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观察 记录 分析 调整
作者:庄爱平
孤立起来,必须以生态的眼光、多向的思维进行分析,才能把握其实质,看到其整体。例如,对于案例中所反映的幼儿的发展、变化,分析时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分析,应联系同一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情况,联系幼儿所接受的教育,联系幼儿的生活环境,既要分析幼儿本身的行为表现,又要把它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分析;既要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幼儿的行为,揭示其原因及规律。分析联系性的另一层意义是:要求我们进行分析时,必须联系记录的内容,而不要脱离记录的具体内容作抽象的、笼统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分析建立在具体的事实上,增加分析的说服力。
(三)分析的深入性
分析的深入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记录的内容进行表层分析,而且要进行深层分析;不仅要对显性问题进行分析,而且要对隐性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要分析即时性问题,而且要分析本质性问题。也就是说,应努力做到从对行为表现人手,去解读行为的特征,然后深入到行为的内部,去挖掘、分析行为特征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行为进行性质上的判断。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不舍的研究精神,而且要求研究者应深入到案例所展示的真实情境中去亲身体验、感受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和过程,去充分了解案例中有关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读懂人物的行为表现所隐含的意义。
(四)分析的理论性
案例分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于它的理论性,即是否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去分析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揭示案例中所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如果没有理论做后盾,分析就会停留在浅显的水平,分析也将是片面的,很难揭示案例所隐含的本质问题。没有理论的分析,就可能使分析的方向发生偏离,也势必对随后的教育、调整措施产生重大影响。同样的,如果分析不企图去揭示基于实践的案例所隐含的理论问题,去得出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就会使我们对实践的认识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案例分析所具有的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将不能实现。
四、调整:如何实现案例价值
(一)调整的方向性
案例分析的目的在于解决案例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并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水平。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使建立于分析基础上的调整措施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所提出的调整措施必须符合当前幼教改革的精神,必须以新《纲要》所倡导的基本精神为导向。否则,不仅调整措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可能使前面所做的一系列案例分析工作变成无用之功。
(二)调整的针对性
调整措施的提出必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这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才符合案例的具体情况。但实际的情况是,教师在提出调整措施时,往往与具体的分析内容相脱离,或泛泛而谈,或干脆不谈,这就使分析失去意义,措施失去效果。例如,有的案例分析提到,因为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但在随后的调整措施中却没有提出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种没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是无效的,它使整个案例分析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三)调整的长久性
幼儿的心理、行为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的形成也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那种“一朝一夕”式的解决措施往往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长期的计划,提出战略性的措施,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既要提出具有一针见血的短期措施,又要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措施。 观察、记录、分析、调整,在案例分析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一个成功案例的诞生。其中,观察是前提,记录是保证,分析是关键,调整是目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扎实认真地做好,否则,就会使案例分析归于失败。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