定。实际上,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已经无意识地传递给学生一些这样的信息:“不要提出奇怪的问题。不要提出与教材无关的问题。”这些信息被静悄悄地、潜移默化地、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他们从教师的表情和反应就可以读懂他内心的变化和价值取向。为了避免被冷落、讨厌和嘲笑,为了得到奖励和表扬,于是,“聪明的学生”变得善于猜测教师的心思,会提出“好问题”;“谨慎的学生”在提问之前会顾虑:“我在课堂上提问会不会扰乱老师的教学思路,浪费大家的时间?”“老师会满意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老师希望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吗?”……因而他们最后提出的问题可能并不是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而“胆小害羞的学生”和“弱势群体”则保持着惊人的沉默,他们把问题憋在心里或抛掷脑后。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假”的问题充斥着课堂,有的提问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有的提问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表扬,有的提问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提问发生了变异或流于形式。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参与课堂提问,那么怎样才能去“伪”存“真”,让学生真正成为独立的问题思考者,让学生敢于和能够提出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必须区分真问题和假问题。下面几个疑问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1)它是学生自己的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