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对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思考

作者:吴顺领 史慧颖 张庆林

加了800%。(9)违纪现象减少。(10)笔试中较为复杂的题目的成绩提高。Rowe还发现当老师被训练延长他们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时,能够在下列方面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1)教师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更为灵活多样的应对。(2)教师提问的数量和种类发生改变。(3)教师改变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期望,不再只期望班上聪明点儿的学生来回答,并且倾向于认为班上有更少的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4)教师改变了讨论的方向,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讨论。所以教师在提问后应停顿一下,给学生一个思考和讨论的等待时间。
  
  (四)停顿时间
  停顿时间是和等待时间有区别的,教师停下来等候学生去思考,但是学生却没有回答问题。当教师解释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时,他介绍了一些信息然后停下来,以便学生有时间弄明白教师讲了些什么并思考它。当教师停下来时,他应该用目光观察一下学生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思路。如果教师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讲解是同步的,则可以继续。否则教师就需要提出更多专门具体的问题或从头讲起。
  
  (五)谨慎地使用奖励
  传统观念认为:给予积极的口头奖励会有利于课堂讨论。但事实上研究表明表扬学生可能会导致较少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当老师们改变了他们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过多的口头表扬的习惯时,只需几周时间,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形就会发生变化。不仅更多的学生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而且更多的成绩欠佳的学生也愿意参与到讨论中去了。那些寻求表扬的学生可能最初有点迷失,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通常的表扬,但是经过几周之后他们也就适应了教师新的行为模式,变得更加自发地参与了。
  学生们能明显地觉察到教师在师生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极其微妙的偏爱和不公正行为,此种行为会抑制民主的课堂活动。研究也发现对少数学生的不适当的称赞可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关于自己能力的不切实际的歪曲印象,进而会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升学考试带来影响。
  不给予奖励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深思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并能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体讨论中去。但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的表现特别出色而且又能够对此表明自己的一种看法时,表扬是特别有帮助的(Leeper&Hodell,1989)。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策略性;在确定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提出能指导学生探究、解释和精细加工的问题,而且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提问性支持,提问后稍做适宜的停顿,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并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同时注意慎用奖励,尽可能地调动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才能真正由传统的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对学生的“导”,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4500715)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