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作者:苏兴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与此相联系,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领悟、移情,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这句格言深刻揭示了体验之于学习的重要,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必修课,它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才会真正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这是心理学家反复强调的观点。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一、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二种基本方式
  
  (一)活动教学
  活动是产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尤其是主体性的活动中,学生主体会对活动产生丰富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体验),然后再去提升直接经验,这是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主要由教师将间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往往脱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因而教学实效性不高。采用活动教学,则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学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学生与认识客体的互动产生各种信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在此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上升为抽象的知识。因此,活动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大体可以分为:
  
  1.思辨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组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辩论,从而澄清错误认识,增强是非善恶观念。思辨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缜密的学风,达到“思想的交流、经验的分享”。例如,教《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可以设计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1)让学生“实话实说”:你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网?每周上网时间有多长?上网一般干什么?是否有网友?最近网上流行什么游戏?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性体验。(2)组织学生“网络辩论”:“中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让学生思想碰撞,理性感悟。(3)组织学生开展“推荐好网站”活动:交流心得,总结体验。(4)引导学生向同龄人发出“快乐学习,健康上网”的倡议书,在体验中践行。显然,经过辩论这一环节,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I生认识。
  
  2.分享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讲一段故事、经历或谈某种感受,渲染气氛。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回应,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和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与升华情感。例如,在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内容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请你的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谈谈他们的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开一次交流会,让作者在班上宣读,与同学们分享。在20多年社会的巨变中,尽管一个个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小事情,但是,在这种普遍的体验中,有谁会否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呢!
  
  3.表演类活动(角色扮演)
  表演类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体会和观察,扮演剧情角色,在剧情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例如,在讲“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我让学生扮演《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故事情节:一个留法学生第一天上课遭到法国教授的刁难问题:
  教授:我可以知道你来自哪个中国吗?
  留学生:先生,我没听清你的问题。
  教授:那么,我是想知道,你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留学生:只有一个中国,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先生的桌面上?
  留学生: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留学生: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国家的问题。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在这场精彩的对话中,留法学生不卑不亢,处处维护着祖国和个人的尊严,令人肃然起敬。通过模仿表演,倾听对话,学生们深受感染,一种维护祖国尊严和个人尊严的情感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一个个活动的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体验学习的机会。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一个主题可以选用一种形式,也可以选用多种形式。
  
  (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利用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一种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最有效的方法是:
  
  1.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例如,在讲“积极适应新生活”时,先讲述《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然后设置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你愿意做小老鼠还是小矮人?为什么?(2)小老鼠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假如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3)请你说说这个故事对刚迈入初中的新生有何启示? (4)作为一名新生,你将如何寻找自己的奶酪?这样的问题设置,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应当指出,新教材基本上每课都设置了情境性事例,教参“活动建议”栏中也对每课的情境材料和相关链接提供了“设计意图”、“活动过程”、“注意事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需要看看“活动建议”。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容量大,还可以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形式来设置教学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讲“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1)音乐诉情。观看MTV《一个真实的故事》(画外音)有一个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2)图片展示。大量遭到屠杀的藏羚羊的尸骨及失去父母的小藏羚羊的图片和大量已灭绝的如恐鸟、渡渡鸟、亚州狮、巴厘虎等的图片。(3)故事思考。讲述《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藏北高原的一个老猎人的一次经历:一头怀孕的藏羚羊为了保护儿子的生命,用跪拜的方式,乞求老猎人放生,但仍然被枪杀,之后老猎人面对自己亲手杀死的藏羚羊母子陷入深深的忏悔,从此在藏北高原消失。引导思考:为什么说老猎人是“杀生与慈善共存”?藏羚羊跪拜,使老猎人明白什么道理?(4)启发感悟。动物是自然的一员,也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应对生灵保留一些同情,养成善良、博大、宽容和慈善的心灵。因为保护生灵,其实也是保护自己的心灵。这个情境设计,由于综合运用音乐、图片、故事等资料,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刺激,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视听情境,是保持思想品德课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体验式教学在课外实践的运用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其中,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尤其丰富,如实地调查、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问、走访等,都是有效的活动形式。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此外,在新课程理念下,应改变以往课后作业基本上是理论性作业的习惯,适当增加实践性作业。例如,讲完“勇于认错,知错就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搭建彩虹桥——给你想要道歉或承认错误的人写一封信;开辟勇者之路——选择自己最主要的过失或错误,制定并实施改正计划;真情传递——请你以“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主题设计一句名言送给朋友等等。这种实践性作业,既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又吸引并锁定了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