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作者:张 梅 查啸虎




  
  (五)农村基础教育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农民的有关培训而言,直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充分体现和反映了农民的眼前利益与当前需要,这一点非常必要,也很重要。但就农村基础教育而言,甚至就整个农村教育的定位而言,应放眼长远,将提升农民及其子女的多方面素质作为农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农村基础教育只有既兼顾眼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立足城乡一体化进程,培养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的具有多方面素质的劳动者或公民,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我国农村、农民得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中国的农村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历史使命。
  
  二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首先,我们在定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城乡化发展的现实与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也应该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但不要持这种思维,即:农村培养的人才一定要为农村和农业服务,或者说,农村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要为农村和农业服务。农村培养人才,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逐渐使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从而改善三个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那种把农村基础教育目标简单化的取向。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就应该适应农村现在的发展,应该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将农村发展看成是在原水平上的维持,不能也不会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如果只是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那么就可能使农村基础教育永远落后于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非但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反倒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
  其次,我们在定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目前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大需要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而不是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与自己一起呆在农村种田。这是农民最现实最朴素的需要,也是非常合理的需要。农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为什么就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今天,我们有什么资格阻碍或者禁止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孩子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不应该让他们仅仅局限于农村,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又能照顾和满足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需要。
  再次,我们在定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既要重视眼前利益更要强调长远利益。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简单定位在“为农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但农村基础教育更是服务于整个国家发展全局的。中国发展的趋势是农民将永远存在,但农民的素质必须发生质的变化,不是一提到农民就使人们联想起素质低下,利用原始的工具种田的人。在中国,农民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阶层,农民个体将依据其发展水平居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农村与城市只是区域性、地域性的划分,而不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政治概念和经济概念。更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并不是为某一单一取向服务的,而是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取向。用单一取向的发展思路指导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工作发展问题上必将犯战略性错误。
  最后,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与整个基础教育的目标一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的目标一样.都着眼于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即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安微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410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